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车将新收稻谷倾倒在厂房内。易奎西摄
机器轰鸣,金谷流淌。9月3日,在资阳市安岳县龙台镇,种粮大户杨邓平新建的粮食烘干厂内,一车车刚从通贤镇重石村运回的湿稻谷,正经由提升机、除杂传输带等设备,被送入6台大型烘干机中进行处理。近两日,通贤镇1800余亩稻谷将被陆续运往此处进行烘干处理。
据了解,该烘干厂单日粮食烘干能力达200吨,可有效覆盖安岳县龙台镇、高升乡、通贤镇等8个乡镇的部分粮食烘干需求,极大缓解传统晾晒方式受制于天气、场地不足的困境。每台烘干机可容纳稻谷21吨或小麦31吨,通过集中烘干、除杂、冷却等一体化操作,显著降低粮食霉变风险,提升入库品质。
“从湿谷进仓到干谷出炉,全程机械化操作,不仅效率高,更保证了粮食安全。”看着传输带上粒粒饱满的稻谷,杨邓平露出笑容。烘干仅是第一环节,后续稻谷还将经过剥壳、两次筛选、色选、冷却等程序,最终实现分包上市。
“预计今年11月,旁边占地35亩的大米加工厂也将开工建设。到2026年,我承包的12000余亩农田将实现从育秧到加工分包的全流程机械化农业体系。”杨邓平透露。
据了解,安岳县是国家农产品主产区之一,目前正值秋粮收割关键时期,烘干环节的及时补强为“粮食颗粒归仓”提供了坚实保障。该项目不仅提升了本地粮食应急处置能力,更体现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推进农业现代化、守护粮食安全中发挥的示范作用。(易奎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