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湟谷地
河湟谷地——唐代野战军密度最高的地区
身处高原的吐蕃是中国历史上现象级别的强大政权。他在唐太宗时期崛起并统一了高原,高宗时期扩张拿下了吐谷浑故地。直接威胁河湟谷地和河西走廊。
而河湟谷地和河西走廊是唐朝京畿的屏障和最大贸易路线。尽管唐蕃之间多次签订了会盟条约,结成了甥舅关系,但是双方都十分忌惮对方。
![]()
大昭寺的唐蕃会盟碑
青海湖以东、日月山口、河湟谷地是唐、吐蕃交战最密集的区域。这个方向也是吐蕃扩张投入资源最多的地区。因为这里能进行农耕,吐蕃向这里能掳掠更多的人口。也能集中威胁唐王朝的核心区域——关中。
处于双方军事对峙的河湟谷地则是几百年战争的血肉磨房。是李唐王朝一直重兵下注的关键点。诞生了诸多名将,也是很多名将的滑铁卢。
![]()
陇右河西精锐云集
唐在陇右、河西设置了2个节度使,有15万野战部队。在河西走廊方向安排这么多军事力量也是历代王朝之最。特别是日月山、青海湖以东的方向,驻扎多支野战军。
![]()
沿着河湟谷地,唐朝设立了多支边军
中晚唐李唐皇室最倚重的军事力量神策军,在安史之乱前就是驻扎在河湟谷地东南。只是唐军防御体系中的一环。
中国西北的“两河流域”
河湟谷地的地形是两山夹河谷,北面是祁连山,南面是日月山和大脊山。中间是黄河和湟水河谷,东面的豁口能接到大平洋的水汽。
![]()
季风区在内陆的最后落脚点是甘南,陇右一带
这一带也是中国季风区的边缘,再往西的地方气候将迥异于季风区。
还有一点这里也是中国第一级台阶向第二级台阶的过渡地带。海拔在1600米到2500米之间。这样的海拔不算高,而且有季风带来的降水,来自汉地的农夫能在这里开垦,将农耕文明在这里扎根。
时至今日,青海省总共590万人口,有接近400万在这一带生活。重镇西宁、海东在湟水依次排开。
![]()
青海省人口密度
2000多年,霍去病拿下和走廊后,汉朝安排的老将赵充国拿下此地。马上就安排了移民进行农业开垦。河湟谷地而再往西过了日月山口,中原统治者就不太感兴趣了。这里一直生活着不少的羌人部落。
![]()
赵充国
赵充国将军很早就发现了,只要不去挤占羌人的牧场,在河湟谷地搞移民问题不大。
这也是后来占据此地300余年的慕容吐谷浑能经过南北朝诸多王朝更替依然屹立不倒的原因。但是到了唐代吐谷浑的好日子到头了。因为这里直接威胁河西走廊,对于要经略西域的大唐来说。他不允许丝路有任何威胁。
![]()
吐谷浑灭亡
最后,唐初灭国战大师李靖出山,开始人生最后一场灭国战。
但是到了7世纪中期,高原上从未有过的强权吐蕃崛起了。从高宗开始,河湟谷地的重要性开始大于帝国的其他版块。唐朝要打起十二分精神对付。吐蕃对河湟谷地的威胁甚至让李隆基忽略了日益难管的东北板块。
这也难怪,看看隋唐对东北亚另一个农耕政权高句丽不死不休的敲打,花了3代人70年时间也要消灭高句丽。人口更多,面积更广大而且对唐威胁更大的吐蕃。李隆基君臣什么态度就一清二楚了。
![]()
吐蕃在高宗时代崛起,直接威胁丝路贸易
河湟谷地在李治、武则天、李隆基这些统治者眼中。不单单是关中的屏障,河西走廊的保护伞,也是汉地往西最大的一片农地。
我们再把地图打开一些,出河湟谷地向东再往北过贺兰山就能和河套地区的游牧部落联动。如果河湟谷地被吐蕃拿下,这样一来高原和漠北一起联动,将对唐王朝造成严重的威胁。
![]()
唐军最初的设想是无论如何也要在守住这里,但从670年唐军大非川惨败后。日月山口和黄河上游(今天尖扎县一带)就一直在吐蕃控制下。
吐蕃赞普还曾在尖扎县的草场举行过阅兵。
![]()
尖扎县的草场
唐蕃战争的棋眼
河湟谷地在唐代如此重要,但不是处处都要死守必争的。
到了玄宗时期唐军在这里的思路主要是争取日月山口这样的隘口,防止吐蕃从这个隘口冲下来。
![]()
唐军要进军高原必须出日月山口
![]()
出了山口就是一片坦途
今天开车通过山口的路段,出了日月山山口就是一片开阔的高原平地。唐军征吐谷浑、薛仁贵进军大非川都是走的这里。
吐蕃人要守此地,因为出了日月山,唐军可以四处攻击。而掌握此次,只要顶住河谷方向的唐军就可以。
其实唐军过了日月山口也不一定会大规模进攻。因为海拔陡然升高到了3200米,高原反应也来了。继续进攻唐军战斗力会打折扣。
高宗时代,2次大规模征伐吐蕃都失败了。
![]()
对于双方来说,占据日月山口上的军事要点异常关键
唐军经过反复博弈发展拿下日月山口,封死湟水入口,保证河谷农耕区的安全即可。
所以日月山口东南的山头就是唐蕃战争的重要争夺点——石堡城。双方反复争夺,唐军这里还搭上了四镇节度使的政治生命。最后是哥舒翰不惜代价的猛攻才拿下此地获得和战略主动权。
唐代之后,河湟谷地的战略价值下降
李唐和吐蕃都在9世纪走向死亡。而来自青海湖附近的党项人在北宋时期崛起,占据了河西走廊和青藏高原的一部分。
北宋和西夏的战争一直断断续续,在北宋中后期,宋军的进攻终于找到感觉。开始在高原上拓地。
![]()
宋神宗时期,为了彻底解决西夏。李心传建言,取熙河湟鄯之地,隔绝西夏与吐蕃的联系,从右翼边境压迫西夏,彻底解决西夏威胁,消除西部边患。
![]()
神宗、英宗时期不断地挤压西夏的战略空间,基本要完成灭国的前一步了。结果金人南下,北宋猝死。领土都缩到淮河以南不再和河湟谷地接壤。
唐代之后,因为贸易和经济转向东南,战略安全的威胁转向东北,整个西部的战略地位都在下降。而青海甘肃已经从汉唐时代的边疆成为了安宁的内陆省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