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讯(记者 张伟)从上午10:00直到晚上23:00,宝鸡市中医医院西关院区心血管内科3病区团队身穿铅衣铠甲,在距离死亡最近的“战场”上连续“作战”。整整9台心脏手术,每一台手术都像是一座需要攻克的堡垒,没有丝毫停歇的时间,这支优秀的铅衣天团凭借精湛的医术和默契的配合,在这场“战役”中勇往直前,从死神手中成功抢人!
8月30日,正当不少人正与家人或朋友沉浸在周末愉悦闲暇时光中,宝鸡市中医医院西关院区心血管内科3病区团队却迎来了一场场与死神赛跑的硬战,从当天第一台57岁男性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手术开始,这支铅衣天团当天忙碌的脚步就没有停歇,当天共完成包括高难度CTO(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手术两台,5台急性心梗+复杂分叉急诊手术,精准介入优化治疗以及先心封堵等在内的共9台心血管急诊介入手术。
其中,就请跟随笔者的视角,用其中两场最硬核手术记录这支优秀团队娴熟高超的技艺与高效精准的默契合作。
挑战一:56岁的朱师傅,因“间断胸闷、胸痛1月余”就诊于心血管内科,行冠脉造影检查确诊为前降支与回旋支全部闭塞,多支血管慢性闭塞,冠脉病变极其严重,在全面评估患者病情并与其沟通后,宝鸡市中医医院心血管内科3病区团队决定为其进行心脏PCI手术,3个小时的手术,汗水早已湿透了他们的手术服,可他们的手依然稳如磐石,成功在患者复杂的血管环境中“开辟道路”,在前降支串联植入两枚支架,术后患者症状明显缓解,并拟于1月后行二次介入治疗开通回旋支闭塞病变。
术前(前降支与回旋支全部闭塞)
术后(前降支血流恢复)
挑战二:57岁的李师傅(化名),因“间断胸痛3年余,再发半月”入住宝鸡市中医医院心血管内科3病区,术前了解病史时得知,患者3年前曾前降支无残端闭塞(CTO),在外院采取正向开通失败,于是接受了心脏冠脉旁路(前降支)移植术,症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
术前(前降支无残端闭塞)
术中(心外膜逆行导丝成功通过)
术后(前降支血流恢复)
半月前,李师傅再次出现胸痛不适,来心血管内科复查冠脉造影检查发现,患者前降支原位血管闭塞,动脉桥血管闭塞。而曾经的失败经历更是让患者及家属一度陷入绝望之中。在全面评估该患者病情后,宝鸡市中医医院心血管内科3病区团队决定通过双侧造影加心外膜逆向导丝技术为其开通病变的血管,从分析病情到实施手术,每一个环节都精心考量,通过如同攀岩一样3小时惊心动魄的手术奋战,特别是术中创新的微血管延长导丝技术,患者闭塞的血管终于成功开通了。此时,手术室外等候的家属眼眶不禁湿润了——这台手术的背后,是科室多年深耕复杂危重冠脉介入治疗术的缩影。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是指冠状动脉完全堵塞且闭塞时间超过3个月的病变。由于其闭塞时间长,血管内的病变部分会变得极为坚硬,且经常合并钙化、迂曲,所以难度大,手术成功率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是目前介入领域的难点,也是介入治疗技术中最具有挑战的部分,被喻为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最后堡垒”。
因其介入治疗成功率相对较低(传统正向技术约60%),且对医生技术要求极高,特别是该患者曾在外院有过一次失败的正向开通经历,更给团队提出了严峻挑战,但宝鸡市中医医院心血管内科3病区团队依然迎难而上,坚定选择心外膜逆向开通技术为患者成功攻克顽疾。要知道,该技术操作非常复杂,技术难度更大、风险更高,要求术者具备更高的综合冠脉介入技术能力,并有足够的能力预判并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而此次心外膜逆向开通技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宝鸡市中医医院胸痛中心在攻克 “冠心病最后堡垒”方面已达到国内先进技术水平。
晚11点,当他们守护的这座城市早沉浸在休息日的静谧之中,今天这场争分夺秒“救心之战”才正式落幕,当手术结束后,脱下铅衣的瞬间,宝鸡市中医医院心血管3病区介入团队的手术服已能拧出水来。铅衣很重,但患者的信任更重;手术很累,但看到患者恢复如注的血流时,他们觉得一切都是那么值得!
这,就是这支优秀团队的力量;这,就是医护人员的责任与担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