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剧院魅影》泰国演出剧照,图源 Tero Scenario
撰文丨朝阳
剧焦编辑部原创
原版音乐剧《剧院魅影》又回来了!
但是这次巡演没有上海,沪苏皖仅有一站,在苏州湾大剧院。
苏州也终于「出息」了,上海的观众如果还想再刷《剧院魅影》,最近的选择就只有去苏州湾大剧院了。
好在日子也不错,有跨年场,多少增加了一点仪式感。
![]()
本次巡演跟去年还是有些不同,尤其是目前公布的卡司阵容,非常值得期待。
首轮巡演中备受好评的「克里斯汀」饰演者格蕾丝·罗伯茨(Grace Roberts),已经成了很多观众的「白月光」。
她将要再次以A卡(即首席)的身份加入此次中巡。
而魅影和子爵的人选则经历了大换血,两位履历丰富、实力强劲的新演员加入。
虽然同是魅影,但不同卡司组合产生的化学反应必定各有千秋。
他们到底都是什么来头?先给大家介绍一下。
01 这个魅影,不简单
![]()
前不久官宣了本轮中巡的男主角「魅影」人选,实力派演员塞缪尔·温-莫里斯(Samuel Wyn-Morris)加盟剧组。
目前他已经在《剧院魅影》泰国巡演站亮相。
泰国媒体发布了媒体预演场次的视频片段,我们可以先听为快。
Scenario & Rachadalai发布的媒体场视频
和上一轮走细腻演技派路线、音色沙哑轻柔的乔纳森·洛斯莫夫不同,塞缪尔是一位「力量型选手」。
英国媒体人查尔斯·哈钦森评价他「嗓音中有如龙卷风般强大的能量」。
塞缪尔尽管是第一次出演魅影,却十分值得信赖。今年还不到30岁的他,在音乐剧领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资深老将,履历丰富。
2019年至2021年,他一直在伦敦西区《悲惨世界》剧组,他饰演「弗以伊」,同时担任「安灼拉」与「冉阿让」的替补演员。
![]()
塞缪尔在英巡《悲惨世界》饰演安灼拉,Danny Kaan 摄
塞缪尔的生涯非常励志:
一天,安灼拉的首席演员、第一替补都因病无法上场,塞缪尔迎来了登场的机会。
恰好,那天卡梅隆·麦金托什、《悲惨世界》作曲勋伯格和作词鲍勃利都在场下,他的演出十分顺利,赢得了满堂喝彩。
凭借着在西区的出色表现,塞缪尔成功入选《悲惨世界》英国巡演团队,并晋升为英国巡演的「A卡」安灼拉,走遍了英国与爱尔兰。
4年里,他在西区和英国巡演中参与了700多场《悲惨世界》的演出。
他与中国也颇有渊源。就在2023年,他在音乐剧《泰坦尼克号》中国巡演中饰演瞭望员Frederick Fleet,给当时的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
塞缪尔《泰坦尼克号》中国巡演时发布的Ins贴文
那么他的「魅影」到底怎样?
泰国媒体《曼谷邮报》发布的一篇剧评对他盛赞不已:
「他饱含愤怒、温柔和令人心痛的脆弱,不仅仅是歌唱,更是将故事融入每一个音符,用一呼一吸、一举一动演绎情感……」
「在他身上,你能听到《夜之乐章》的力量——时而威严,时而恳切,时而祈求一份永无回报的爱。他在终幕的表演令人心碎,足以令他成为21世纪最具代表性的魅影之一。」
此外,该文章还提到,塞缪尔的嗓音与「拉面」莱明·卡莱姆罗有些相似,而后者一直以来都被视为本世纪魅影的一大标杆。
![]()
《剧院魅影》本轮卡司首发个人剧照,Hanan Assor 摄
当然,对于一名好演员而言,更重要的是其独具魅力的演绎方式。
拥有丰富的经验、优秀的履历,再加上经过泰国演出的历练,相信塞缪尔绝对是一位足够出色的「魅影」。
02 这个子爵,有点帅
同上一轮演出相比,「子爵」人选的变动也是另一个重要看点。
即将在本轮中国巡演饰演子爵的罗里·麦克勒姆(Rory McCollum),堪称一位「王子专业户」。
![]()
在桑德海姆音乐剧《拜访森林》(Into the Woods)中,他曾先后饰演过长发公主「乐佩」和灰姑娘「仙德瑞拉」的王子。
他还曾在Courtyard剧院的音乐喜剧《灰姑娘》中出演「白马王子」,以及在Gordon Craig剧院上演的音乐剧《睡美人》中扮演爵士「布莱斯」。
不过要说到他最具代表性的角色,莫过于《星光快车》中的「油脂球」。
![]()
罗里在《星光快车》饰演「油脂球」,Dee-licious 摄
作为安德鲁·劳埃德·韦伯的另一部经典音乐剧,《星光快车》自从1988年来一直在位于德国波鸿的「星光快车」剧院上演。30多年里,这家剧院只演这一部剧。
罗里在星光快车剧院演出了28个月,参演590场,直到3个月前他宣布告别剧组。之后加入了《剧院魅影》国际巡演。
出色的外形与嗓音,让罗里成为了《剧院魅影》中「劳尔·沙尼」子爵的绝佳人选。
在目前泰国媒体发布的《狂欢夜》片段中,他和Grace的组合相当有「CP感」。
Scenario & Rachadalai发布的媒体场视频
另外还有一则演员变动值得关注。剧院经理「费尔曼先生」也换人了,由尼古拉斯·庞德(Nicholas Pound)出演。
尼古拉斯是个老戏骨,自1998年起就在伦敦西区音乐剧《猫》中饰演猫族首领「老德特里隆米」,包括巡演在内,已经演了这个角色20年。
他还曾出演《我,堂吉诃德》中的堂吉诃德、《巴黎圣母院》中的副主教弗罗洛等经典角色。
![]()
本轮演出中,几位重要的女性角色人选都没有变化。
在首轮演出中备受好评的「克里斯汀」格蕾丝·罗伯茨,经历新加坡、印度孟买和泰国曼谷的巡演之后重回中国。
彼时她的小C又会「进化」到什么程度?可能是所有人共同的期待。
关于格蕾丝,我们曾经对她进行过一次深度专访,如果你想要了解她,可以阅读这篇文章:
![]()
《剧院魅影》本轮卡司首发个人剧照,Hanan Assor 摄
此外,人美歌甜的「B卡」小C凯特琳·芬妮(Caitlin Finnie),出身百老汇《剧院魅影》的「卡洛塔」Raquel Suarez Groen,也在后续的演出名单中。
![]()
还有曾经演过3000多场克里斯汀、如今饰演吉瑞夫人的玛妮·拉布(Marni Raab)(专访玛妮·拉布:),以及小梅格Claire Lander,都将再次与我们见面。
![]()
03 除了伦敦,原版魅影仅此一家
参与《剧院魅影》的演出,是无数音乐剧演员的梦想。
这部音乐剧的诞生,也凝结了许许多多台前幕后人员才华与心血。
当然,首要的功劳应该归于韦伯,没有他,就没有音乐剧《剧院魅影》。
![]()
安德鲁·劳埃德·韦伯,Getty图片社
以法国小说家加斯通·勒鲁的《剧院魅影》为蓝本,韦伯为这个故事创作了动人的音乐,他将歌剧风格的曲目融入到音乐剧中,将古典声乐与摇滚吉他的Riffs(即兴重复乐段)完美结合,留下脍炙人口的旋律。
如今我们谈到这部音乐剧,大多都会一并提到韦伯。
但论及《剧院魅影》的巨大成功,有很多人的重要性并不在韦伯之下。
其中不得不提的一个人,就是导演哈罗德·普林斯(Harold Prince)。他是20世纪百老汇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整个职业生涯中一共获得了 21 项托尼奖,其中包括 8 项「最佳导演奖」。
![]()
哈罗德·普林斯导演,Richard Drew 摄
说到当时的导演思路,普林斯认为,让观众感到惊喜是他的主要目的:
「从序幕到结尾,《剧院魅影》故事设定丰富多样,每个场景都必须带来惊喜,甚至要令人震惊。」
他设想了自动奏响的钢琴、喷射的火焰,和魅影无处不在的声音……
剧中的芭蕾舞、复杂的人员走位和调度,由英国芭蕾舞演员、舞蹈家吉莉安·琳恩(Gillian Lynne)编排。
而在舞台美术方面,则由服装设计师与布景设计师玛利亚·伯约森(Maria Björnson)来实现。
![]()
玛利亚·伯约森,Clive Barda / ArenaPAL 摄
《剧院魅影》下半场开场就是《狂欢夜》,每当灯光亮起的瞬间,总能听到观众席上人们的惊呼。
所有人站在金碧辉煌的大楼梯上,身上的衣服闪闪发亮,整个舞台流光溢彩,犹如一座宝石之国。这是音乐剧历史上假面舞会场景中最华丽、最梦幻的一幕。
从楼顶天台到地下湖,从舞会到戏中戏,玛利亚·伯约森为观众复原了一整座巴黎歌剧院。剧中230多件服装,每一件都造价不菲。
借用导演的话,她把舞台设计得如同一个精致的「珐琅盒子」,而观众们可以将其中的珍宝一览无余。
![]()
《剧院魅影》泰国演出剧照,图源 Tero Scenario
遗憾的是,2002年玛利亚·伯约森因癫痫突然离世。
2018、2019年,吉莉安·琳恩和哈罗德·普林斯也相继与世长辞。
但他们的成果永远留在了舞台上:
如今我们在《剧院魅影》世界巡演中看到的演出流程,都出自普林斯导演;舞蹈和动作调度,则来自编舞家琳恩;令人惊叹的服装道具和布景,出自伯约森的天才设计。
之所以原版《剧院魅影》被称之为「原版(original)」,就因为它是忠实地保留了普林斯导演编排,琳恩的调度和舞蹈编排,伯约森设计的服装及布景的「经典版本」。
![]()
《剧院魅影》泰国演出剧照,图源 Tero Scenario
实际上,世界上很多剧院对《剧院魅影》进行了授权重排:虽然用的一样是韦伯的音乐,但调度和美术设计差异极大,因此不能称之为「原版」。
而随着2023年《剧院魅影》在百老汇的停演,目前唯二上演的英文原版「魅影」,一处在其驻演了39年的伦敦西区,另一处,就是即将回到中国的世巡。
现在大家已经可以提前预定苏州湾大剧院等站,与原版「魅影」再次重逢。
就像玛妮·拉布曾说的那样,每一场原版魅影的演出都是一个奇迹,谁也不知道这样的奇迹会持续多久,因此每一场都值得我们珍惜。
04 它的现场体验,依然无可替代
《剧院魅影》对音乐剧带来了里程碑式的影响。无论是创作还是制作,无论是声乐还是表演,「魅影」都代表着一种极高的行业标准。
它象征着上世纪80年代「大型音乐剧」时代仍未落幕的辉煌。
令人赞叹的实景道具、众多优秀的演员,都是值得人们一再体验《剧院魅影》的理由。
据中国舞台美术学会专题报道,光是「地下宫殿」一幕中的「旱地行船」部分,就用到了250公斤的干冰,由6台干冰机制造烟雾效果。
整个舞台上则点缀有280多颗蜡烛,「每颗蜡烛由两个LED小灯交替闪烁」,让烛光时隐时现。
![]()
伦敦西区《剧院魅影》,JOHAN PERSSON 摄
「戏剧制作人不应该通过特效和电影竞争,」普林斯导演曾说,「《剧院魅影》就是如此。这是一种非常简单直接的戏剧体验,没有投影,也没有花哨的技术……」
「最终,现场表演是为了激发想象力,那才是真正令人兴奋的东西。」
甚至可以说,即使是演员阵容豪华的「25周年纪念演出」,也不能替代原版《剧院魅影》的巡演或驻演现场。
因为25周年演出由于场地限制,很多场景如战象、烛台、墓园等都无法采用实景呈现。而巡演中的每一秒,都是真材实料。
![]()
《剧院魅影》世巡剧照,图源Nita Mukesh Ambani文化中心
音乐旋律赋予了它灵魂,视觉效果的辉煌和严格的选角保证了它极高的下限。
在这个魔术机关盒般的舞台上,迸发出真挚情感的演员,又一次次将这个故事升华,令人潸然泪下。
一个孤独的、活在边缘的天才,对爱情偏执地追求,最终幡然醒悟放手。
一个年少的、善良勇敢的女孩,经历挣扎迷茫后选择救赎,迎来成长。
即使已经熟悉了故事的情节,每当再次踏进拥有《剧院魅影》的剧场,依然让我们仿佛开启了另一个陌生新世界的旅程。
有些经典之所以能永恒,因为它总能以新的方式,在当下,在现场,打动我们的心。
![]()
剧焦编辑部·原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