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经济版图中,有许多建制镇“隐”于市与县之下,以一方水土,孕育特色产业。
这些小镇因为区位地理、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不同,发展得独具特点、各美其美。
而作为数量最多、类型也最多样的国民经济最小单元,镇域经济在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也占据了关键“位置”。
他们爆发的能量有多强,毫不夸张,能与全国乃至全球的衣食住行产生关联,把目光投向青岛,这座城市就孕育出众多家底厚实的“冠军小镇”。
第一列“和谐号”、第一列“复兴号”、第一列时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浮交通系统.......这些中国轨道交通史上的里程碑,都来自青岛城阳区的一个小镇:棘洪滩街道。
在这里,生产的高速动车组占全国在营高速动车组的55%,城轨地铁车辆占全国的20%。截至2025年上半年,辖区内轨道交通产业配套企业,实现产值267.6亿元,同比增长52%。
这个曾经不起眼的小镇,如今已成为中国轨道交通产业的重要基地,在方寸之地专注所长,成为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支点,也成为中国制造大步走向海外的重要力量。
定位为“世界动车小镇”的棘洪滩街道,一直以来就以轨道交通产业见长。
这里不仅具备高速动车组、城际动车组、跨座式单轨车辆、悬挂式单轨车辆等产品生产能力,更制造了全国大部分高铁动车。
截至2025年上半年,棘洪滩街道轨道交通产业配套企业,实现产值267.6亿元,同比增长52%,上拉工业产值27.6个百分点。
作为城阳区的工业重镇,棘洪滩拥有中车四方、阿尔斯通等行业龙头企业,智能装备全产业链规模超千亿元。而棘洪滩产业发展的核心密码就在于“链主企业引领”的发展模式。
俗话说,单打独斗不如携手共赢。在棘洪滩街道,以中车四方股份为代表的核心企业发挥着产业链的链长作用,带动了一批配套企业协同发展。
在位于棘洪滩街道的铁龙智融产业园里,一个个用于高铁动车组的卫生间模块正在这里组装。总部位于江苏丹阳的铁龙轨道装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铁龙集团”)是一家致力于轨道交通行业零部件生产和研发的企业,在看中棘洪滩街道链主企业集聚与产业链配套优势后,从2016年起便开始在棘洪滩布局。
并于2020年在棘洪滩投建了铁龙智融产业园项目,2024年4月正式投产后当年实现产值1.5亿元。
如今,棘洪滩街道不仅满足于制造,更注重产业创新驱动发展。
在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的不断攻坚克难下,攻克了动车组核心控制系统芯片与软件关键技术并实现国产化供应,自主研制的第二代镍氢蓄电池产品获准批量用于CR200J动车组列车,国产化铝基复合材料制动盘项目通过装车评审,国内首列中国标准地铁列车下线。
棘洪滩街道的产业发展不仅产生了经济效益,更形成了产城融合的良性循环。
在棘洪滩,围绕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建设,青岛市规划建设了16个市政基础设施配套项目。截至目前,已累计投入建设资金34.1亿元。国创中心6平方公里周边城市基础设施满足了国创中心片区生产生活需要。
同时,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提供约5万人的就业岗位,包括生活配套区建设同步推进建设民大附中学校、北大人民医院、动投芯领等人才公寓等。
这个主导产业实力强劲、城镇发展框架清晰的小镇不仅为城市发展贡献了巨额产值,还吸引了人口集聚,更提升了青岛在全国产业格局中的发展地位。
从第一列“和谐号”到第一列“复兴号”,再到第一列时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浮交通系统,青岛这个小镇正在不断刷新中国轨道交通的历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