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佩妮。
今天还有朋友问我咋断更了,嗨,其实最近有很多值得写的,不过我出门旅行了刚回,我喜欢沉浸式,做不到一心二用,就没更新,后面再写哈哈。
反正这个行业永远不会缺话题的。
![]()
(雅丹日落真美)
我这次去了大西北,上周刚走完今年的第十三届创业戈壁行,它还有个名字叫“玄奘之路”。
顾名思义就是重走取经路的意思,在甘肃瓜州的戈壁滩,3天徒步 100km。
![]()
朋友戏称我为“没苦硬吃”,因为知道我是一个离地铁站 2 公里都想打车去的人……
我个人比较喜欢有技巧性或者好玩的运动,比如舞蹈和球类,但是对长时间的耐力型运动比如跑步,骑行兴趣就没那么大,很难坚持下去。
那么为啥要去参加呢?我想了想,想出一个理由:再去戈壁滩看一次星星。
11 年前,我刚从互联网公司加入投资行业的时候,曾经和当时的同事和被投公司一起走过一次玄奘之路。
![]()
(当时发的朋友圈,玄奘之路是 2013 年举办的第一届)
当时是 4天122km,和我一起走的队友,有两位现在依然还是投资行业的顶梁柱合伙人,也有好几位多位公司都经营的很好的优秀创业者。
![]()
(快来认脸 hhh)
那会我也比较小,啥也不懂。还记得那时候对一切的兴奋,不光是对于徒步体验,更是对新的未知人生阶段展开的期待。
11 年过去,行业和自己都发生了很多变化。
这时候再去走一次,有种给人生划上一个阶段性句点的感觉,感受也更加丰富了。
而且我记得那时在戈壁滩露营的深夜,看见过此生最令人震撼的星空。
![]()
(星空依然很美,又解锁了烟花新体验)
我知道有非常多的创业者和投资人是有坚持这种耐力型运动的习惯的,比如跑步,越野跑,骑行,徒步,登山等等,而且无一例外都跟我说很有帮助。
也许是因为创业本身就是一场充满冒险的长途跋涉,除了要有好运,好身体也很重要。
而运动是非常典型“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场景,投入产出比极高,只要你开始动,就永远不会辜负你。
(我很羡慕和佩服他们,但是我没有这种习惯哈哈哈哈)
活动开始前,有领队提醒,需要提前几个月开始备战,也就是跑步打卡。我看到有很多大神,一个月跑量 300km那种,这还是人吗??

各种原因吧,我基本没有备战……(不要学我)
因为以前走过,平时身体素质也还行,就准备硬抗了。加上这次我是一个人,心态更加轻松,想着不行就上救援车呗,又不怕在同事面前丢人了。
显然是我天真了。
这次参加的团体主要是几类,单一企业高管和员工的定制团,更类似团建。还有一些创投机构/商学院组织报名的团,比如创新工场,联想之星等,那就相对更多元,创业者,也有投资人或者产业人士。
我所在的拼盘队更复杂一些,大学生,设计师,创业者,金融从业者都有。
不过即使是临时组队,经过了介绍,口号,分工,队旗,互相聊天(诉苦),化缘,按摩等等一系列的过程,突然也有了团魂的感觉。
极端环境的考验,能够在短短三天,让素不相识的陌生人也有了亲密战友的感觉,挺神奇的。
原来这就是:“走过茫茫戈壁,都是姐妹兄弟”。
![]()
虽然创业戈壁行的目标人群是创投圈人士,但是根据我的观察,创和投这两块差别还是非常大的。
一级投资行业和其他不同,尤其市场化机构的早中期前台岗位。
虽然也有团队的概念,但是多数是下属的协助或者领导的授权,在工作方式上更接近单兵作战,特种兵,讲求个人的灵活,创造性。
管他黑猫白猫,投到好项目就是好猫嘛。
而且一般人都不多,相对其他行业的创业公司,在组织管理上更加扁平化。
加上这几年一级市场比较差,公司报销的这种团建费用也会缩减。
行业周期本身也会影响这类活动的需求,比如早几年有大量的地产公司团队来走,现在就很少了。

不过投资机构的好处就是,接触的公司和存量投资公司很多,很多机构由此衍生出了各种其他的业务,比如 FA,咨询,培训,游学等等。
除了创始GP,大多数投资人也是打工人。如果不是业务需要,作为个人,精明的投资人自己会来参加的,其实不多。
(单人报名费1万+,不过筹备确实花心思)
所以,创业戈壁行的最核心的人群,就是创业者,尤其是一把手。
很多的创业者,是自己走完了之后,又把高管团队,员工带过来一起走,甚至年年走。最多的人走了 12 次,这个认可度确实超级高。
也许是创始人自己,更能够共情路上的那种艰辛和孤独感。我们见过很多公司,都知道。看着团队码得整整齐齐的,真到扛事儿的时候,很多时候只有创始人自己。

就徒步本身,我自己走了两次现身说法,累,是真累。
一天要走 37 公里,也就是5-6 万步。我这辈子都没一天走过这么多步。如果要 9 小时内完赛,除去补给和休息时间,一小时要走 5 公里。
(我前两天的37公里都9小时内完赛了,不过第一名只要 3-4 个小时,太强了……)
也很枯燥。起初你可能还有心情和体力和队友唠唠嗑,到了后半程,几乎就是闷头挪步。
对于膝盖,小腿,髋关节都是很大的挑战。如果你不幸脚上长了水泡,那每一步就会像小美人鱼在刀尖行走一样,有人甚至长了十几个水泡。但是他们还在走。
![]()
戈壁天气多变,有时候是暴晒,有时候是狂风,沙尘暴,有时候还会下骤雨。还得走夜路。
(这次全经历了,其中第二天因为狂风暴雨导致赛事熔断)
而眼前的路就像是没有尽头一样,每前行一公里都特别漫长,走不完,真的走不完。
走完之后到营地,每个人走路的姿势都别扭地像是被打了 100 板子,拉伸的时候,怎么鬼哭狼嚎的都有。
这次组委还准备了专门的运动康复师,我被一个胖哥直接踩哭了:(
这还不是没苦硬吃,那是什么?
![]()
第一天走到最后7 公里,我突然想跑快一点,就自己冲到了前面。
前面茫茫的戈壁滩,一个人也没有。我看到天上有一团白云,长的很像一头小牛的头。
![]()
(太累了没力气拍照,假装此处有一朵牛头)
(当时脑子里都是求一个牛市我会说吗)
我开始理解创业者为什么这么喜欢走戈壁,也许就是因为它很好地模拟了创业这条路上的磨难和对心力的考验。
西游如此经典,不管怎么解读都有新的收获。
这次三天的行程,每天都有不同的主题。
第一天叫放下,第二天叫潜行,第三天叫般若(bō rě,梵语的终极智慧,洞见本质)。
100km 的终点,就像一家企业创业的初心,和使命愿景价值观。
是那个“不至天竺,终不东归一步”的玄奘法师的坚定信念,是先上路,再寻找同路人的那个遥远但终究可达的远望。
一个人虽然能走,但是一群人更能坚持,走得更远。
就像这次,虽然是临时拼凑的队友,但是如果没有领队,没有队友陪伴和鼓励,我不一定能走完全程。
因为放弃真的很容易,很轻松,很舒服。除了自己内心的拷问,没有任何代价。但是要继续走完剩下的路,真的好难。
创业路上碰到的种种困难,就像八十一难。
客观来说,创业九死一生,确实没啥事儿是一帆风顺的,百亿千亿公司都是天时地利人和,顺势而成。
![]()
一个人走路的时候有时候会胡思乱想,也有时候会什么都不想。设定就是要抽离你原本的场域,留一个思考的空间,叩问自己内心:我是谁,我因何而来,要向哪去。

组织方也在过程中着重强化你对内心的灵魂拷问。比如点将,开营,结营,主题分享,互动等等,都是在帮你发现更真实的自己。
走得久了,会发现徒步中的一些道理对人生也适用。
比如:知道目标和进度条,更容易坚持下来。有队友也是。
比如:你可以走得慢一些,但是不能停下来。一旦停下来,再起步找到节奏就很难。
比如:大家都在走,落在后面的人想追上前面的人,需要走得快非常多。(小学数学题逻辑……)
比如:跑起来,其实比慢慢走更舒服。
比如:找到自己的节奏,比追赶他人更加重要。

(我再加一条,走不动了停下来坐车其实也不会怎么样,天又不会塌下来~)
以前我就想不通为啥在一个可以开筋斗云Buff的魔法世界,唐僧为啥非得走着去取经。
想来想去全怪佛祖,一定是飞着去佛祖不给他。
时间和效率多么宝贵啊!人活短短一世,如果佛祖愿意给他,那就飞3趟节约出来的时间都可以去布道了,多好。
国人很喜欢强调,历经艰险才可以收获甜美,不经苦难无法成长。这套在 00 后创业者今天其实已经不太 work 了。
其实日常的生活就是一种修行,不需要苦行或者自虐才可以,这也更符合我的个性。
我更喜欢单依纯说的:“不是所有深刻都必须源自苦难,不是顿悟都要在谷底发生,不是突破必须要从危机开始。”
我们每个人都走在自己的取经路上,谁说西天只有一个?
踏上取经路,比抵达灵山更重要。没有抵达西天,也可以在路上修成正果。形式终会湮灭,体验和感受会永存。
所以即使不创业,想去走走又有啥不可以呢。多一种人生体验而已。
最近脱口秀比赛何广智夺冠了,有句话特别戳我:“就算失败,我也想知道我会倒在距离终点多远的地方。”
全力以赴之后,如果最后只得了第三,那么第三就是你的冠军。
![]()
目前至少我感觉自己已经有了一点点变化。
比如, 2 公里的路程,我现在就不打车了,腿着去吧……毕竟 100km 都走了哈哈哈哈哈。
参加目的是减肥的朋友,如果你好好备战确实是可能的。但是只靠这几天,不用想了,吃挺好。
我每天走完回来都要怒炫 4 块大西瓜。真甜。
因为那一点点的甜,人就可以不断走下去,创业也是这样吧。
![]()
我是佩妮,关注我,一个只说真话的创投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