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中俄朝三国都明白了,打美军航母已不重要:必须先打日本导弹基地

0
分享至

作品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

前言

还在以为航母编队是海上霸权的终极象征?这种想法已经跟不上时代了。那些在东亚海域游弋的庞大战舰,正在变成各国导弹瞄准镜里的"活靶子"

反倒是几辆看似普通的军用卡车,让中俄朝三国如临大敌。美军悄悄将"堤丰"系统运到日本,三个邻国的反应出奇一致:打航母不重要了,先打导弹基地

是什么让这些"铁盒子"比十万吨级的航母更可怕?东亚的军事天平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倾斜?



编辑:CY

沉默的铁盒子,比航母更可怕

2024年9月的一个普通周末,几架C-17运输机悄无声息地降落在日本岩国基地。从货舱里卸下的,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庞然大物,就是几个看起来平平无奇的集装箱和军用卡车。

如果不是军事观察员的敏锐嗅觉,这次"搬家"几乎不会引起任何关注。但就是这些沉默的铁盒子,让整个东亚的战略天平开始剧烈摇摆。

这就是美军的"堤丰"中程导弹系统,一套从海军舰艇上"搬下来"的杀手锏。听起来很简单?那你就错了。



这套系统的真正可怕之处在于它的"变形金刚"特质:同一个发射平台,可以打战斧巡航导弹,可以打标准-6防空导弹,未来还能打暗鹰高超音速导弹。

射程呢?战斧导弹轻松覆盖2000公里,从日本发射,上海、北京、沈阳,甚至俄罗斯的海参崴,都在它的"照顾"范围内。更要命的是它的机动性。

四辆导弹发射车加一辆指挥车,整套系统可以用C-17运输机随时运到任何地方。今天说是"临时部署",明天可能就"常驻"了。这种不确定性,比固定的威胁更让人寝食难安。



想想看,过去那些十万吨级的航母,目标那么大,行踪那么明显,卫星一扫就能发现。现在呢?几辆卡车往山里一藏,或者混在普通军用车队里,你上哪去找?

这就是为什么中俄朝三国突然改变了几十年来的战略重心。以前大家都在琢磨怎么"打航母",现在却要先考虑怎么"找基地"。

东风-17、东风-21D这些"航母杀手"依然重要,但优先级已经不是第一位了。真正需要担心的,是那些可能随时从任何角落"冒出来"的导弹发射车。一旦它们发射,留给反应的时间可能只有几分钟



一夜之间,三个邻国同时掉转枪口

这种战略转变,绝不是心血来潮。背后有着清晰的成本效益计算。我们先算一笔账。一艘福特级航母造价130亿美元,加上护航编队,总价值超过200亿美元。

而一套堤丰导弹系统呢?包括所有发射车和导弹,成本不超过2亿美元。也就是说,用航母编队1%的成本,就能对航母构成致命威胁。这笔买卖,任何国家都会算。

更关键的是"距离优势"的消失。过去,美军航母可以在几千公里外"隔山打牛",别人够不着它。现在,堤丰系统直接把这个优势给"抹平"了。



2000公里的射程,意味着美军可以在相对安全的距离内,对任何目标进行精确打击。中科院的军事专家早就指出,导弹时代的到来标志着"距离优势"的终结

谁离得近,谁的威胁就更大。日本距离中国东南沿海不到1000公里,距离朝鲜半岛更是只有几百公里。这种地理位置,让任何部署在日本的远程打击武器都具有了"贴身肉搏"的威胁性质。

俄罗斯的反应更直接。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毫不客气地警告,这种部署构成"直接战略威胁"。言外之意很清楚:你在我家门口放刀子,我当然要先把刀子收了。



朝鲜的处境最尴尬。整个半岛都在堤丰系统的覆盖范围内,任何军事目标都可能在几分钟内被"点名"。这种压迫感,比航母编队在海上游弋要强烈得多。

航母你还能看得见,导弹发射车藏在哪里?谁也不知道。所以三国的应对策略出奇一致:优先发展反基地作战能力

中国加快了东风-17等高超音速导弹的部署进度,俄罗斯重新激活了"匕首"和"锆石"导弹项目。连朝鲜也在测试新型中程导弹,目标很明确:一旦有事,先把那些导弹发射基地干掉。



当"保护伞"变成"引雷针"

日本在这场博弈中的角色,正在发生微妙而危险的变化。从"专守防卫"到成为美军的导弹前沿阵地,这个转变的后果,可能连日本自己都没想清楚。冲绳的那场万人抗议,已经说明了问题。

老百姓心里明白得很:美军基地不会带来安全,只会引来火力。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当年的古巴导弹危机,苏联在美国门口部署导弹,差点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

现在美国在中俄门口部署导弹,会是什么结果?不用太多想象力就能猜到。更让人担心的是"连锁反应"。一旦地区紧张局势升级,日本这些导弹基地必然是首波打击目标。



这不是危言耸听。任何军事专家都会告诉你:现代战争的第一原则,就是先打掉对方的远程打击能力。中国军事科学院的报告已经明确指出,日本境内的美军导弹基地将被视为"优先打击目标"。

俄罗斯太平洋舰队司令部的表态更直接:任何威胁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导弹基地,都将受到"对称回应"。朝鲜就更不用说了。

朝中社的声明字字珠玑:日本选择成为美国的导弹基地,就是选择成为打击目标。这种表态背后,是冷酷的军事逻辑。在导弹时代,攻击和防御的界限已经模糊。



你说这是"防御性部署",但2000公里的射程覆盖了别人的首都和军事重地,这还叫防御吗?日本政府可能觉得有了美军的"保护伞"就高枕无忧,但现实可能恰恰相反。

这把"保护伞",正在变成一根巨大的"引雷针"。而且,一旦真的"引雷"成功,受损最大的恐怕不是远在太平洋对岸的美国,而是首当其冲的日本本土

亚洲开发银行的评估报告已经警告,军事紧张局势的升级,可能对整个东亚经济圈造成不可逆转的冲击。到那时,谁来为这个代价买单?



下一张牌,谁先出手?

军备竞赛的魔盒一旦打开,就很难再合上。美军在日本部署导弹,只是这场新一轮较量的开始,绝不是结束。

俄罗斯已经放话要在古巴重新部署导弹,以"平衡"美军在亚太的举动。这听起来是不是很熟悉?中国的反应更直接。东风-17高超音速导弹的产量正在加速提升,部署数量已经让五角大楼感到"不安"。

朝鲜也没闲着。最新的"火星-18"洲际导弹试射,射程直指美国本土。这种"你来我往"的军备升级,最终受益的是谁?恐怕只有那些军工企业的股东们。



真正让人担心的是技术扩散。高超音速导弹技术一旦普及,现有的防御体系基本就是摆设。到那时,不管是航母还是导弹基地,在这些"超级子弹"面前都是活靶子。

更可怕的是,这种技术的门槛正在快速降低。今天可能只有大国能玩得起,明天中等国家也能分一杯羹。想象一下,如果每个有点实力的国家都有了"秒杀"任何目标的能力,这个世界会变成什么样?

也许,真正的出路不在军备竞赛,而在技术透明和合作。冷战时期的美苏《中导条约》证明,即使是最激烈的对手,也能找到管控军备竞赛的办法。



现在的问题是,在多极化的世界里,这种双边军控还够用吗?或许需要一个更包容的框架,让所有利益相关方都能坐到谈判桌前。但在那之前,这场"基地vs航母"的战略博弈还会继续。

技术的发展不会停,各国的安全关切也不会消失。关键在于如何在竞争中寻找合作,在对抗中保持理性。毕竟,在这个相互依存的时代,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



真正的安全,不是来自威慑的平衡,而是来自共同的繁荣与理解。

结语

技术变革总是比政治智慧来得更快,导弹时代的到来提醒我们,真正的安全不是靠威慑,而是靠理解。



这场"基地vs航母"的战略博弈还远未结束,但可以确定的是,谁能在技术与外交之间找到平衡点,谁就能在新格局中占据主动。

如果美军继续在亚太部署导弹,你觉得各国会如何应对?这种军事平衡的改变对普通人的生活会产生什么影响?欢迎分享你的看法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辨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美国队长2》皮尔斯扮演者去世,享年89岁

《美国队长2》皮尔斯扮演者去世,享年89岁

红星新闻
2025-09-16 22:08:54
广东人唯一能接受的“预制菜”?网友:这个是真爱吃

广东人唯一能接受的“预制菜”?网友:这个是真爱吃

化州社区
2025-09-17 16:04:19
重大突破!英国发明治秃神器,20天长出90%毛发!

重大突破!英国发明治秃神器,20天长出90%毛发!

趣味探索
2025-07-11 23:47:13
正常的思想都失效了,人们慌不择路,然而只剩下纳粹和Max主义供人们选择

正常的思想都失效了,人们慌不择路,然而只剩下纳粹和Max主义供人们选择

阿罗汉不约
2025-09-16 22:59:16
尔冬升9岁女儿近况曝光,这个老年得来的女儿,已经成为全家团宠

尔冬升9岁女儿近况曝光,这个老年得来的女儿,已经成为全家团宠

睿鉴历史
2025-09-17 11:55:08
超级硬汉!陈雨菲脚踝韧带撕裂仅休2周:2-0晋级后直言还是有痛感

超级硬汉!陈雨菲脚踝韧带撕裂仅休2周:2-0晋级后直言还是有痛感

颜小白的篮球梦
2025-09-17 18:23:23
2010年,柳州女神莫菁不雅照事件,后来男友入狱,她怎样了?

2010年,柳州女神莫菁不雅照事件,后来男友入狱,她怎样了?

阿胡
2025-03-14 12:24:33
不明飞行物被击落后续:海事局发通报显端倪,身份快真相大白了!

不明飞行物被击落后续:海事局发通报显端倪,身份快真相大白了!

科普100克克
2025-09-15 02:28:33
玉米糊再次被关注!医生:常喝玉米糊的人,不用多久,或有4改善

玉米糊再次被关注!医生:常喝玉米糊的人,不用多久,或有4改善

小童历史
2025-09-12 16:35:52
扫地出门!曝皇马决定出售6000万“废柴”!钦点签两大“顶星”

扫地出门!曝皇马决定出售6000万“废柴”!钦点签两大“顶星”

头狼追球
2025-09-17 14:47:08
大家熟悉的他早离世,,一天吃几十片止痛药,去世半年公众才知道

大家熟悉的他早离世,,一天吃几十片止痛药,去世半年公众才知道

悦君兮君不知
2025-09-17 20:48:51
因为尿床爸爸把3岁女儿从窗户吊出去5分钟,妈妈发现已经太迟了

因为尿床爸爸把3岁女儿从窗户吊出去5分钟,妈妈发现已经太迟了

呱呱请你吃瓜
2025-09-03 06:09:33
郝龙斌将参选国民党主席,台媒体人:赵少康或为台湾“大选”让路

郝龙斌将参选国民党主席,台媒体人:赵少康或为台湾“大选”让路

海峡导报社
2025-09-17 21:12:04
一夜之间删帖,锁号,为21元冻馒头站台被炮轰的老于,他图什么?

一夜之间删帖,锁号,为21元冻馒头站台被炮轰的老于,他图什么?

爱写的樱桃
2025-09-16 23:57:04
什么梗?“丝瓜汤”一夜之间刷屏,无数人瞬间破防

什么梗?“丝瓜汤”一夜之间刷屏,无数人瞬间破防

环球网资讯
2025-09-17 14:14:19
东风导弹泄密案:间谍郭万钧一家三口,全部被处以死刑

东风导弹泄密案:间谍郭万钧一家三口,全部被处以死刑

冰点历史
2025-07-15 09:33:13
安踏集团通报46人被移交司法机关,其中含总裁级1人

安踏集团通报46人被移交司法机关,其中含总裁级1人

新京报
2025-09-16 16:12:08
女儿的金手镯被婆婆拿去换手链,我没闹,金店来电:帮我加20克

女儿的金手镯被婆婆拿去换手链,我没闹,金店来电:帮我加20克

黄小乖的日记
2025-09-17 15:25:40
特朗普连开3枪,公开否定台湾属于中国?国民党递出一句决绝的话

特朗普连开3枪,公开否定台湾属于中国?国民党递出一句决绝的话

墨兰史书
2025-09-15 07:05:10
雷军公开小米17Pro最新设计:全新背屏设计自定义显示内容,可控制汽车、辅助拍摄;此前称对标iPhone正面迎战

雷军公开小米17Pro最新设计:全新背屏设计自定义显示内容,可控制汽车、辅助拍摄;此前称对标iPhone正面迎战

极目新闻
2025-09-17 12:03:33
2025-09-17 21:56:49
铁锤简科 incentive-icons
铁锤简科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3559文章数 52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军事要闻

以色列攻入加沙城 多国寻求将其逐出联合国

头条要闻

法院裁定没收李传良违法所得:涉案31亿 查封房产千套

头条要闻

法院裁定没收李传良违法所得:涉案31亿 查封房产千套

体育要闻

什么小火龙?申京已经是MVP水平!

娱乐要闻

第六代导演为什么没办法成为市场主流?

财经要闻

今晚,全球屏息:美联储重启降息……

科技要闻

网易评测iPhone 17系列:今年升级值得买吗

汽车要闻

以用户为锚,“听劝”的岚图一路狂飙

态度原创

数码
手机
艺术
本地
教育

数码要闻

ONEXGPU Lite 显卡坞海外物料确认所谓 "USB 5.0" 实为 USB4 V2

手机要闻

OPPO K13s/K13x双机齐发售!流畅耐用全面升级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本地新闻

云游忻州 | 慢时光!老街逛吃,烟火气超上头~

教育要闻

教育部等9部门联合发文: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相应缩短寒暑假时间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