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妇幼健康科普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通常在每年9月7日或8日。此时气温逐渐下降,天气转凉,昼夜温差增大,清晨常见露水凝结。大自然阳气渐收,阴气渐长,人体也需顺应天时,调整养生重点。
中医认为,白露时节养生应以“养肺润燥、养肾保精”为核心。天气转凉干燥,人体容易出现口干咽燥、干咳、便秘、皮肤干裂等“秋燥”症状,同时也是哮喘、口腔和支气管疾病的高发期。
饮食为要 润燥当先
白露时节,天气渐凉,气候偏燥,燥邪易伤肺腑。此时饮食宜侧重柔润滋养,可多选用银耳、百合、梨等白色食物,既应中医“白色入肺”之理,又可达滋阴润肺、益气生津之效,有助于维持呼吸道的湿润与通畅。需注意避免生冷饮食,以免损伤脾胃阳气。
大枣百合汤:能补中益气、健脾养胃。
银耳百合梨汤:能清热润燥、止咳润肺。
防寒保暖 温通为法
白露之后早晚温差显著,防寒保暖尤为关键,应避免寒邪侵袭。
温水泡脚
建议每晚温水泡脚,水位没过脚踝,泡至身体微微出汗,有助于护住人体阳气。
★注意事项:水温不宜过高,40℃左右为宜;时间20-30分钟;泡完后避免吹风,半小时内就寝更佳;注意饭后1小时内不宜泡脚。
经络按摩
养肺:可拍打肺经,重点按摩尺泽、列缺、孔最等穴。
疏肝:按摩太冲穴(位于足背一、二跖骨间),有助舒缓情绪。
健脾:按揉足三里可调理胃肠,按揉三阴交可健脾和胃、补益肝肾。
滋肾:常抬脚跟,可刺激肾经涌泉穴,起到滋肾补气之效。
艾灸养生
通过艾灸对经络穴位进行温热刺激,可温经散寒、行气通络,促进气血运行,健脾润肺,预防秋季多发病。
![]()
起居运动 顺应天时
起居
应早睡早起,与晨光同兴。睡眠时需注意防寒,及时撤去凉席、盖上薄被,并停用空调风扇。早晚尤其要注意保暖,但添衣不宜过快过多,可适当“秋冻”,以提升身体的耐寒能力。
运动
推荐散步、太极拳、瑜伽等轻松运动,注意避免大汗淋漓,防止津液耗伤和寒邪入侵。
白露是秋季调养的关键阶段。通过内调饮食、外治防寒,结合良好的起居运动习惯,可有效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为安稳过冬奠定坚实基础。
养生就在日常之中,顺应天时,从小事做起,你我都能健康度秋,安心迎冬。
本期科普达人
陈燕
主治医师
从事中医工作10年余,对中医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及产后康复方面疾病有独到见解。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女性盆腔炎、阴道炎、月经不调、痛经、更年期综合征、乳腺囊性增生、附件囊肿等妇科疾病,以及骶髂关节紊乱、子宫阴道膨出、腹直肌分离、单纯性肥胖、压力性尿失禁等疾病。
梧州市妇幼保健院
为您的全生命周期健康保驾护航!
文/图:中医科
编辑:陈梦霞
审核:李影、韦晓燕
终审:梁涛
![]()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