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9月4日,篮网连续完成两笔操作,一纸双向合同送给了前锋E.J.利德尔,另一纸是和内线戴罗恩-夏普的正式续约,这两笔看似例行的签约,其实直接影响到了队内边缘球员的生存空间,尤其是当初随队来报到的中国球员曾凡博—他本来只有个训练营合同,现在要把牌面翻成双向合同的机会又少了一个。
先说利德尔,这位24岁的小前锋在选秀时第41顺位被看见潜力,但新秀季就因前交叉韧带撕裂报销,这伤病让他在NBA的履历显得零零散散,总共只在鹈鹕和公牛打过20场,NBA赛场分钟合计76分钟,数据几乎是看不出什么东西的,但到G联赛里,利德尔是有亮点的,上赛季为风城公牛出战27场,场均32.3分钟砍下15.7分、6.6板和2.5助攻,投篮命中率47.2%,三分36.1%,这些数据说明了他的进攻手感和一定的外线拉扯能力,只是能不能把G联赛的数据带到真正竞争激烈的篮网轮换里,是另外一回事
再看夏普,媒体最初曝出价值1200万美元的传闻,最后落实成了2年1250万美元的合同,第二年是球队选项,操作上篮网有点考量——他们不愿一下子把薪资空间死死绑住,想保留操作余地,事实也是如此,球队仍有1000多万薪资空间,说明这笔签约在财务上是可控的,而夏普本身更像是球队想要的即战力内线,他的到位增加了前场防守和篮下对抗的硬度,这是一个能立马见效的签约
问题来了,双向合同的名额本就有限,篮网现在已有泰森-艾蒂安和新加入的利德尔占据了两个名额,球队之前裁掉厄沃马腾出了空间,但曾凡博手里只有训练营合同,必须被升级为双向才算真正入队;有人会说训练营合同就该拼命,但现实是利德尔这种在G联赛有数据、而且没有完全被伤病定义的球员,更符合球队短期内想拿到有用体量的逻辑,球队把希望放在谁身上,从实用主义出发并不奇怪
从篮网的建队逻辑来看,他们一方面还要照顾季前即战力与阵容深度,另一方面也得平衡薪资灵活性和长期培养,利德尔的签约其实是一种折中,他能用双向合同在训练中展示价值,也许未来能转正,但短期内他占位意味着曾凡博必须更快展现和谁都不同的筹码来争夺有限名额
站在球迷和懂球人的视角,问题并不复杂,曾凡博被签下是个信号,但训练营到双向的跳板比想象中更细,球队有更急需解决的战力缺口时,就会优先填补这些短板,利德尔的入队就是典型例子,这样的决定里有情理也有无奈,篮网想稳住阵容深度同时留住操作空间,这两条腿都不好放弃
再说情感因素,曾凡博在国内有关注度和话题性,球迷期待值高,但NBA的选择通常冷静且务实——能上场、能投篮、能防守、伤病隐患小的球员更吃香,而不是谁更有话题;这就是职业体育的现实,你不被数据和表现说服,很难说服教练组和高层
结论是,曾凡博的NBA之路并非关上门,但他的通道被进一步压缩,篮网现在把一个双向席位给了更符合立刻贡献需求的利德尔,曾凡博需要更强的训练营表现或等待球队阵容发生变化才有希望转正,对于球迷来说,别着急把他写死,也别把他的未来想得太轻,现实是残酷的但也公平,能在场上说话的球员才有话语权
最后一句话——这笔签约对篮网来说是务实的补强,对曾凡博来说是新的考验,如果他能把训练营当成战场,用表现把质疑回击,那一切还有得谈,不过路很窄,要走就得更猛一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