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东莞一条靠近市中心的村子突然贴出通知:从8月30日起暂停围村收费,已经交了月租的车主可以凭收据退款。
这事儿一下子刷爆了本地朋友圈。
围村收费在东莞折腾了好几年。从2021年开始,全市最多有124个村搞过这套,美其名曰“规范停车”,实际就是村口设个闸杆,进村就扫码交钱。
有些地方停一上午就得11块,车主们憋了一肚子火。今年初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逐步消除围村收费”,这回终于动真格了!
围村收费早该停了!闸杆一落,车子是能管住,可人心也堵死了。
你说是为了管理?好多村子光收费不管理。消防通道照样堵、僵尸车依然占位,钱进了谁的口袋?
有车主吐槽:“进闸就计费,停哪儿自己想办法!哪怕你在村里租了房停车,照样得交钱”。这哪是规范停车,分明是坐地收钱。
对于这件事,网友们议论纷纷。
支持停止收费的网友说得很直接:“城中村的路本来就是公共道路,凭啥围起来收钱?这跟‘此树是我栽’有啥区别?早就该停了!”
还有人晒出自己的退费凭证:“退了800块,虽然不多,但心里舒坦,这是属于我们的权益。”
反对的声音也不少,有网友担心:“免费之后,村里肯定会被外来车辆占满,本地居民的停车需求都满足不了。之前收费至少能过滤一部分非必要车辆,现在没了限制,管理难度太大了。”
甚至有人觉得:“这就是一阵风,过阵子说不定又换个名目收费,别高兴太早。”
支持收费的人也有理由:“不收费更乱!外来车辆长期霸位,本村人回家都没地方停”。
不过也有做得好的,东城光明社区为啥能成典型?人家协调了9个私人停车场共享超500个车位,南城石鼓社区搞“一车一档”、24小时巡逻,这才是真解决问题。
退钱说明什么?政府意识到政策跑偏了。经济压力这么大,围村收费反而增加新莞人生活成本。
有人说得痛快:“东莞繁荣靠的是每一个新莞人,厚德务实、海纳百川,别寒了人心!”
但话说回来,直接取消收费会不会一夜回到解放前?
有网友担心:“免费后僵尸车又泛滥,停车难更严重”。
管理不能一刀切,精细化才是关键。比如石鼓社区坚持公平收费:本地外地一视同仁,小车月租200,收入用于道路维护和智能设备,这种模式谁还会骂?
围村收费的闹剧,暴露的是基层管理的懒政思维。一收了之最简单,但真正的好政策得平衡各方利益。
东莞汽车保有量全省第二,停车难是现实,但解决之道绝不是到处设闸机。政府提出要新增4万个停车位,推动单位车位共享,这才是正道。
取消围村收费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能不能管好?考验的是智慧。
你怎么看?觉得围村收费该彻底取消,还是要有条件保留?评论区等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