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最大的本事,就是让人看不出他有多大本事”。
前言
蒋介石败退台湾时,曾评价过开国十大元帅,人民解放军总司令,位于十大元帅之首的朱德元帅,他曾作出过以上评价,从这句话上我们可以看出,老蒋还是很熟悉这个对手。
很多人并不太熟朱老总,觉得他不显山不露水,比起横刀立马彭大帅、军神粟裕等名将来说,他缺乏傲人的战绩来支撑他的名气,但这是一种误区,俗话说得好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一、从旧军走向红军
战场上一帆风顺的时候,大家永远找不到朱老总的身影,部队一遇到困难的时候,朱老总就会出手,化腐朽为神奇,朱老总不屑打顺风仗,战场上我军陷入绝境之时,才能体现出朱老总的本事。
在不知不觉中带领部队脱离险境,朱老总起点很高,毛主席曾这样评价朱老总:“朱毛,朱毛,没有朱哪来的毛,朱在前嘛”。
1930年8月28日起,朱老总担任中国工农总司令的那一刻开始,他就是全军的总司令,所有人都亲切的称他为“朱老总”,这一称谓深深印在了每个人心中。
解放军成立后,朱老总出任人民解放军总司令,那是众望所归,没有任何人有疑问,回顾朱老总这一生,他从未对共产党的信仰从未产生过动摇。
1886年四川省仪陇县内一户贫农家里,朱德出生了,家里的贫困并未打倒朱老总,反而是磨练了他的意志力,青年时期朱老总立下报国之志,许下豪言壮语:“祖国安危人有责, 冲天壮志付飞鹏 ”。
或许其他人说完转身就会抛之脑后,但朱老总却从许下誓言后就开始付诸行动,1909年,朱老总凭借自己优异的成绩考入云南陆军演武堂,随后加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救国同盟会,加入革命。
在之后的反清战争、讨袁战争中,为推翻帝制作出了非常大的贡献,可他发现这不是一条正确的救国之路,为了找寻正确道路,朱老总前往德国留学寻找救国之路,在德国期间,朱老总认识了周总理。
二、保留革命火种,关键时刻力挽狂澜
两个人的命运,也因这次相见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朱老总在周总理的带领下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并顺利加入中国共产党,但朱老总的定位很尴尬,他的军事才能并未被发掘出来,被定位成了“一个好参谋”。
在后来的艰苦斗争中,给红军队伍带来了很多磨难,朱老总的本事也一点一点显露出来,三河坝战役里,朱老总带领三千人的部队阻击敌军,掩护叶挺、周总理等人撤退往潮汕地区前进。
面对追击而来的数倍敌军,这场阻击战朱老总也打得非常辛苦,敌军装备精良,火力强大,反观起义军这边,早已被敌军追的精疲力尽,面对眼前的困境,朱老总灵活运用战术,占据有利地势进行防守。
打的钱大钧晕头转向,甚至有时敌军还会自己人打自己人,阻击战持续了三天,最终起义部队趁着早起的浓雾全身而退,一些革命意志不坚定的人早早的脱离了队伍。
甚至叶挺将军率领的起义部队也渐渐难以维持,最终叶挺和周总理只能逃亡香港避风头,此时南昌起义带出来的部队,只剩朱老总手里的这不到两千人。
甚至这些人在围追堵截下开始军心涣散,朱老总见队伍出了问题,立马稳定军心,给众人分析当前局势: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我有义务保留下革命的火种,也有决心把大家带出去,带到安全的地方,请同志们相信我,想走的我自掏腰包发路费,想要继续干革命的就听我的,我会带大家走出包围圈,将革命进行到底”。
就这样在一番稳定军心下,朱老总带领着剩下的人继续出发,甚至在行进途中继续发展壮大队伍,进入湖南地界时,部队人数达到了八千人,1928年4月登上井冈山成功跟毛主席的秋收起义部队顺利会师。
朱老总的坚持为新中国留下了无数将帅,南昌起义中走出了朱老总等七位元帅,起义部队里后来还出了粟裕等四位大将、肖克等上将,朱毛顺利会师,开启了我军新时代,朱老总也奠定了“红军之父”的位置。
井冈山会师后,朱老总总结自己的带队经验,结合之前在苏联学习的知识,与毛主席的想法一汇合,游击战十六字诀诞生了,这大大提高了红军队伍的作战能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燃起了革命之火。
部队发展也越来越壮大,粟裕大将曾写过对朱老总的评价:“井冈山迎来了一位会带兵打仗的帅才,红军一定会赢得最终胜利”,朱老总确实没辜负战士们的期望,面对国民党军的飞机大炮,数次带领部队走出困境。
三、朱老总出手,统领全局
抗日期间,自平型关大捷后,115师进行了分兵,聂荣臻元帅被派往晋察冀地区开辟根据地,随着稳步发展兵力也从当时的三千兵力发展到了三十万兵力。
此时的晋察冀根据地也被蒋介石疯狂针对,财政、物资运输等问题都成了问题,聂荣臻鼓励将士们经商,自产自销,盈利,这本是好事,却也成了制约晋察冀根据地一个大问题。
重庆谈判过后,聂荣臻天真的以为两党之间能平安无事,晋察冀地区开始裁军,部队从之前的三十万减员到了二十万,裁军前他没看清当时的形势,手段也简单粗暴,很多老兵被裁掉了,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946年,老蒋为了抢夺抗日果实,私自撕毁双十协议,召集各路大军对我军进行围剿,此时中原五万解放军面对国民党三十万大军围剿,朱老总临时被任命解放军总司令,率领部队作战突围力挽狂澜,可谓是众望所归。
解放战争爆发后,除了晋察冀军区,其他部队的战绩非常突出,晋察冀因为经商问题和裁员问题,导致晋察冀军区屡屡打败仗,就连他的老搭档郭天民都在会上批评他。
晋察冀军区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朱老总得知后赶紧来处理问题,朱老总身为总司令身经百战,了解完事情经过后很快找到了对策,他先是批评了聂荣臻工作上的失误,随后解决郭天民的问题,经过朱老总的疏导,两人都认识到错在哪里,一场危机就此解除。
但事情并未完全解决,随后朱老总坐镇晋察冀军区开始对部队进行整改,但他一个人的力量无法做到面面俱到,为此他找来一批优秀的将领来解决此事。
杨得志出任晋察冀军区司令、罗瑞卿出任军区政委,杨成武当副政委,在几位将军的整治下,晋察冀军区的很多问题都得以解决,并迅速蜕变成一支优秀的部队。
这种能力可不是一般人能有的,朱老总的能力非常让人值得信赖,我军在每个关键时期都有朱老总的身影,蒋介石与我军战斗这么多年,朱老总厉害他早已经领略过了,他十分佩服,也十分羡慕毛主席有朱老总这样优秀的搭档。
结语
蒋介石曾评价过朱老总的军事能力,不显山不漏水,一到关键时刻吓敌人一跳,朱老总的最大的本事就是,别人看不出他有多大本事,这正有本事的人不是靠喊出来的,而是在不知不觉中打败敌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