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由BP商业伙伴联合BP数智供销社、BP数字生态商学院举办的第二期“大模型能力边界与B端落地挑战”高端研讨会在位于北京的软通动力总部成功召开。会上,微软中国CTO韦青通过视频连线发表了主题演讲。韦青的观点基于企业内部经验,分享了从认知变革到技术落地的深刻洞见。
![]()
韦青指出,企业级AI落地远非技术单点突破,而需视为系统工程。他解释:“企业真正的挑战不是AI本身,而是底层数据管理。微软内部Copilot应用从初始低效到目前高效运行的转变表明,目录服务(如AD)、数据分级策略和设备管理(如Intune)才是根基。”
韦青强调,企业必须通过系统工程构建安全的图数据库框架,解决“身份认证、权限控制和数据治理”问题,否则AI落地易导致安全事故。基于微软实践,他总结:“数据质量决定模型上限;合规的数据管理是企业AI腾飞的基石。”
演讲中,韦青提出“超级个体”与“前沿组织”概念,回应了大模型时代的人才挑战。“员工需自律、有韧性并拥抱变化,成为‘一人企业’。组织则需灵活应对技术变革,否则易陷入‘裁员不减员’的窘境。”
韦青强调,员工若只提供“回归值”(守规操作),会落后于AI进步;必须创造“异常值”(创新),才能互补AI的工具作用。
针对当前AI热潮中的浮躁现象,韦青直言:“技术名词的繁华与热炒掩盖了真实挑战。许多人神话AI或急于宣告‘AI下半场’,实则忽略基本步调。”他分享三个血的教训:
一是演示与产品鸿沟:微软早期Copilot初用惊艳,但成为真正产品耗时三年。“演示易做,产品需十年之功。”
二是“第五个馒头”陷阱:AI好比“第五个馒头”,企业却忽略前面四个——数据、流程、人才和文化再造。“客户不在乎AI有无,只在乎需求是否被解决。”
三是技术决定论误导:过度技术投资而轻视人才提升。“AI是乘法而非加法:人才从1到2,远超技术从80到100的回报。”
韦青呼吁业界回归初心:“企业应避免被名词迷惑,保持‘下山’心态——爬上技术高峰后需重新探索。”
展望未来,韦青强调“人机协同”模式:机器处理how和what,人类专注why。他援引系统工程思维:“技术会变,人性不变。领导者需具备5维思维(系统观、批判性、贝叶斯推理、反向思考、成长心态),并维护精神健康。”
![]()
作为总结,他列出10条改革宣言,核心包括:扎实数据基础、科学方法实现复杂系统、认知高于技术。“AI不是目的,而是服务人类价值的工具。保持人的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是企业穿越变革周期的关键。”
欢迎扫码报名
“大模型B端应用顶级实战智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