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农历七月十五日,也是民间传统中元节。中元节是中国四大祭祖节日和三大鬼节之一。中元节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并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同时也与清明节、寒衣节并称中国传统三大鬼节。中元节这一天,为了缅怀先祖,祭拜地官,人们会准备丰富的祭品,烧香焚纸,好好祭拜先人。中元节有着独特的饮食习俗,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传统意义,各地饮食习俗因地域和文化背景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形成与中元节相关的特色食物。今天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记住“吃三样,做二事,忌一事”习俗,安康顺遂过中元节!
一、吃三样
1、吃饺子
饺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团圆和幸福,中元节吃饺子,不仅是对祖先的敬意,也是家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的时刻。这一款我家夏天最受欢迎的饺子,不但味道鲜美,还营养丰富。冬瓜在这个季节就开始很多了,包饺子也许很多人没有尝试过,其实是特别好吃的,不妨试试!
食材:面粉,冬瓜,肉馅,葱末,姜末,盐,生抽1勺,老抽几滴,花生油
做法:1、肉馅放入生姜,生抽,盐和老抽酱油,搅拌均匀,再加入葱末和花生油拌匀。2、冬瓜去皮用擦丝器擦成细丝,加少许的盐腌渍一会,用手捏去多余的水分,加入到肉馅中拌匀,饺子馅即成。3、面粉加水提前和成面团,拿出面团揉匀揪成小剂子,擀成饺子皮。4、拿饺子皮包入馅料,馅料的多少可随意添加,两手一捏,饺子就包好了。5、锅里放入水,大火烧开,下入饺子,开锅三次煮熟,捞出即可开吃。
2、吃鸭子
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很多地方都有吃鸭子的传统食俗。鸭子在中文中与“压”谐音,象征着压住鬼魂和邪气,寓意平安。不同地区的做法各有不同,如南方人喜欢吃莲藕煲鸭,北方人喜欢吃烤鸭。鸭肉不仅美味,还能滋补身体,适合夏秋交接时节的饮食需求。
食材:鸭子、莲藕、料酒、葱、姜
做法:1、鸭子宰杀,清洗干净,剁成小块,清水浸泡出血水。2、莲藕用野藕,煨出来是粉粉的口感,去外皮,切成小块,姜切片,葱切段。3、锅中加少许油,炒香姜葱。加入泡好的鸭块,继续炒,锅边溜一圈料酒。4、炒至表皮焦黄,炒过再煨,汤汁是乳白色的。5、煲中水烧开,加入鸭块和藕块,水面过食材即可。小火煨50分钟,如果用压力锅,25分钟即可。6、鸭子焖藕,厨房里,香味扑鼻。只加了料酒,已是色香味俱全。
3、吃芋头
农历七月十五日中元节,民间有吃芋头的传统习俗。这个时候的芋头刚好成熟了,而且芋头制作的方法也比较简单。为了答谢祖先,人们在这天吃芋头,寓意着凡事都有余头。真材实料的芋头糕,真的太香太好吃。
食材:芋头、粘米粉、大蒜、盐、五香粉、腊肠、葱花、香菜、瑶柱
做法:1、起锅热油,将蒜末、腊肠、瑶柱、芋头下油锅炒香。2、炒好倒入提前将粘米粉和水搅成的米浆中拌匀,加盐搅拌均匀。3、热水上锅蒸30分钟后,开盖撒上葱花和香菜,再蒸3分钟。4、熄火马上出锅,放凉切块,随意切成自己喜欢的形状。5、不油不腻,香飘十里,煎着吃更香。
二、做二事:
1、祭祖
农历七月十五日中元节是祭祖的重要时刻,民间相信祖先会在这一天返回家中探望子孙。因此,家庭成员会在这一天进行祭祀,准备供品,焚香、点烛、烧纸,以表达对祖先的怀念和敬意。
2、放河灯
放河灯是农历七月十五日中元节的传统习俗之一,通常在中元节夜晚进行。人们会点亮荷花灯,将其放入河中,象征着对逝去亲人的悼念和对现世的祝福。
三、忌一事:忌走夜路
农历七月十五日中元节晚上被认为是鬼夜,建议天黑后尽早回家。 这些禁忌反映了对逝去亲人的缅怀与敬仰,以及对自然法则的尊重。
看风花雪月,品人间美味!感谢阅读峰儿厨房的美食分享,喜欢我的文章,请给予点赞、分享、收藏、关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动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