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风穿过贵州黔西南的稻田,带起一片金黄的稻浪。9月2日,贞丰县沙坪镇大寨村那声未出口的“小心”,成了50岁李大哥最后的遗言。这起因误判蛇种导致的悲剧,像一把锋利的镰刀,割开了乡村平静的表面,露出了藏在烟火日常下的安全裂痕。
![]()
图片源于网络
那天,李大哥的哥哥在田埂上收割稻谷时,逮住一条蛇。电话里说“带口袋来装”,李大哥便揣着烟袋、哼着小调去了。谁成想,这条被误认为无毒乌梢蛇的家伙,竟是剧毒的眼镜王蛇。视频里,他像往常逗弄邻家黄狗似的,把蛇挂脖子上、塞进裤洞,旁人还笑着拍视频说“没事”。可就那么一眨眼的工夫,蛇牙咬破皮肤的刺痛,成了生命的休止符——送医的路上,人就没了。
这事儿搁谁身上不揪心?常言说:“蛇有三寸,人有三分。”可这三分里,偏就少了对自然的敬畏。乌梢蛇和眼镜王蛇,一个头颈细溜如锥,一个头颈宽扁似盾,鳞片纹路更是天差地别。可偏就有人把“毒王”当“憨厚”,把“要命”当“玩笑”。这哪是“玩蛇”?分明是把命拴在裤腰带上,走钢丝呢!
更让人心疼的,是这悲剧背后的“双标”温暖。咱们总说“远亲不如近邻”,可这事儿里,邻居们拍视频的“热闹”,比不上递杯热水的“实在”。李大哥的家人,如今该多后悔?本是兄弟间互相搭把手的寻常事,却成了阴阳两隔的永别。这让人想起老辈人常说的“宁走十里远,不走一步险”——安全这根弦,得时时刻刻绷紧喽!
您说,这悲剧是“意外”还是“必然”?那些拍视频的人,是真不懂还是“看热闹不嫌事大”?咱们老百姓最该想的,是这日子里,谁在真正守护那份“平平安安”的烟火气?谁在真正关心百姓的死活?
这起悲剧不是故事,是面“温情镜”——照见了我们对自然的敬畏,照见了邻里间的关怀,更照见了咱们对“平安”的渴望。当“玩蛇”成了“玩命”,当“没事”成了“遗憾”,这样的悲剧何时能休?
本文看法及观点仅供参考,细节如有纰漏和异议,还请补充和指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