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UTMB起跑前,艾米丽、陈霖与“大姐大”在前排并肩战斗(轲影像)
作者丨沈天浩
编辑丨TR100团队
图片丨轲影像、受访者提供
去年,陈霖以女子第四名冲过UTMB终点线,创造了UTMB组别中国女子选手最佳成绩。今年,她带着满满的信心与能量回到霞慕尼,一个半月备战期训练的身心状态,也都在传递着积极的信号。

▲出发前,陈霖信心十足
2025UTMB比赛当天,恰逢陈霖教练高老师的生日,高老师赛前发朋友圈:“希望陈运动员的第二场UTMB,平安归来。”
比赛出发后,高老师一直关注着陈霖的轨迹。
“前几个站点,她的打卡都很正常。”高老师说,“可到了CP4,时间明显变慢了。”
今年赛事改道,前段多了一些距离和爬升,如果扣掉这些差异,陈霖进站CP4比去年慢了20多分钟——这属于正常可控的范围。
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就不是那么简单了。
“我以为她是在主动控速,”高老师说,“去年她其实还没有足够适应UTMB的赛道,后三分之一赛段全凭意志坚持。今年我们赛前就计划要控制节奏,争取全程可持续的一个前进速度。”可随着系统一遍遍刷新,陈霖预计到达下一个站点的时间依然是空白。
高老师明白,陈霖在CP4出问题了。
![]()
8月29日下午17:45,陈霖与来自世界各地的选手从镇中心友谊三角广场出发。天空很快下起了雨,随着天色渐暗,雨水越来越大。
陈霖早就穿上了冲锋衣,经过前三个CP点后,在从1千多海拔向2600海拔连续爬升的过程中,海拔越升高,天气越恶劣,在结束爬升前的2公里,雨点混合着冰雹,被狂风卷起砸在脸上,陈霖感觉到身体发冷,肌肉开始失去控制。这里的海拔已经来到了2400米,距离CP4还有2公里爬升和4公里下降。
陈霖想加快跑动速度取暖,早一点抵达CP4换装保暖。然而,寒冷变得难以抵御,她的肌肉开始痉挛。先是大腿,再是小腿,疼得她只能在跑与走之间切换。可一旦慢下来,体温下降得更快,陷入恶性循环。
“有段时间我都动不了了。一动腿就抽筋,根本不让我动。”当时,雨点和冰雹不停拍打着她。陈霖对越野100说,自己当时忍不住发出颤抖的声音,那是一种出于生命本能的恐怖呻吟。
在爬升到最高点时,陈霖意识到自己处在比较严重的失温状态。她的比赛生涯从未经历过如此艰难的时刻,她想到了求助,但马上意识到这段山路前后十几公里没有信号,呼救没有太大意义,唯一的自救方法就是“必须下去”。
4公里下坡本该相对轻松,可实际情况相反:Z字形陡坡路面,雨水和山体汇成溪流,鞋底不断打滑,加上腿部肌肉一直在抽筋,身体一直在颤抖,每一步都得依赖登山杖支撑,每一步都是在向死而生。“当时脑子不太好使,反应变慢,但能真切感受到死亡接近的恐惧。”陈霖对越野100说。
很久很久之后,远处终于出现了CP4的灯光。
踉踉跄跄走进补给站,看到的一幕犹如灾难现场:有人全身湿透,被志愿者抱着取暖;有人双手捧着热水,裹着几层毯子;有人换下湿衣服,急急套上羽绒服。每个人都在和低温对抗。
那是个煎熬的夜晚,陈霖蜷缩在CP4的帐篷里,外面的寒风仍在钻进来,身体的颤抖停不下来。她说:“到了帐篷里面,身体停止运动,感觉更冷。因为衣服已经冰透了。”
陈霖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是国内的男子精英选手张伟强在喊她。张伟强进站有一会儿了,已经缓过来了,他帮陈霖打开背包,拿出衣服。当时,陈霖的手已经冻僵,无法从背包里拿取物品。
何东的羽绒服经过了两次传递,从张伟强披到了陈霖身上。披上羽绒服的陈霖不想退赛。但补给站的志愿者观察她的情况,摸她的手和核心温度,摇摇头。把她从CP4的大帐篷带到后面一个更温暖的屋子。
![]()
陈霖与何东,此前彼此并不算熟,这次成了共患难的“战友”。何东觉得身体恢复差不多了,决定还是继续跑,不想就此止步。陈霖将羽绒服还了回去,何东就把自己用过的毛毯给了她。
“何东帮我裹上毛毯,一层又一层,像个粽子一样。那一刻我真的挺感动的——当你接受到这样的善意,你的心里会觉得很温暖。”陈霖感动地对越野100说。
何东最终成功完赛,且成绩排中国跑者第四名,全场第44名,用时25:15:51。虽然用时与多吉、申加升和赵家驹差距较大,但在个人层面是了不起的突破,而他帮助陈霖的故事,也触动了很多人。
何东赛后接受越野100摄影师王亚黑采访,谈到了当时的情况:“从CP3到CP4,其实是大雨夹杂着雪和冰粒,迎面抽在脸上。头灯在低温下电量骤降,手也冻僵了,电池根本换不了。”他靠着头灯微光与他人经过时的余光,挪到半山腰遇到工作人员,请他们帮忙更换头灯,才顺利继续下撤。

▲张伟强记录了何东在CP4“解冻”的一幕
据何东描述,当时的爬升段地面有一层白色,山顶在飘雪,体感就在0℃上下,而下山一路上都是稀泥与山水混成的小水沟,“路不要太刺激”。何东回忆:“进入补给站,大家衣服都湿透了,互相帮扶披衣服、盖毯子,都是举手之劳。当时陈霖整个人很憔悴,裹着毯子坐着,待了一段时间后气色才有所回升。其他比赛中,我也遇到过一点点失温的情况,但都很短暂;这次真的是长时间把你的热量夺走。”
何东在CP4休息了一个多小时。“肯定想过退赛。U1到U4这些路段,赛道的难度和天气都已经把你教育了一遍,后面不会更轻松,而心理建设是最难的。”感觉缓过来一些后,他决定放宽心态“作为一个大众选手把比赛跑完”,最后的结果相当不错。
此时的陈霖还在犹豫。“我不想就这么放弃,我还在想也许能缓过来,也许天气会好转。”她希望能联系到高老师,听取教练的意见,但CP4是“非支持站”,没有团队,前后十几公里也完全没有信号。
“我知道高老师肯定急得不得了,但我没办法把我的情况传递出去。”她只能委托准备再出发的何东:“你如果到了库马约尔,见到高老师,就帮我说一下。”
何东问陈霖要不要一起出发,陈霖说:“别等我。我现在的情况即便能走也快不起来,跑得慢会让你更冷。”
留在帐篷里的陈霖反复犹豫,最后还是背起背包,尝试出发。她把保温毯紧紧贴在身体内侧,又在外层裹了一层,心里想着跑一跑把身体热起来就好了。然而,双腿一迈出屋子就再次痉挛而无法继续。
“我跑不起来了,腿完全抽住了。”陈霖说。
站点外生了一堆火,围着烤火的的人注意到她的异样,纷纷询问情况。她第一次回答没事,但几步之后腿抽筋到无法动弹,只能承认“不行了”。人们搀扶着把她重新送回了大帐篷。
![]()
凌晨一点,陈霖做出了退赛的决定。
理性的她深知,这是唯一对的选择:从这里出去到库马约尔,连续30公里没有补给点的区间,而且需要连翻两座海拔2500米的大山,期间还有比较长的一段乱石技术路段,她没法保证自己在这个赛段还能安全抵达。
感性的她却极度失落,开始质疑自己:“我准备了这么久,却以这样的方式画上句号。我是不是能力不行?”
与此同时,身在霞慕尼准备去库马约尔给陈霖补给的教练高老师在焦灼中不断刷新比赛实时信息,仍然一无所获。
高老师清楚,陈霖不是轻易放弃的人。
![]()
“夸张点说,她只要能动,就绝不退赛。过去的几次退赛,基本都是在我强烈要求下实施的。陈霖耐痛苦能力强,以往的比赛哪怕脚底满是血泡,照样面带笑容拖着跑完。”他明白,如果是陈霖自己选择退赛,那只有一种可能:她动不了了。
高老师开始往各种糟糕的方向设想:会不会是严重崴脚?会不会是骨折?他辗转联系到组委会,反馈是“我们联系不到站点”。时间来到凌晨三点,他终于下定决心:开车上山,去找陈霖。那是一条比较危险的盘山路,路边没有护栏,白天的时候汇车都要彼此腾地方通过。从霞慕尼到CP4,白天都要两个办小时才能抵达,夜里至少三个半小时。
比起开车的危险,高老师更怕这一路很多路段没有信号,如果陈霖有办法联系他了,到时候又找不到自己。但当时的情况,已经不允许他更多犹豫。万幸的是,高老师开出去不久,他的电话就响了——是陈霖。她跟随一辆韶音工作人员的车离开了CP4,来到有信号的地带,第一时间给教练报了平安。
“平安归来”。高老师许下的生日愿望,在此刻实现了,即便是以令人意想不到的方式。
![]()
UTMB退赛后,陈霖录了一段8分钟的视频,发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热烈的反响。
“第一,是想让大家知道我平安。”她解释发这条视频的原因:“第二,是把我遇到的情况讲清楚,希望呼唤更多人重视风险,对风险有更深的认知。”
![]()
▲格格霖发布在社交媒体的视频截图
近期,格格霖的短视频更新得越来越少:“时间精力确实有限,训练量和时长都上去了,恢复时间也要花费更多。现在我的训练和恢复时间接近五五开,确实挤不出太多空闲。”
陈霖觉得这种分享意味着责任:“作为一个被关注的越野跑者,我经历的东西能给别人不同的感受与启发,让大家少走弯路,我希望做这样的事情。”
![]()
▲ Adidas TXRREX参加UTMB组别的精英运动员合影,前排右一为陈霖(TERREX供图)
退赛后,陈霖看到“大姐大”考特尼·道瓦尔特仅仅拿到UTMB第10名,却依然挂满笑容跑到终点,并在赛后热情洋溢,让她感触很深:“想要成为一个伟大的运动员,运动能力当然很重要,人格魅力也不可或缺。有天赋的人很多,拿过冠军的人也很多,履历精彩的人也很多。但‘大姐大’只有一个。”
新科UTMB女子冠军露丝·克罗夫特,则是陈霖在阿迪达斯Terrex的队友。面对这样的恶劣天气该怎么办?露丝给出的回答是:“我首先要活过这个夜晚。”
露丝的一句“活下去”,让陈霖印象犹为深刻,她觉得这些顶尖选手的共同特征是“稳”:“你看到大姐大永远在笑,露丝也是不紧不慢,凯蒂·施德也是一样。这种‘稳’,是我一定要努力去学的。这就是参加大赛的意义——你看到很多值得学习的东西,产生触动,成长会非常快。”
今年上半年的一场阿迪达斯团队赛,露丝·克罗夫特在暴风雨中也出现了严重失温,之后是被救援下来的。陈霖相信这个经历一定让露丝在今年UTMB的比赛中受益。
![]()
一名女性越野跑者,想要脱颖而出,需要经历多少磨难?
此次在UTMB,陈霖深刻地体会到了女性身份带来的苦衷。在CP4补给站,她看到男生们能里里外外换成全新的干衣服,但她的紧身运动内衣已经湿透,且几乎没办法更换。除此以外,她还在比赛前一天来了生理期。
“你平常能扛的,在那个阶段可能就扛不了。”陈霖苦笑着说。
![]()
▲霞慕尼的备赛时光(陈霖供图)
从勃朗峰下撤回到霞慕尼,陈霖见到高老师已是当地时间凌晨5点。“我没哭。”陈霖说:“我其实还好,因为我知道自己安全了。但他不知道,所以他的情绪比我更复杂。实际上每次大赛,高老师比我更焦虑。虽然他表现得轻松,但我能感受到。”此前在接受越野100采访时,她聊到过一个很深的问题,毫不思索地脱口而出:“如果有一天我真的出现突发情况,高老师是可以决定是否放弃抢救的那个人。”
复述完那番话,陈霖稍微怔了一下,或许是想到了这次在山上经历的失温,然后很笃定地补了一句:“信任很重要。如果没有信任,很多事都走不下去。”
过往,高老师曾经向陈霖提了一个问题:“你想要什么,是眼前利益,还是未来的成就?”
陈霖思索了一会儿,回答说:“我想要职业生涯的高度。”
高老师看来,初入职业道路的陈霖即有多种选择,而这个选择无疑是最难的,也最苦。但陈霖主动推开了“流量”这块貌似最大的蛋糕——彻底停掉了直播带货,也基本停掉了短视频的日常更新,把几乎全部精力都留给了训练和比赛。
![]()
“她的天花板很高。”高老师说,“其实她的人生可以有很多选择,每一种都会让她过得很舒适,而唯独这条路是最艰难的,要付出无数的血泪,同时又看不到终点。但在这个过程中,她是幸福且快乐的。我把她扶上马,再送一程,看看能不能送她抵达终点。”
高老师认为陈霖身上所表现或者说传递出来的,并不是“卷”,“这是每一位成功者的必经之路,有些粉丝觉得陈霖没有自己的‘生活’,但可能大家没理解到的是:这恰恰是陈霖想要的‘生活’,或者说这是在当下的阶段她想要的‘生活’。”
即便全力以赴,遗憾依然不可避免,这就是人生。
随着UTMB落幕,高老师也终于可以畅所欲言:“陈霖今年夏天的备战非常好,训练水平比去年高很多。但我赛前不太敢说预期——无论我说什么都会影响她的心态。哪怕我说‘冲前六’,她都可能有压力,她总是觉得‘别人比她行’。”
高老师赛前的判断是,陈霖今年突破自己去年的成绩没有悬念,名次方面顺其自然,“有很大希望进前三”。没有在UTMB的终点最终兑现惊喜,也许明年大家会见到一个“更强的陈霖”。
![]()
越野100对师徒俩的深夜采访接近尾声,陈霖看来释然了一些:“很多时候,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如果有一天我真的达到了自己期待的高度,回看现在经历的一切,它将是有力量的一个故事。”■
![]()
沈天浩
体育媒体人,常驻意大利
TR100驻欧洲特约撰稿人
2024年国际体育记者协会最佳专栏奖得主
连续报道多届UTMB、巨人之旅
投稿、应聘兼职作者,请联系
trailrunner@126.com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