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华区全景。 受访单位供图
今年上半年龙华GDP同比增长6.2%,成绩亮眼,这些都离不开龙华区的街道发挥区域经济“毛细血管”的关键支撑作用。龙华区的街道究竟是如何精准发力?记者深入走访了解到,各街道推出一系列针对性强、成效显著的举措。龙华街道发动各部门、社区力量,全面摸排辖区小微企业,切实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问题;观澜街道创新采用“需求清单”与“能力清单”双轨并行的对接模式解决企业需求,破除产业链上下游信息梗阻;大浪街道完善“安心、省心、强心”企业服务体系,用“服务温度”换“企业满意度”。
龙华街道:
累计收到企业诉求660宗 办结率达98%
在“2025中国活力街道研究”,龙华街道蝉联第三名。营商环境的细节优化,直接影响企业发展的“幸福感”。宝能科技园作为龙华街道重点产业园区,集聚了300多家企业。随着园区发展提速,早晚高峰交通拥堵问题日益凸显,不仅影响企业员工通勤效率,更制约园区营商环境提升。龙华街道得知情况后,迅速启动闭环化诉求解决机制,第一时间联合区交通部门深入现场勘察研究,量身定制综合治理方案。通过对园区15号岗周边实施精细化改造、优化交通网格线规划、加大高峰时段交通疏导力度等举措,交通拥堵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园区营商环境再上新台阶。
“无事不扰、有求必应”,是龙华街道服务企业的不变准则。在此基础上,街道创新实施“全员全域全流程”挂点服务企业模式,构建全覆盖、无重复的挂点服务体系,专门设立产业秘书、企服专员、产业空间专员,聚焦重点企业、重点产业和重大项目,精准对接企业需求,高效协调解决发展难题。同时,依托“i龙华”平台,打造“青创智园”“壹方会”等多个街道虚拟园区平台,建设11个社区惠企服务站,并在港之龙、青创园、宝能园区设立3个党群服务中心惠企服务站,让企业诉求响应更迅速、产业政策解读更清晰、人才服务对接更便捷。2024年至今,街道累计收到企业诉求660宗,办结率高达98%,用高效服务赢得企业信赖。
在与企业的频繁走访座谈中,龙华街道精准捕捉企业诉求,创新推出“政企早餐座谈会”。这种“早餐+议事”的轻量化沟通模式。同步建立问题跟踪闭环机制,确保“会上有回应,会后有落实”。截至目前,已累计举办16场政企早餐座谈会,邀请89家重点企业参会,成功协调解决道格特、鹏元晟等企业的30项发展诉求,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是小微企业发展路上的“拦路虎”。为破解这一难题,龙华街道全覆盖摸排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已完成第一批小微企业全覆盖摸排,累计走访第二批小微企业超2万家。联动多家银行机构拓展信贷渠道,为企业发展注入“金融活水”。此外,青创园创新推出园区贷,帮助银行对企业进行精准画像,并通过园区租赁信息进行增信,服务“初创期、高成长、无抵押”的微型、小型企业成长。
观澜街道:
创新推出“清单化”对接新模式 破除产业链信息梗阻
为精准破除产业链上下游信息梗阻,加速辖区企业供需高效匹配与协同创新步伐,观澜街道紧扣“需求牵引、能力共享”核心导向,创新推出“清单化”对接新模式,深度挖掘辖区产业发展潜能,为区域产业生态升级注入强劲动力。
在产业协同对接机制上,观澜街道创新“需求清单”与“能力清单”双轨并行模式,构建起精准高效的产业对接体系。一方面,街道通过实地调研、企业座谈等多种形式,系统梳理电子信息产业领域企业在产品研发、生产制造、市场拓展等关键环节面临的真实应用场景痛点,以及原材料采购、技术合作等具体需求,形成内容详实、分类清晰的“应用场景需求清单”;另一方面,全面摸排辖区企业在核心技术研发、特色产品生产、专业服务提供等方面的优势资源,以及富余产能、闲置设备等可共享要素,精心汇编成“产业能力供给清单”。在此基础上,街道专门组织电子元器件、智能制造、信息技术等关键领域的优质企业代表开展专题座谈,为企业搭建面对面交流平台,精准寻找合作新机遇。
在座谈会上,与会企业围绕“高端电子元器件国产化替代”“自动化生产线升级改造”“新型消费电子产品联合研发”三大核心应用场景,结合前期发布的“双清单”展开深度对接与精准匹配。据初步统计,超过80%的参会企业在现场成功找到潜在合作伙伴,多家企业就具体合作项目达成深入洽谈意向,有效推动了产业链“强链、延链、补链”。其中,深圳银星智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此前通过代理商采购顺络电子相关产品,在本次座谈中与顺络电子直接对接后,计划建立直接合作关系,此举将大幅减少中间流通环节,显著降低企业采购成本;深圳市格林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顺络电子虽有初步合作基础,经过本次深度沟通,双方当场达成后续深化合作的明确意向,为未来协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在深化企业服务、优化营商环境领域,观澜街道持续探索创新路径。此次推出的“双清单”模式,彻底改变了过去产业服务“大水漫灌”的传统方式,转向“精准滴灌”的精细化服务模式。通过深度挖掘辖区企业需求与能力,精准对接产业资源,街道成功打通产业链“微循环”,有效激活了区域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观察
区域经济发展 街道如何精准发力?
在最新发布的“2025活力街道全国500强”榜单中,龙华区6个街道全部跻身全国100强。这一成绩的背后,是龙华区街道层面对经济发展的精准发力与持续深耕;而今年上半年龙华区GDP同比增长6.2%的稳健态势,更印证了街道作为区域经济“毛细血管”的关键支撑作用。龙华区的街道今年以来又是如何精准发力?
作为深圳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龙华区6个街道在产业布局上始终坚持“各展所长、错位发展”,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产业生态。尤其在龙华“南北双中心”建设的战略布局中,各街道更是精准定位、各司其职。
更值得关注的是,街道作为服务企业的“第一线”,始终将营商环境构建摆在突出位置,以“细致入微”的服务打通企业发展的“最后一公里”。从政策宣讲及服务送上门,到企业诉求快速响应、生产经营难题精准破解,各街道用“零距离”服务为企业纾困解难、赋能增效,让优质营商环境成为龙华经济发展的“强磁场”。
比如,龙华街道始终以企业需求为核心导向,着力构建全链条、精细化的企业服务新生态,全力打造“近悦远来”的经济生态圈,让企业在这片热土上安心经营、聚力发展。
今年以来,已成功举办2025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政策宣讲会、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政策宣讲会等17场惠企活动,覆盖企业广、政策针对性强,切实帮助企业读懂政策、用好政策。观澜街道一直持续扮演好“产业红娘”与“服务管家”的双重角色,在推动企业协同发展、构建更具韧性与活力的区域产业生态方面开展更多探索。以“清单”为创新载体,观澜街道正不断促进辖区企业实现“抱团发展”与“内联外拓”。
还有大浪街道更是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重中之重”,不断完善“安心、省心、强心”企业服务体系,以优质服务与优越环境“双轮驱动”,为企业发展赋能。通过领导挂点社区、定格化企服网格、社区书记茶话会等多元化机制,街道切实解决了一批企业急难愁盼的问题与诉求,用“服务温度”换“企业满意度”,持续为辖区企业蓬勃发展注入信心与动力。
这也充分说明,在区域经济大发展的棋局中,基层街道并非“配角”,而是能够凭借精准定位、贴心服务、创新机制,成为激活经济动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角”,更彰显了基层发力、上下协同的强大发展合力。
采写:南都记者 张小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