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贵州六盘水一名年仅6岁的男童,于自家门口离奇失踪。男童家人心急如焚,立刻展开了四处寻找的行动。派出所接到报警后,也迅速派遣民警加入到搜寻的队伍中。然而,最终令人心碎的是,男童的遗体在亲戚家中被找到。男童母亲马女士悲痛欲绝地称,儿子是被他大奶奶刘某芬残忍杀害,而凶手已然自首。
深入探究这起惨案的缘由,原来在2025年1月,刘某芬的丈夫与马女士因工作事宜发生了激烈争吵。之后,刘某芬前往马女士家讨说法,双方再次发生了激烈的口角之争。刘某芬自认为马女士对她缺乏应有的尊重,于是怀恨在心。
在2025年2月16日,当她看到在家门口独自玩耍的男童时,心中的恶念瞬间滋生。她以买东西为诱饵,将男童哄骗至家中。为了报复马女士,她竟拿起研磨棒,狠心地将男童砸死。之后,她用尼龙袋将男童的尸体装起,藏匿于后院。更为恶劣的是,当所有人都在焦急寻找男童时,她的家属曾询问她“有没有看到男童”,她却直接矢口否认,毫无悔意。
第二天晚上,或许是良心的谴责与巨大的压力使然,刘某芬打电话向自己的女儿坦白“男童被自己杀了”。随后,家人选择了报警,并将刘某芬带到派出所自首。公安机关在刘某芬的带领下,找到了男童的尸体。经鉴定,男童系严重颅脑损伤死亡,死状凄惨。2月26日,刘某芬家属赔偿被害人家属360068元。
2025年5月8日,贵州六盘水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审理了这起令人发指的案件。最终,法院作出了判决:“一、被告人刘某芬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二、对被告人刘某芬限制减刑。”法院给出的理由是,虽然刘某芬主观恶性极深、人身危险性极大、造成的后果和犯下的罪行极其严重,理应依法受到惩处,但鉴于刘某芬有自首情节、自愿认罪认罚,且其亲属积极赔偿被害人亲属损失共计360068元,对其判处死刑可不立即执行,但应限制减刑。
对于这样的判决结果,马女士难以接受,她悲愤地表示这样的判决对他们不公平。“她活着的每一天对我们都是百般折磨。她的样子没有认错的态度,很傲慢,连一句道歉都没有。”马女士希望刘某芬能够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目前也在准备文书向法院申请抗诉。
从法律层面来看,法院作出这样的判决也有其合理之处。毕竟刘某芬几乎具备了所有从轻量刑的情节,无论是自首、自愿认罪认罚,还是积极赔偿。要知道,法律之所以将这些情节作为从轻量刑的认定,是有其深远考量的。自首和自愿认罪认罚能够从轻量刑,能激励所有犯罪者主动自首和自愿认罪认罚,如此便能让案件的真相更加容易查清;而赔偿能够从轻量刑,会促使犯罪者不遗余力地去赔偿,争取获得从轻的刑罚,同时赔偿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宽慰被害者家属。
然而,无论存在何种因素,最终的判罚都必须彰显法律的威严和震慑力,更要让被害者及家属得到应有的宽慰。如果无法做到这两点,那么这样的判决便存在瑕疵。这起案件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法律判决,更是对社会公平正义的一次考验,人们都在期待着法律能够给出一个既合法又合理、能让人心服口服的答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