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原野
中国团队,改写了国际指南。
9 月 2 日,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马骏教授团队领衔,全球 17 个国家/地区顶尖专家共同制定的《鼻咽癌放疗靶区勾画国际指南及图谱》,正式发表于柳叶刀子刊 The Lancet Oncology。[1,2]
指南分为原发灶与颈部 2 篇
图源:参考资料 1、2
半年前,马骏教授团队曾在被称为医学领域「神刊」、最新影响因子 232.4 的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CA)上,发表了自创刊以来的全球首篇临床试验研究论著,当时还被评价为「将指导全球临床实践」。[3,4]
如今,国际指南真的来了。这份最新国际指南到底有哪些亮点?
丁香园特邀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鼻咽癌专家委员会首任主委 马骏教授团队,指南第一作者、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放疗科主任医师、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鼻咽癌专家委员会委员 唐玲珑教授深度解读。
屡次登上顶刊,中国团队为何引领全球?
鼻咽癌高发于中国,新发病例占全球的 47%。放疗,是其主要治疗手段。[5]
然而,由于鼻咽部解剖结构复杂,毗邻众多重要器官和神经血管结构,导致治疗窗十分狭窄,因此难点就落在了靶区勾画上。
如果靶区勾画不准确,太小了可能导致肿瘤复发,太大了则会直接损伤正常组织。临床应用中,需要在最大化局部区域控制的同时,最小化毒性反应。
头颈部放疗后,可能会损害唾液腺功能,引起口干症,图源:参考资料 6
在鼻咽癌领域,我国专家的研究和观点一直走在世界前列。
一方面,国内相对数量多的患者群体,为各类试验的开展提供了人群基础。据相关统计,2022 年全球鼻咽癌新发病例约有 12 万例,其中的中国发病率最高。另据国内专家粗略统计,华南六省的鼻咽癌病例数约占全国总病例数的 80%,其中广东位居榜首。 [7]
图源:参考资料 8
另一方面,国内的鼻咽癌领域从本世纪初起,就已经开始开展系统性的、规范化的协同合作,充分发挥出了人群基础的临床意义。
「20 多年以来,国际鼻咽癌诊疗指南的 6 次大规模修订中,有 5 次的研究成果来自中国。」唐玲珑教授表示,「说『中国方案领跑世界』确实不夸张。」
2019 年,由马骏院士团队领衔开展、发表于
NEJM的 III 期临床试验证明,对于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在放疗前增加「诱导化疗」,可以显著提高无复发生存率和总生存率。 自此,「诱导化疗+放疗」逐渐成为国内外指南公认的,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的标准疗法。 [5]
由于中晚期患者肿瘤体积大,紧邻重要器官,依然按照化疗前的范围进行进一步的放疗,那么势必会严重损害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
于是,今年年初,文章开头提到的马骏院士团队发表在「神刊」
CA上的重磅研究,终于证明了基于化疗后肿瘤大小的「缩小高剂量体积照射」可以在「保生存」的基础上,让患者进一步实现「优生存」,为本次国际指南再添力证。 [3]
图源:研究团队提供
有了以上丰富的经验作为基础,也便有了本次由中国团队领衔的最新国际指南。
一份世界各地医生都能用的国际指南
这份国际指南首先关注的,是精准化。
基于鼻咽癌局部侵犯及颈部淋巴结转移规律,指南系统性地提出了个体化放射治疗照射范围的建议,并充分考虑了不同临床分期及侵犯范围对照射范围设计的影响。
核心治疗原则就是一句话: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降低放疗对其他正常组织的毒副作用。
说起来不复杂,做起来却并不简单。唐玲珑教授提到:「除了时差这样的客观困难,初期最大的挑战,就是统一不同地区的专业术语。」
指南制定第一步,统一「靶区」的定义
图源:参考资料 1
而除了术语不统一,不同地区之间巨大的医疗资源差距,也是指南制定阶段需要充分考虑的问题。这便催生出了这份指南的第二个特点:包容性。
唐玲珑教授介绍,以鼻咽癌同样高发的东南亚为例,当地的影像学精度就和我国存在较大差距。「即使我们给出了最精准的靶区画法,受限于仪器设备和操作水平,当地医生很可能无法真的按照这个画区进行治疗。」
「国际指南,是一份要给世界各地医生用的指南。」
为此,专家组们又开了无数次会,最终决定,对于同一个靶区,同时设置「优先推荐」和「备选方案」。
例如,指南内对医疗水平较发达地区推荐,高剂量肿瘤照射范围外扩 0mm,以减少放射治疗毒性,对于医疗水平欠发达地区,则仍然保留 1~5mm 的外扩范围,以确保疗效。
图源:参考资料 1
此外,为了更好使用,指南采取了更为直观的图谱形式,共收录了 193 幅鼻咽部及颈部高分辨率勾画图谱——这也是其第三个特点:可及性。
「通过图谱,我们可以很直观地看到,这条线到底要画到哪里,这样才能保证不同医疗中心放射治疗范围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最终,50 位国际专家,在历经 25 个月、185 次邮件沟通、8 轮核心成员会议、5 次全体会议、2 轮全体委员投票后,才有了这份世界各地都能用、好用的国际指南。
上下滑动查看完整内容
丁香园根据指南编译制图
「高效低毒、耐受性好」,这是唐玲珑教授一再强调的未来发展方向。
「我们利用庞大的患者数据,分析出了很多规律,例如淋巴结转移尽管常见,但实际上它很少跳跃,所以对于没有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病人,只要照一半颈部就够了。」
此外,马骏院士团队的研究布局远不止优化放疗这么简单,对于鼻咽癌患者的其他治疗手段,团队同样在不断寻找能让患者实现「优生存」的方式。
上个月 21 日,团队的又一项成果登上了
JAMA首次在局晚期鼻咽癌患者中,通过 III 期随机对照试验的金标准,创立了免疫治疗联合「去同期顺铂」放化疗的新方案,为这批患者提供了一种「高效低毒、耐受性好」的全新治疗选择。 [9]
图源:参考资料 9
「最终目标,一定是更精准、更个性化的治疗。」唐玲珑教授总结道,「相信这也是所有中国研究者、世界研究者的共同目标。」
致谢:本文经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放疗科主任医师 唐玲珑教授 专业审核
策划:肯德羊|监制:islay
题图来源:
The Lancet Oncology、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参考资料:
[1]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onc/article/PIIS1470-2045(25)00326-2/abstract
[2]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onc/article/PIIS1470-2045(25)00327-4/abstract
[3]https://acsjournal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3322/caac.21881
[4]https://mp.weixin.qq.com/s/guVErDm6Ywperg_Pw_tPEw
[5]https://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oa1905287
[6]https://www.radiooncologyjournal.com/articles/jro-aid1044.php
[7]https://cdcp.gd.gov.cn/ywdt/zdzt/zlfzxxz/zljkzs/content/post_3438852.html
[8]https://www.wcrf.org/preventing-cancer/cancer-statistics/nasopharyngeal-cancer-statistics
[9]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fullarticle/2837950
我们长期为科研用户提供前沿资讯、实验方法、选品推荐等服务,并且组建了 70 多个不同领域的专业交流群,覆盖PCR、细胞实验、蛋白研究、神经科学、肿瘤免疫、基因编辑、外泌体、类器官等领域,定期分享实验干货、文献解读等活动。
添加实验菌企微,回复【】中的序号,即可领取对应的资料包哦~
【2401】论文写作干货资料(100 页)
【2402】国内重点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实验方法汇总(60 页)
【2403】2024 最新最全影响因子(20000+ 期刊目录)
【2404】免疫学信号通路手册
【2405】PCR 实验 protocol 汇总
【2406】免疫荧光实验 protocol 合集
【2407】细胞培养手册
【2408】蛋白纯化实验手册
【2501】染色体分析方法汇总
【2502】国自然中标标书模板
【2503】WB 实验详解及常见问题解答
【2504】DeepSeek 论文写作常用口令
【2505】中国科学院期刊分区表(2025 年最新版)
【2506】期刊影响因子(2025 年最新版)
【2507】130 种实验室常用试剂配制方法(附全套资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