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图由AI生成
- 本期故事关键词:家庭教育 -
找到家长与孩子矛盾的根源,是家庭教育走向健康的开始。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孩子
在比尔10岁左右的时候,他古怪的个性曾令一家人十分头疼。
纪录片 《走进比尔:解码比尔·盖茨》 展示了比尔小时候的样子。如果要给那时候的他贴上一些标签,那就是古怪、书呆子、内向。那时的他常常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一整天就在房间里看书、沉思。“如果能够自己选择,他可能宁愿待在家里整天看书。”姐姐有点担心地说道。
慢慢地,比尔成了大家眼里的异类。为了让他能多接触外面的世界,妈妈做了不少努力,但这些努力也成了母子俩矛盾爆发的导火索。
年轻的比尔·盖茨难以理解母亲的苦心,他说:“我的父母似乎有点专制,我不是很想遵守他们的要求,我会一连几天不说话。”
于是,比尔和妈妈之间长久的矛盾在一次晚饭中被引爆。
妈妈说:“你在干什么?”
比尔说:“我在思考。”
接着他又补充道:“你会思考吗?”
显然,他在讽刺妈妈。听到他这样说妈妈,他的爸爸罕见地勃然大怒,把一杯水泼到了比尔的脸上。
找到家长与孩子矛盾的根源,是家庭教育走向健康的开始
如果这次争吵出现在你的家里,你会怎么解决呢?把孩子关“小黑屋”?不厌其烦地和他讲道理?还是使用“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方式?
比尔·盖茨那位充满智慧的妈妈选择了一种不同寻常的解决方式——带全家人去做心理咨询。
玛丽·盖茨不认为这次的矛盾是孩子单方面的问题,她反思起了自己的教育方式。
她既没有责怪孩子,也没有采用一直以来与孩子的沟通方式继续与孩子沟通,而是通过专业的心理咨询,想看看是不是家人之间的沟通方式出了问题。在经历了 3 个月的心理咨询后,比尔逐渐意识到“相比于父母让我感受到的痛苦,我带给他们的痛苦更多”。
由于妈妈没有将问题一股脑儿地怪在比尔头上,而是反思了全家人的问题,这一点让比尔深受触动。也正是从这一次之后,比尔开始真正地理解妈妈,并开始接受妈妈的帮助。从前那个内心有些自闭、自大的比尔,慢慢变成了一个善于演讲、表达,关心他人,还有点幽默、风趣的人。
本文节选自|《让孩子走向卓越:写给智慧父母的7大名人教育法》
作者|姚霁桐 著
我们是有故事的人|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官方故事平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