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宝安的小李今年25岁,是一名年轻的外卖员。最近他感觉到视力下降,看东西有点模糊。到医院一检查,发现是他眼上的“息肉”在作怪。不疼不痒,但着实难看,这就是“翼状胬肉”。
正常人的眼睛,眼角是没有多余的赘生物的。翼状胬肉一般从眼角向黑眼珠处生长,白色的,上面布满红血丝。中医称“胬肉攀睛”,俗称“鱼肉”。一般认为它是受外界刺激而引起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病变,因其形状酷似昆虫的翅膀得名。
像小李这样的职业,长年累月在户外奔波。没做好防护,眼睛会饱受强烈紫外线照射,此外,风沙、干燥等环境刺激也会加重病情。
翼状胬肉多发于长期户外工作者,如外卖员、快递员、建筑工人、农民等。遗传对翼状胬肉的发生也有一定的影响,同样环境下有的人可能更容易患上。
翼状胬肉大致分为三种程度:轻度、中度、重度。通常从眼角开始,慢慢向瞳孔区域发展。早期胬肉一般无自觉症状或仅轻微异物感,侵犯角膜后日渐增大,影响外观的同时,开始对视力造成影响,出现散光、视力下降等。如果继续放任不管,到最后,可覆盖至瞳孔区,甚至失明。
翼状胬肉需预防!
翼状胬肉不仅影响美观,更会对视力造成不可逆的损害。因此,预防尤为重要。
预防措施包括尽量避免烟尘、风沙及阳光刺激,注意眼部卫生。 特别是夏日阳光下进行户外活动,务必佩戴能100%阻挡UVA和UVB的防紫外线太阳镜,并戴上宽檐帽,最大限度减少紫外线对眼睛的伤害。
此外,保持充足的睡眠和规律的生活作息,及时治疗眼部慢性炎症,也能有效降低患病风险。
翼状胬肉会自行消退吗?
根据病变进展情况,翼状胬肉通常分为进行期或静止期两种,胬肉小而且生长停滞属于静止期,患者一般无自觉症状或仅轻微异物感,一般不需治疗,但应尽可能减少风沙、阳光、眼部炎症刺激以防胬肉生长。
侵犯角膜后日渐增大,就容易遮挡视线,翼状胬肉不会自行消停,建议手术切除。
什么时候要重视?
一般来说,如果出现这几种情况,建议及时到院检查、治疗。
①眼部出现不适,比如眼红、刺激感、怕光、流泪、甚至干眼症等;
②影响眼部美观,甚至影响眼球运动;
③有面积增大、持续生长的趋势,或严重遮盖瞳孔区,引起视力显著下降;
④影响内眼手术,比如同时患有白内障的患者,会影响白内障手术等。
针对翼状胬肉的治疗,我院眼科开展与国际接轨的翼状胬肉手术——胬肉切除+自体结膜移植,成为广大翼状胬肉患者的选择。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自体干细胞移植术,是从患者自身健康的结膜,取一小块富含干细胞的健康组织,移植到切除胬肉后的缺损区域。这些干细胞就像种子,能促进健康眼表组织再生修复,形成一道屏障,有效抑制胬肉组织的重新生长,还将降低复发率,反应轻、愈合快。
本文为广告推文
监制:许莉 陈燕萍 | 编辑:cocotree
深圳希玛眼科新媒体部门出品
微信公众号不再按照时间顺序推送
希小玛不想错过你
想把最好的推文及时分享给你!
只需设为星标+点击“在看”
就可以第一时间看到推文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