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8.3低了!一上映轰动香港!从被捂嘴,到逼他们说话,再到…

0
分享至

今天,乌鸦要推荐一部刚出资源的冷门港片。

我愿意将之归为“一部电影看见社会文明程度”系列。

《看我今天怎么说》



方素恩,刚刚从名牌大学毕业,打算未来成为一名精算师。

她貌似和班上其他同学没什么不同…

但仔细观察会注意到:她的吐字和语速有点特别,S的发音说不准,而当他人说话时,她总是专心地盯着对方的嘴唇,她的耳后,挂着一个特别的电子设备。



素恩是一名聋人

3岁因病失聪,6岁做了人工耳蜗手术。



这种手术是把电极植入耳蜗里,声音会通过耳朵外的语言处理器,变成电波,再通过这些电极,直接刺激耳蜗中的神经纤维…

依靠人工耳蜗,素恩恢复了六七成听力,再配合训练,逐渐恢复口语能力。

因此,她一路读都主流学校,努力活得像个普通人。



这并不容易,素恩背后有个“虎妈”,拼命“鸡”她。

为了让她尽快掌握发音,妈妈会把电视节目录下来,不停地重播,一句话要看二十次以上,直到说得完全准确为止。

说得不对,妈妈会用衣架打她,打得淤青。

妈妈常说:只要付出双倍努力,你一定可以从后面追上来。

素恩非常用功刻苦,以优异的成绩从名校毕业,还被选为“人工耳蜗宣传大使”。

当她在台上分享励志经历,却没想到,激怒了另一个聋人。

当她说道:人工耳蜗给了我一个机会可以做回正常人,人类可以战胜缺陷,我很希望有一天,随着科技的发展,这个世界再没有聋人…



那个男生气得踢翻了椅子,打着手语,向素恩宣战:我以聋人为荣!

素恩不解,到底哪个词刺痛了他?





这部《看我今天怎么说》今年2月在香港上映,豆瓣评分8.3分。

女主角钟雪莹凭借此片拿下了金马奖影后,但可惜的是,影片获得了香港电影金像奖7项提名,最终颗粒无收。

有网友忿忿不平:金像奖没给这部电影,会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这是一部关注聋人群体生存现状的影片,但它完全没有通常这类影片都有的“苦难叙事”。

没有廉价的同情,没有刻意的煽情,有的是扎扎实实的认识与了解,是真诚的平视和尊重。

乌鸦这个所谓的“健全人”,在观影时才意识到,自己对这个群体一无所知。

事实上,“健全人”这个表述就已经有问题,相对于“聋人”,我们应该叫作“听人”…



本片导演黄修平,为了拍这部影片,做了大量功课。

学习手语半年,阅读书籍《我的聋人朋友》《聋人有话儿》、观看相关题材的美国纪录片《Sound and Fury》,还参考了电影《金属之声》《性本无言》《声之形》等…

更难得的是,他进行了田野调查,接触近百位聋人,并深度采访其中数十人,例如在停车场了解聋人洗车的工作情况,还访问了耳鼻喉头颈外科医生、听力学家,并搜集香港聋人儿童如何成长的史料等等…



导演黄修平

电影起用了超过五十名聋人演员。

其中一位男主角吴祉昊(饰演Alan),是使用助听器的真正聋人,他是2023年度“世界聋人小姐先生大赛”的聋人先生冠军及最上镜先生,这是他首次演出电影。



吴祉昊

观看这部电影,首先感受到的冲击,就是音效。

电影时不时就以聋人群体的听觉感受去处理音效,让观众得以沉浸式体验他们的世界。

听力程度不同、使用不同辅助设备,聋人的感觉是很不同的。

比如,通过助听器所听到的声音显得比较模糊。



而通过人工耳蜗所接收的声音,缺乏距离感及方向感。

音效团队特意将各种环境声音混杂一起以表现这点,并使声音显得接收不稳定,及带有电子仪器输出的数码感…

乌鸦有个朋友,就认识戴人工耳蜗的朋友。

她说,总是听这位聋人朋友说“很吵”,直到看了这部电影,她终于明白这个“吵”是什么意思,眼泪一下子就流了出来…

原来感同身受,就是这样的一种体验。



(点击上面的音频,沉浸式体验素恩的毕业礼)

电影还有一些场景,是模仿寂静的无声世界,利用震动、视觉线索取代对话声。

这时候你才发现,当人从听觉中抽离出来,才更聚焦于看,看得更清晰真切…

也是第一次体会到,手语是如此地生动而丰富:

手语可以点菜。

一只手在上,五指弯曲,就是“锅”,一只手在下抖动,是“火”,整个加起来就是“煲”;



挠挠自己上腹,就是“排骨”…



手语还能描绘丰富的海底世界,里面有鲨鱼、八爪鱼、贝壳、水草…





手语如此实用、深邃,连“保险”“利息”“通货膨胀”这样的抽象词汇,也可以表达…



手语还是如此诗意美丽的语言,它有色彩、有情绪、有意境…







这些感受,都是那么新鲜,而越感到新鲜,越暴露了我的无知。

据统计,我国现有聋人人口2057万,按每个聋人有直系亲属四人计算,需要使用手语的人口应该在一亿人左右。

也就是说,每14个人中,就一个人要打手语。

对手语一无所知,是不应该的。

这部电影讲的我不知道的事,还有很多很多…

比如影片开头提到,香港曾经的聋人学校禁止学生打手语。



童年时的男主角叶子信,因为出生在聋人家庭,手语就是他的母语。

他在课上打手语,被老师批评,而他的同学Alan帮他出头,两人一起被罚…





不让聋人打手语,这也太离谱了吧?

我看到有影评人评价,电影表达过于强调手语和口语的对立了。

但他们不知道,这种对立真实存在于聋人世界,这是相当一部分聋人的生存困境。

电影里有字幕介绍:

从前全球大部分的聋人学校均采取“口语政策”教学,认为这样可以帮助聋人融入社会。

直到2010年,国际聋人教育会议始改变方针,并郑重呼吁:在教育上,必须重视聋人采用有效沟通的一切方法,肯定聋人使用手语的权利。





这并非危言耸听,在聋人教育的历史上,存在过一个强烈倾向于甚至强制推行口语教学,而禁止或压制手语的时期。

这段历史是聋人群体和聋人文化记忆中一道深刻的伤痕。

这个阶段主要集中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后期,其标志性事件是1880年在意大利米兰召开的国际聋人教育会议。

米兰会议的核心,是推崇“纯口语法”,认为口语教学优于手语教学,并贬低手语的地位。

他们认为,只有教会聋人开口说话,才能让他们“回归”主流社会,成为“有用”的人。而手语被视为一种“原始的”“低等的”、会阻碍语言和思维发展的沟通方式。

这是一个霸王条款,会议共有164名与会者,但只有一名是聋人。决策权完全掌握在听人教育者手中。

而这种教育政策的后果是灾难性的。

许多聋童花费了数年时间,只学会了几个含糊不清的单词和简单的读唇,却错过了用最自然的方式(即手语)学习知识、发展思维的黄金时期,导致文化教育和认知发展严重滞后。

孩子们被剥夺了使用最流畅自然语言的权利,导致他们无法充分表达自己、建立深厚的社交关系,感到孤立、挫败和自卑,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创伤…



片中的三位主角,其实各有各的人生选择。

素恩用人工耳蜗,说口语,不会打手语,进了保险公司工作;



Alan用人工耳蜗,会打手语,也会说,是一名广告摄影师;



叶子信没有助听设备,只用手语,做着洗车工作,想当潜水教练…



这本应该是一个“大家都有光明的未来”的故事,但现实是,大家都受到一定程度的歧视。

子信想考潜水教练资质,但香港并没有精通手语和潜水的考官,无法为他组织考试。

而作为一个手语母语者,他这个群体面临着更多的障碍,比如有些活动场合,会用字幕机代替手语翻译员,但如果有聋人想用手语发言,就不行了。



子信的爸爸去看病,翻译很差,总是无法向医生传达病情。

他的朋友辛辛苦苦考上大学,但里面没有安排手语翻译员,读得很辛苦,最后还是退学了…



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主流人群会觉得默认他们应该做出更好的选择:科学如此昌明,他们不是有助听设备吗?为什么不做人工耳蜗呢?为什么不开口说呢?

素恩一开始也是这样想的,但事实是,不是所有人都有条件做手术,有的人即使做了,效果也不是很好。



素恩从小接受了一套叙事:你是聋人,你就是落后的、不正常的,你只有加倍努力才能适应社会。

但这本质上是一套社会达尔文主义强加给聋人的观念。

看似是一个最优解,实际上却剥夺了聋人自由选择的权利,仿佛只有他们付出更多,承受了更多痛苦,才配享受这个社会的资源,不这样,就是在给主流社会添麻烦…

而主流社会本身,并没有主动承担什么…

素恩曾经笃信“双倍努力就有回报”,但当她走入社会,发现要真正的融入,谈何容易…

公司把她当成“吉祥物”,老板对她特别宽容,从不给她派重活儿,电话也不用她接…





同事对她说:你打字很快啊,不如以后打字跟大家沟通。

素恩第一次体会到了子信的处境,原来被区别对待,是这样如鲠在喉的感受…

她知道他们都没有恶意,但无知本身,就是一种恶。

她感到迷茫:我想做正常人,但是正常的标准那么高,要追,要达到,不可能…



更悲哀的是,面对使用手语的聋人群体,她也成了另类,她那套“做正常人”的言论,伤害了这群人。



素恩这个角色,是原型人物的。

她叫李菁,一岁半时因高烧导致失聪,一直在主流学校读书,并取得优异成绩,但大学毕业后求职屡遭挫折,寄了两百多封求职信,最后仅被聘请为文员。

后来她学习了手语,但因为发音不清,健听人从不当她正常,另一方面,又因自小没进入聋人的网络,而遭到聋人的排斥。

李菁于2008年选择了跳楼自杀,终年26岁。

她留下一封遗书,信中形容自己是害人累己的怪物…



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从来不是看有多少座高楼大厦,有多宽的马路,路上跑着多高级的车,也不是看手机支付多便捷,人们多有钱…

而是取决于,整个社会对待弱势群体的态度。

《看我今天怎么说》讲述的不仅仅是聋人和听人的关系…

它更涉及到多数与少数,强者与弱者,主流与边缘,不同群体之间,需要怎样的智慧,才能包容理解、实现共存…

是拳头硬的说了算,是简单的隔离对立,还是彼此倾听、了解,人类历史上已经有了太多太多例子…

素恩和子信的境遇,可能发生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梁光烈同志夫人杨桂珍女士逝世,享年86岁

梁光烈同志夫人杨桂珍女士逝世,享年86岁

澎湃新闻
2025-09-15 09:52:29
空警-3000再次试飞,有望在2027年服役,届时将领先美国整整两代!

空警-3000再次试飞,有望在2027年服役,届时将领先美国整整两代!

战争与帝国
2025-09-14 22:12:23
鸡娃不行就换赛道吧,网传36岁母亲因儿子叛逆难关,抑郁绝望去世

鸡娃不行就换赛道吧,网传36岁母亲因儿子叛逆难关,抑郁绝望去世

眼光很亮
2025-09-14 21:42:52
日本兵的回忆:日军进村找“花姑娘”,最喜欢的是一种人

日本兵的回忆:日军进村找“花姑娘”,最喜欢的是一种人

红梦史说
2025-09-14 06:40:02
贾国龙再度引燃“战火”!罗永浩:谁弄到西贝的预制菜,每袋1000

贾国龙再度引燃“战火”!罗永浩:谁弄到西贝的预制菜,每袋1000

明月杂谈
2025-09-15 04:59:40
妈妈亲手缝的NIKE书包火了!品牌留言要送礼物,当事人:已经联系礼物还未寄到

妈妈亲手缝的NIKE书包火了!品牌留言要送礼物,当事人:已经联系礼物还未寄到

现代快报
2025-09-14 15:13:20
重磅消息!七国集团财政部长考虑对俄罗斯支持者征收关税!

重磅消息!七国集团财政部长考虑对俄罗斯支持者征收关税!

翻开历史和现实
2025-09-14 16:10:21
新华社权威快报|青海黄河源区确认发现秦代刻石

新华社权威快报|青海黄河源区确认发现秦代刻石

新华社
2025-09-15 10:14:04
养老变被啃老!40岁魔笛暴力抽射+狂奔怒吼 8.6分全场最高+斩MVP

养老变被啃老!40岁魔笛暴力抽射+狂奔怒吼 8.6分全场最高+斩MVP

风过乡
2025-09-15 06:58:34
“西贝”风波要完结了?杭州部分门店客流受明显影响,也有老客赶来支持

“西贝”风波要完结了?杭州部分门店客流受明显影响,也有老客赶来支持

极目新闻
2025-09-15 08:40:47
媒体人:吴艳妮“亚洲第一”彻底沦为营销,她被日本选手全面压制

媒体人:吴艳妮“亚洲第一”彻底沦为营销,她被日本选手全面压制

直播吧
2025-09-14 17:03:06
某企业别装死了,赶紧出来说句话吧

某企业别装死了,赶紧出来说句话吧

地球公民金建国
2025-09-14 13:58:48
中美密谈6小时,美财长眉头紧锁,连退两步,特朗普“承认不行”

中美密谈6小时,美财长眉头紧锁,连退两步,特朗普“承认不行”

八斗小先生
2025-09-15 09:28:28
赢麻了!订单根本做不完!深圳一工厂介绍新人入职奖励3000元一人

赢麻了!订单根本做不完!深圳一工厂介绍新人入职奖励3000元一人

明月杂谈
2025-09-14 07:46:06
乾隆写给英国国王的信,全文976字愚昧无比,今藏于大英博物馆

乾隆写给英国国王的信,全文976字愚昧无比,今藏于大英博物馆

诗词中国
2025-09-14 14:20:54
河南一邪教头目自封“玉皇大帝”:奸淫妇女10人,敛财超500万元

河南一邪教头目自封“玉皇大帝”:奸淫妇女10人,敛财超500万元

界面新闻
2025-09-15 08:37:27
西贝背后的隐藏BOSS

西贝背后的隐藏BOSS

城市局
2025-09-15 09:13:29
广西一原县委书记被绑架案调查:冒充执法人员带走受害人,“昌爷”被判18年,其弟、妹、妻均涉案 |红星调查

广西一原县委书记被绑架案调查:冒充执法人员带走受害人,“昌爷”被判18年,其弟、妹、妻均涉案 |红星调查

红星新闻
2025-09-15 11:39:56
“预制菜之王萨莉亚为啥没人骂”冲上热搜!网友:它都不嫌我穷

“预制菜之王萨莉亚为啥没人骂”冲上热搜!网友:它都不嫌我穷

狐狸先森讲升学规划
2025-09-14 20:43:21
曼联0-3完败曼城,验出头号水货!詹俊点评一针见血,1人耽误全队

曼联0-3完败曼城,验出头号水货!詹俊点评一针见血,1人耽误全队

球场没跑道
2025-09-15 09:10:48
2025-09-15 13:11:00
每日一见 incentive-icons
每日一见
体会情感,感悟心语,享受生活。
6134文章数 57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娱乐要闻

知名男演员官宣三胎

头条要闻

广西一原县委书记被绑架:凶手冒充执法人员带走受害人

头条要闻

广西一原县委书记被绑架:凶手冒充执法人员带走受害人

体育要闻

诺维茨基退役十年后,德国篮球走向巅峰

财经要闻

“预制菜大战”100小时

科技要闻

发布会再提乔布斯,苹果高调回归设计初心

汽车要闻

保时捷新款911 Turbo S,双涡轮混动,售272.8万起

态度原创

数码
亲子
艺术
教育
军事航空

数码要闻

迈从推 59g 对称电竞鼠 A7 V2,Ultra 款配 42000 cpi 定制传感器

亲子要闻

孩子无论学习成绩如何,首先让她找到兴趣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教育要闻

当孩子不尊重你和你顶嘴时,不要发脾气、讲道理,请记住这4句话

军事要闻

俄无人机飞入波兰 美国务卿:不可接受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