2025父母房产过户给子女:赠与、买卖、继承,哪种最省钱?
家里的房子,承载着父母一辈子的打拼,等孩子们长大成人,不少父母就想着把房子过户给子女,既是给孩子留份保障,也了却自己的一桩心事。可真到要办过户的时候,不少人就犯了难——赠与、买卖、继承,光这三种方式就让人分不清,更别说每种方式要交多少税、走什么流程,万一选不对,不仅多花钱,后续可能还会有麻烦。2025年房产交易的税费政策基本延续了之前的官方规定,没有大的变动,今天就讲清楚,这三种过户方式到底哪种最省钱,各自适合什么情况,帮你家避开“冤枉钱”。
赠与过户:手续不复杂,前期花钱不少
赠与过户就是父母把房子“无偿送”给子女,听着简单,流程也确实不算繁琐:先和孩子签一份赠与合同,去公证处做个赠与公证,再拿着公证书、房产证、双方身份证去房管局办过户登记就行。但关键的“钱”的问题,得算明白。
首先是契税,这是大头,按照房屋评估价的3%收,不管房子多大、子女是不是首套房,都得按这个比例交。比如一套评估价100万的房子,光契税就3万。然后是印花税,父母和子女双方都要交,各按评估价的0.05%算,100万的房子就是双方各500元,总共1000元。还有公证费,虽然现在部分城市可以自愿公证,但很多地方为了避免纠纷还是建议做,费用大概是评估价的1%-2%,100万的房子就是1万到2万。
这么加起来,100万的房子赠与过户,前期至少要花4万多。更要注意的是,子女拿到房子后如果想卖掉,麻烦就来了:如果房子不满足“满五唯一”(房产证满5年,且是子女家庭唯一住房),就得按房子卖出价和当初评估价差额的20%交个人所得税。比如当初100万赠与的房子,后来150万卖掉,光个税就10万,这可不是小数目。所以赠与适合那种“子女拿到房子后长期住,不打算卖”的情况,要是想后期转手,得先掂量掂量个税。
![]()
买卖过户:税费看“房子情况”,满五唯一最划算
买卖过户就是把房子当成普通二手房,父母“卖给”子女,走正常的二手房交易流程。很多人觉得“一家人还走买卖,多生分”,但实际上,要是房子符合条件,买卖过户反而可能更省钱——关键看房子的“满几年”和“是不是唯一住房”,还有子女的购房资格。
先看契税:如果子女是首套房,房子面积90平米以下,契税1%;90平米以上,1.5%。要是二套房,90平米以下还是1%,90平米以上就涨到2%(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二套房契税更高,按3%算,以当地政策为准)。然后是增值税及附加:房子满2年,这笔钱就全免;不满2年,得按房子总价的5.6%交。最后是个人所得税:房子满5年且是父母家庭唯一住房,个税全免;要是不满足,要么按总价的1%交,要么按差额的20%交(哪个划算选哪个)。
举个例子:一套100万、满五唯一的房子,子女是首套房,面积100平米。这时候契税只交1.5万,增值税和个税全免,总共就花1.5万,比赠与便宜多了。但要是房子不满2年,比如父母刚买没多久就想过户,100万的房子光增值税就5.6万,加上契税、个税,可能要花七八万,反而不划算。所以买卖过户适合“房子满五唯一,子女有购房资格”的情况,这种时候税费最少,后续子女再卖房也没额外限制。
继承过户:前期花钱最少,得等“特定条件”
继承过户是三种方式里前期花钱最少的,但也是限制最多的——它得等父母一方或双方去世后才能办,没办法提前规划。
继承的流程比前两种复杂点:先得开父母的死亡证明,然后确认继承人(如果父母没立遗嘱,法定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得所有人同意由你继承),再去公证处做继承公证,最后去房管局过户。费用方面,主要是继承公证费,大概按评估价的1%收,100万的房子就是1万,再加上几百块的登记费,总共也就1万出头,比赠与和买卖都便宜。
但限制也很明显:一是“时间限制”,必须等父母去世,要是父母想生前就把房子给孩子,继承根本用不了;二是“继承人纠纷”,如果家里有多个兄弟姐妹,或者祖父母还在,得所有人放弃继承,才能由一个子女继承,要是有人不同意,就得走法律程序,又耗时间又伤和气;三是“后续卖房个税”,和赠与类似,要是继承的房子不满足“满五唯一”,卖的时候也要按差额的20%交个税。所以继承适合“父母暂时不着急过户,家庭关系简单(没继承纠纷),子女打算长期持有房子”的情况,能最大程度省前期费用。
其实没有哪种过户方式是“绝对最省钱”的,关键看你家的实际情况:房子满不满五唯一、子女有没有购房资格、想不想生前过户、子女后续卖不卖房。比如父母房子满五唯一,子女是首套房,选买卖;子女拿到房子长期住,父母想生前过户,选赠与;父母不着急,家庭没纠纷,选继承最省。要是拿不准,最好带着房产证去当地房产交易中心的咨询窗口,让工作人员按你家的房子情况算笔“明白账”,这样选出来的方式,才能既省钱又没后续麻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