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仰天皇:一生执迷不悔
日本军国主义那股子劲儿,到现在还没完全消停,尤其在一些老一辈退役军人身上表现得挺明显。像松本这样的九旬老兵,在媒体面前直言不讳,说如果中日再起冲突,他还想上阵。
这不是随便说说,而是根深蒂固的思想在作祟。从明治维新开始,日本就把天皇推上神坛,教育体系从娃娃抓起,幼儿园里就教效忠,军队里更是一套一套的洗脑训练。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关东军发动侵略,士兵们被灌输改造中国民众的使命感。
![]()
松本那一代人,正是在这种环境下长大,战争时期他们把天皇命令当成圣旨,侵华战场上执行得一丝不苟。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后,这些老兵没反思历史,反而觉得是自己没保护好天皇,导致失败。这种心态延续到现在,松本在采访中提到这点时,强调这是他一辈子的信念。
现实中,日本政府也没彻底清算天皇制度,战后宪法虽限制了天皇权力,但神社和祭祀活动还在继续强化旧有观念。一些老兵领着养老金,却不愿承认侵略事实,因为一旦道歉,待遇可能受影响。
![]()
靖国神社每年春秋大祭,他们穿旧军装出席,表面看是纪念,实际在维持那份忠诚。相比之下,中国从抗日战争中走出来,建立了新政权,强调民族独立和自强,这和日本那些顽固派形成鲜明对比。松本的执着,不是个人问题,而是日本社会历史教育缺失的缩影。
![]()
荣光往昔:怀念战场风光
第二个原因,说白了就是对战争初期那段所谓辉煌的留恋。松本回忆起来,战争刚开始时,日本军队势如破竹,民众热情高涨,士兵地位水涨船高。1943年,日本陆军二等兵月薪从6日元逐步涨到20日元,远超普通百姓。
军营生活优渥,白米鲜肉蔬菜样样不缺,还配烟酒,远征时后勤保障到位。社会上,军人被捧为英雄,报纸广播天天宣传捷报。但1945年投降后,一切翻转,军队解散,这些老兵失业,经济崩盘中沦为底层。
![]()
日本传统讲究“玉碎”,幸存者被视为耻辱,民众鄙视他们,生活落差巨大。松本觉得,如果再战,或许能重拾那份尊荣。这想法挺可悲,忽略了战争本质是侵略。中国战场上,日军从1937年卢沟桥事变开始推进,但遭遇顽强抵抗。
抗日期间,中国军队歼灭日军155万,占其二战总伤亡70%以上。敌后战场破坏日占区60%铁路,资源掠夺计划破产。日军深陷泥潭,兵源枯竭,补给中断。松本们怀念的荣光,其实建立在侵略基础上,战败是必然。
![]()
战后,日本经济恢复靠美国援助和出口导向,但老兵们没分享到多少红利。政府发放津贴,却捆绑条件,不许承认历史罪行。相比,中国从废墟中崛起,改革开放后GDP跃升世界第二,基础设施全球领先。
松本的怀念,反映日本社会对战争美化的残留。媒体偶尔报道老兵聚会,分享旧照片,强化正面回忆,却避谈暴行。国际调查显示,日本年轻人对二战了解不足,半数不知南京事件细节。中国则通过纪念馆和教育,传承抗日精神。
![]()
实力妄想:自以为是强大
第三个原因,更显得荒唐,松本坚称日本比中国强大,若无美国原子弹,日本本该胜利。从1931年到1945年,日本侵华14年,造成中国巨大损失。但事实是,中国战场拖垮日军,没有外部援助,日本也无力支撑。
原子弹投下前,日军已经济崩溃,资源短缺。松本忽略这些,执着于旧日优越感。日本国土狭小,资源依赖进口,近年海啸等灾害频发,房屋损毁严重。有些人幻想占有中国土地,解决生存压力。
![]()
但这纯属妄想,中国国土辽阔,资源丰富,如今军事实力均衡。日本自卫队现代化,但宪法第九条限制进攻能力。中国国防白皮书强调防御战略,航母辽宁舰和山东舰服役,福建舰推进中。高铁总里程超4万公里,连接全国。
日本老兵言论,受政府津贴影响,不反思就拿钱。并非所有日本人这样,2014年11月,三谷翔公开忏悔南京暴行,称感到耻辱。日本议员山添拓曝光731部队证据,强调道歉无期限。但社会整体反思不足,教科书问题屡遭批评。
![]()
中国发展驳斥旧认知,科技实力如5G和量子计算领先。松本的第三个原因,暴露日本部分人还没接受战败事实。中国崛起,让这种妄想破产。国际社会推动和平,日本需正视历史,中日经贸合作超3000亿美元,互利基础在。松本言论虽极端,但提醒警惕军国主义复苏。中国自信面对,专注创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