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康熙帝的直系玄孙数量多达六百人以上,那么相隔三代以后,彼此之间的沟通交流明显少了,甚至在玄孙取名字时,出现重名的现象也较多。其中,在六百多位的玄孙中,有两位都取名叫绵康。
从两位绵康出生的时间来看,一个出生于雍正十年,另一位出生于道光十六年,年龄相差104岁。
今天就来介绍一下这两位绵康的家族。
一:雍正朝出生的绵康,曾祖是康熙皇五子恒亲王胤祺。
绵康,是雍正十年九月出生,距离他的曾祖父去世仅四个月时间。恒亲王胤祺家族繁衍还算比较快的,绵康是长曾孙,要不是曾祖胤祺53岁就离世,多活四个月时间,还能实现四世同堂。53岁就四世同堂,这几乎是很难实现的。
雍正十年,绵康的祖父才37岁,被雍正帝革去亲王世子已经有五年了,奉旨担任镶白旗的旗主。绵康的父亲永瑞这一年17岁,还没有到授予官职的年纪。
二:道光朝出生的绵康,曾祖是康熙皇二十四子亲王胤秘。
道光十六年正月,绵康出生于荫生永义的府中,此时祖父弘超已经去世28年了。弘超是乾隆二十年出生的康熙皇孙,比他的皇祖小101岁。
乾隆帝是他的堂兄,但也比他大44岁。后来弘超在乾隆朝先后担任一等侍卫,封为辅国将军,在乾隆的赐婚下,将一等公富察傅恒的侄子富察富亮女儿许配给弘超。那么,从富察家族论,弘超比乾隆要小两辈。
富察氏与弘超婚后,诞下了长子永聪、次子永泉、五子永义。因此,绵康的父亲就是永义。
绵康的父亲永义是嘉庆九年出生,道光帝继承皇位后,恩诏这位小叔父,授予了荫生身份。但是十四年后,因事还被革去了荫生,成为了普通的闲散宗室。
三:恒亲王曾孙绵康,30岁入仕,累官至八旗副都统。
绵康是乾隆二十六年被授予三等侍卫,正五品衔,被调入宫中任职。次年,因办差得力,升为二等侍卫。乾隆三十一年,再次擢拔为一等侍卫,有重用的倾向。两年后,将绵康放在了八旗中,担任镶白旗蒙古副都统,官居正二品,也算得上是位列封疆了。
值得一提的是乾隆十八年,22岁的绵康诞下了一子奕禄,后经过查过宗谱后,发现奕禄是康熙帝五世长孙,身份地位较为尊贵。只可惜,在3岁时早逝了。
要知道康熙最小的孙子弘善是1774年出生,奕禄比他还早出生21年,但是奕禄还属于弘善的族曾孙呢。
四:亲王胤秘曾孙绵康,四岁早逝。
道光十六年正月出生的绵康,在三年后的六月早逝,年仅4岁,所以在这个世上留下的就是康熙玄孙和绵康这两个称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