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起,娃不吃饭?秋季调理脾胃正当时!
—西安工会医院·西安康复医院—
秋意渐浓,不少家长发现孩子突然没了胃口:正餐吃几口就推开碗,零食也提不起兴趣,体重甚至悄悄下降。其实,秋季儿童厌食并非“挑食任性”,背后藏着生理和环境的多重原因,今天就带家长们全面了解,尤其分享一套在家就能做的小儿推拿手法,帮娃找回好胃口!
为什么秋天孩子容易“没胃口”?
从中医和现代医学角度看,秋季儿童厌食的原因主要有3点:
1.气候影响:秋季干燥,易损伤孩子脾胃津液,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减弱,食物消化变慢,孩子自然不想吃;同时,早晚温差大,若腹部受凉,也会影响肠胃蠕动。
2.饮食不当:秋季水果(如柿子、梨)、冷饮增多,孩子过量食用生冷食物,会加重脾胃负担;部分家庭秋季进补(如肉汤、滋补粥)过早,孩子消化能力跟不上,反而“堵”住胃口。
3.环境与情绪:秋季开学后,孩子作息调整、学业压力增加,情绪紧张也会抑制食欲。
这类孩子更容易“中招”
1.年龄在1-6岁的学龄前儿童,脾胃功能尚未发育成熟,抵抗力较弱;
2.平时爱吃零食、冷饮,饮食不规律的孩子;
3.体质偏弱,容易感冒,消化不良的孩子;
4.刚入园、入学,处于适应期的孩子。
重点!在家就能做的小儿推拿手法
小儿推拿安全无副作用,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能直接调理脾胃、促进消化,家长每天花10-15分钟即可,关键手法如下:
1. 补脾经(5分钟)
位置:孩子拇指桡侧缘(靠近食指的一侧),从指尖到指根成一直线。
手法:家长用拇指指腹,从孩子拇指指尖推向指根,动作轻柔均匀,不要来回推。
作用:健脾益气,改善因脾虚导致的食欲不振、腹胀、大便稀。
2. 揉中脘(3分钟)
位置:孩子肚脐正上方4寸处(约等于孩子5根手指并拢的宽度)。
手法:家长用手掌根部或拇指指腹,在中脘穴上顺时针轻轻按揉,力度以孩子不哭闹、感觉舒适为宜。
作用:和胃健脾,缓解腹胀、恶心、消化不良,增强胃动力。
3.揉足三里(3分钟)
位置:孩子膝盖下3寸处(膝盖外侧凹陷处向下4指宽),胫骨外侧1横指。
手法:家长用拇指指腹按揉该穴位,每次按揉1-2分钟,两侧交替进行,按到孩子有轻微酸胀感最佳。
作用:调理脾胃、增强体质,是改善厌食的“关键穴”。
4.摩腹(5分钟)
位置:孩子整个腹部(以肚脐为中心)。
手法:家长将手掌搓热,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轻轻按摩孩子腹部,注意力度要轻,覆盖整个腹部即可。
作用:促进肠胃蠕动,帮助消化,缓解腹胀、便秘或腹泻。
家庭护理:做好这4点,胃口自然来
1.调整饮食结构:秋季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多吃南瓜、山药、小米、胡萝卜等健脾食材;少吃零食、冷饮和油炸食品,正餐前1小时不喂水、不吃水果。
2.规律作息+适当运动:每天固定吃饭时间,避免追喂;饭后带孩子散步10-15分钟,或做简单的亲子游戏,促进消化,消耗能量后孩子更易有饥饿感。
3.营造轻松的进食氛围:吃饭时不责备、不催促孩子,不边看电视边喂饭,让孩子在愉快的情绪中进食,减少情绪对食欲的影响。
4.注意腹部保暖:秋季早晚凉,给孩子穿肚兜或宽松的上衣,避免腹部受凉;晚上睡觉盖好被子,尤其注意腰腹部保暖。
如果孩子厌食超过1周,伴随体重下降、精神差、腹胀呕吐等情况,建议及时带孩子就医,排除其他疾病(如缺锌、胃炎等),接受专业的诊治。西安工会医院儿童康复科(儿童保健门诊)拥有专业的医疗团队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秋季调理脾胃正当时,家长耐心做好护理,让我们共同守护孩子的健康!
门诊信息:儿童康复科/儿童保健门诊
咨询电话:029-87910295
稿件来源 | 儿童康复科 姚晶晶
内容编辑 | 外宣办 刘泓畅
稿件审核 | 儿童康复科 穆宝妮
发布审核 | 外宣办 谭晓青
《西安工会医院·西安康复医院宣传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