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为何欧美人不炒菜,只有中国有?美国记者:中国菜很无趣!

0
分享至

在地球的饮食版图上,烹饪方式如星辰般繁多,但若仔细观察,会发现一个奇特现象:“炒菜”这一在中国极为常见的烹饪方式,在欧美地区却几乎不见踪影。

更令人惊讶的是,曾有美国记者公开表示,认为“中国菜缺乏变化”。

这到底是口味差异,还是炒菜本身难以被外国人接受?



中餐炒菜,千年技艺

清晨,早点摊的老板熟练地架起铁锅,热锅倒油的一瞬间,葱花入锅爆香,“滋啦”一声,香气四溢。

紧接着,各种食材在锅铲的翻动下上下跳跃,很快,一盘香气扑鼻、色泽诱人的炒饭或炒面便完成,为中国人开启活力充沛的一天。

夜幕降临,家家户户的厨房里炒菜声此起彼伏,在中国,炒菜早已不只是简单的烹饪方式,它象征着团圆时的热闹氛围,也是游子心中家的温暖记忆。



回溯历史,炒菜的兴起并非偶然,约在1500年前的南北朝时期,炒菜开始初现雏形,那时随着冶铁技术的进步,铁锅逐渐普及到寻常百姓家。

相较于以往使用的陶锅,铁锅导热性能更佳,锅体呈平滑曲面,能迅速均匀地传导热量,为炒菜提供了理想的硬件条件。

与此同时,植物油的广泛使用也为炒菜添了一把火,在此之前,先秦时期人们主要依赖动物脂肪,但由于“人口众多,禽兽不足”,动物油脂被视为奢侈品,普通百姓难以享用。



到了东汉末年,植物油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最初用于照明,随后人们发现其独特的香气与可食用性,于是将其引入烹饪领域。

植物油的出现,如同为烹饪技艺的演进打开了一扇新门,成书于北魏末年的《齐民要术》便是明证,书中记载了99道菜式的做法,其中已有快炒技法的运用。

此后,炒菜技艺不断演进,经历唐宋的繁荣发展,至明清时期已趋于成熟,形成了如今丰富多样的炒菜体系,反观欧美国家,几乎家家都看不到炒锅的身影!



欧美饮食,烤煮主导

在欧美的家庭厨房中,常见的是烤箱、电炉和平底锅,烹饪场景与中国截然不同。清晨,面包放入烤箱,随着“叮”的一声,外皮酥脆、香气四溢的烤面包出炉,配上黄油和果酱,既简便又美味。

晚餐时分,一块鲜嫩的牛排放入平底锅中,随着滋滋作响逐渐变色,只需撒上些许盐和胡椒,一道原汁原味的煎牛排便完成。

又或者,一大锅炖菜在炉灶上慢慢熬煮,浓郁的香气充满整个屋子,全家人围坐共享温馨时光。



欧美国家的这种烹饪偏好,源于深远的历史背景,欧洲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广袤的草原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天然优势,肉类自然成为餐桌上的主角。

中世纪时期,由于缺乏有效的食物保鲜手段,人们常采用烤、炖等方式延长肉类的保存时间。

烤制能让肉类表面迅速脱水,形成保护层,延缓腐败,炖煮则可长时间加热,使肉质更软烂,便于保存。



例如,法国的炖菜将牛肉与蔬菜慢炖,不仅美味,还能满足一家人多日的需求,意大利的蔬菜汤也以炖煮为主,营养丰富且耐储存。

从饮食文化角度看,欧美国家更重视食材的原始风味,他们认为过度烹饪会破坏食材本身的营养与口感。

以牛排为例,欧美人通常偏好三至七分熟,煎烤过程中,肉汁被锁住,入口鲜嫩多汁,仅靠盐和胡椒调味,便能充分展现牛肉的天然风味。



这种对食材本味的追求,使他们对炒菜这种高温快熟、需多种调料融合的烹饪方式接受度较低。

此外,欧美快餐文化盛行,汉堡、三明治、披萨等快餐食品制作简便、便于携带,无需复杂的炒菜技巧,进一步压缩了炒菜在当地饮食中的发展空间。

在全球化浪潮推动下,中西方饮食文化不断交融,但这一过程并非毫无阻碍,期间也伴随着不少误解与偏见。



那位美国记者曾断言“中国菜单调,只有咸味”,还有西方学者批评炒菜是对食材的“粗暴处理”,仿佛中国饮食仍停留在原始阶段,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从营养角度来看,炒菜远非他们所认为的那样不健康,虽然炒菜过程中会使用一定量的油,但高温快炒能迅速锁住食材的营养。

同时,炒菜可根据个人口味与营养需求灵活搭配食材,实现荤素均衡。中国饮食文化讲究“色香味俱全”,追求味觉、视觉与嗅觉的多重享受。



炒菜过程中,食材在锅中快速翻动,调料巧妙融合,呈现出层次丰富的味道与诱人色泽,每一道炒菜背后,都凝聚着厨师对食材的理解、对火候的掌控以及对传统技艺的传承。

反观欧美饮食文化,他们更注重饮食的实用性与科学性,强调营养搭配与热量控制。这两种饮食文化并无优劣之分,只是因地域、历史、文化等因素的不同,形成了各自鲜明的风格。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欧美人开始接触并喜爱中国炒菜,在欧美各大城市,中餐馆随处可见,宫保鸡丁、糖醋里脊等经典炒菜广受欢迎。



结语

一些欧美家庭也开始尝试在自家厨房中架起炒锅,学习中式烹饪,体验炒菜的独特魅力。

饮食文化的差异,正是世界多元性的体现,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我们应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去理解、欣赏不同国家的饮食传统。

无论是中国热气腾腾的炒菜,还是欧美原汁原味的烤煮,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战犯黄维被捕后向陈赓吐露:你手下有个旅长,在我这里可以当军长

战犯黄维被捕后向陈赓吐露:你手下有个旅长,在我这里可以当军长

大运河时空
2025-09-15 22:38:20
反转!蓝营选举再生变故,赵少康竟大幅领先郑丽文,信号不一般!

反转!蓝营选举再生变故,赵少康竟大幅领先郑丽文,信号不一般!

科普100克克
2025-09-16 17:35:52
比黄金还贵!1公斤卖165万,之前在农村被当成垃圾,为何现在暴涨

比黄金还贵!1公斤卖165万,之前在农村被当成垃圾,为何现在暴涨

禾寒叙
2025-09-16 22:08:10
“乱港分子”周庭,弃保潜逃加拿大,扬言永不回国,现如今怎样

“乱港分子”周庭,弃保潜逃加拿大,扬言永不回国,现如今怎样

博览历史
2025-09-13 21:50:07
小米17 Pro/Pro Max首发秒享背屏:官方功能演示来了

小米17 Pro/Pro Max首发秒享背屏:官方功能演示来了

快科技
2025-09-17 11:12:13
盘点从俞敏洪手里出走的6位大佬,罗翔最让人意外,罗永浩混最差

盘点从俞敏洪手里出走的6位大佬,罗翔最让人意外,罗永浩混最差

户外钓鱼哥阿旱
2025-09-14 12:20:04
你因什么报过警,网友说那必须得看警察大哥的朋友圈 简直笑死。

你因什么报过警,网友说那必须得看警察大哥的朋友圈 简直笑死。

侃神评故事
2025-08-24 18:25:02
拔出萝卜带出泥,宋伊人风波升级,王鹤棣郭俊辰等明星受牵连

拔出萝卜带出泥,宋伊人风波升级,王鹤棣郭俊辰等明星受牵连

八斗小先生
2025-09-16 14:43:30
林志颖长子帅到认不出!年仅16岁身高1米80,两个弟弟也是小帅哥

林志颖长子帅到认不出!年仅16岁身高1米80,两个弟弟也是小帅哥

鑫鑫说说
2025-09-17 09:17:11
宋佳烟瘾挺大啊!拍戏间隙频频吸烟陶醉其中

宋佳烟瘾挺大啊!拍戏间隙频频吸烟陶醉其中

陈意小可爱
2025-09-15 13:03:28
iPhone16ProMax升级iOS26后,给我整无语了!

iPhone16ProMax升级iOS26后,给我整无语了!

搞机小帝
2025-09-17 00:05:17
被央视怒批、摇头晃脑、德不配位,难怪阅兵从不邀请“流量”明星

被央视怒批、摇头晃脑、德不配位,难怪阅兵从不邀请“流量”明星

书雁飞史oh
2025-09-12 16:09:35
美职联最新积分榜:迈阿密少赛3场,从东区第8升至第5!

美职联最新积分榜:迈阿密少赛3场,从东区第8升至第5!

直播吧
2025-09-17 09:56:02
泉州又一大型茶叶公司破产清算

泉州又一大型茶叶公司破产清算

云上南安
2025-09-17 09:30:55
赖清德为保职位将动用庞大行政资源?傅崐萁:希望蓝营能团结面对

赖清德为保职位将动用庞大行政资源?傅崐萁:希望蓝营能团结面对

海峡导报社
2025-09-16 12:00:03
大变动!9月第二周纯电车销量排名:星愿丢冠,小米两款车进前十

大变动!9月第二周纯电车销量排名:星愿丢冠,小米两款车进前十

西莫的艺术宫殿
2025-09-17 10:33:58
1965年,毛主席得知曾希圣赋闲在家,生气呵斥道:做人可不能忘本

1965年,毛主席得知曾希圣赋闲在家,生气呵斥道:做人可不能忘本

小妹讲史
2025-09-17 12:25:08
男人娶32岁寡妇,新婚夜同房她落红了,他哈哈大笑:我娶到宝了

男人娶32岁寡妇,新婚夜同房她落红了,他哈哈大笑:我娶到宝了

城事录主
2025-09-13 08:05:17
每体:有球迷给克鲁伊夫球场周边居民500欧元,以进入阳台观赛

每体:有球迷给克鲁伊夫球场周边居民500欧元,以进入阳台观赛

直播吧
2025-09-16 11:26:08
自驾路上的“假夫妻”:他扛行李她买水,背后藏着千万老人的孤独

自驾路上的“假夫妻”:他扛行李她买水,背后藏着千万老人的孤独

我不叫阿哏
2025-09-11 13:01:18
2025-09-17 13:12:49
哄动一时啊 incentive-icons
哄动一时啊
关注我,了解更多有趣历史。
2786文章数 15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雷军公开小米17Pro最新设计:全新背屏设计可控制汽车

头条要闻

雷军公开小米17Pro最新设计:全新背屏设计可控制汽车

体育要闻

什么小火龙?申京已经是MVP水平!

娱乐要闻

官媒发文证实,李乃文再破天花板

财经要闻

曝匹克大幅降薪 员工还要进行"三观培训"

科技要闻

英伟达RTX6000D遇冷,中国大厂不买账

汽车要闻

唐DM-i智驾版175KM长续航版上市售价17.98万起

态度原创

教育
游戏
时尚
亲子
手机

教育要闻

大批院校26研招信息新鲜出炉!涉及调整/停招/新增

什么?造人的工厂你都没开过?

气质女人,都少不了亦舒笔下的开衫

亲子要闻

40以上高龄备孕需要注意什么?试管卵泡少怎么办才能增多?

手机要闻

vivo成6-8月冠军,小米第二,OPPO第三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