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坛又闹得沸沸扬扬,特朗普这家伙一夜之间在社交平台上刷屏,发了四十多条推文,每条都火药味十足,直呼法院的裁定是场大灾难。说实话,这事闹得挺大,牵扯到他的贸易政策核心,法院直接判他越权征收关税违法。
特朗普2025年1月重新上台后,就把贸易保护当成头等大事。他老早就觉得美国在全球贸易中吃亏了,总说其他国家占便宜,美国工人遭殃。所以,上任没多久,他就动用1977年的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这法原本是给总统在国家紧急状态下处理经济问题的工具,但特朗普拿来当借口,大规模加征关税。
4月2日,他宣布所谓“解放日”关税,对几乎所有贸易伙伴征收10%的基准税率,还针对中国、加拿大、墨西哥等国额外加25%,理由是打击芬太尼走私。他觉得这能逼其他国家让步,还能保护本土产业,顺带多收点税钱进国库。结果呢,这政策一出,全球贸易圈就乱套了,美国国内物价也开始涨,中小企业叫苦连天。
问题出在哪?特朗普绕开国会,直接用行政命令加税,这在美国宪法里是个大忌。宪法明确规定,征税权属于国会,总统不能随便插手。历史上,历任总统用过这个紧急法搞经济制裁,但没人像特朗普这样大规模征收关税。5月28日,纽约国际贸易法院先判了,认定特朗普越权,关税违法。特朗普团队不服,上诉到联邦巡回上诉法院。
7月31日开庭审理,法官们审了半天,最终在8月29日出裁定:7比4维持原判,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超出了总统权限。法院文件里写得清楚,这法没提过关税一词,总统不能无限扩张权力。简单说,特朗普想一手遮天,但法院不买账,直接戳破了他的算盘。
特朗普听到这消息,立马炸毛。从8月29日晚到30日凌晨,他连发四十多条推文,每条都大写字母强调愤怒,称这个裁定如果生效,美国经济会崩盘,产业被外来货冲垮,国家安全受威胁。他还指责法院有党派偏见,说民主党在背后捣鬼,想拖垮白宫。
这反应可不是随便发脾气,关税是他经济政策的王牌,收了上千亿税钱,帮他稳住铁锈带选民支持。要是关税取消,美国财政得退还4000多亿美元,国债压力山大,通胀可能抬头。股市当天就跌了500多点,相关企业股价绿油油一片。特朗普知道这事关他的政治命脉,所以才这么急眼,试图用社交媒体动员支持者,把矛头转向党争。
这事的影响可不止特朗普个人。经济上,美国中小企业和中产阶级首当其冲。关税本来想保护本土工厂,但实际让进口成本涨了,物价跟着水涨船高。民调显示,61%的美国人反对这些关税,不少人觉得日子没变好,反而更贵了。投资机构算过账,如果全退税,财政窟窿巨大,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像多米诺骨牌一样推高借贷成本。
全球贸易也受牵连,欧盟、日本、韩国这些盟友之前勉强签了贸易协议,现在看到美国政策这么不稳,肯定要重新盘算。其他国家已经在找新渠道,绕开美国,避免被反复折腾。贸易赤字没明显缩小,反倒让全球供应链更乱,美国在国际上的信誉打折。
政治层面,这裁定暴露了美国体制里的权力纠葛。总统和国会的博弈从来没停过,特朗普这回是典型例子,他想单干,但法院站出来说不行。这不光是贸易问题,还牵扯宪法平衡。共和党内部分歧加大,有的议员急着推修正案,给特朗普补征税权;但传统派反对,觉得不能让行政权太膨胀。民主党抓住把柄,攻击特朗普政策不合法,影响中期选举。特朗普推文里暗示法院搞鬼,其实是转移视线,但公众不傻,越来越多企业主和选民质疑他的做法。长远看,这可能推高通胀,拖累经济增长,让他的“美国优先”口号显得空洞。
特朗普大发雷霆不是没道理,关税是他重振美国经济的赌注,现在被法院判违法,等于是当头一棒。经济损失、政治分裂、国际信誉下滑,这连锁反应够他喝一壶的。但话说回来,美国体制设计就是为了防一人独大,这次事件提醒大家,权力有边界。
特朗普的做法虽强势,但忽略了法律底线,结果自食苦果。未来几个月,最高法院的判决将是关键,看看这关税风波怎么收场。话说,这事也给咱们提个醒,贸易政策不能光靠蛮力,得讲规则,不然吃亏的是自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