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们,南京大学作为国内高校 “第一梯队” 的大佬,却因 2000 年院系大合并时没合并工科、医学院校,落下了 “缺医少工” 的短板,综合排名受影响不说,还被网友调侃成 “华五守门员”“没落贵族”。尤其在新工科、新医科热潮下,录取分数也面临挑战。但南大哪会坐以待毙?最近一连串大动作,直接亮出了破局的决心!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先是在新工科领域发力,苏州校区已落地运营,专攻智能科学与技术、机器人、集成电路等方向,补上工科短板的架势十足。而更让人兴奋的是,新医科发展终于有了关键抓手 ——与江北新区共建浦口校区,聚焦生命健康学科群(医药化生),1000 亩教学用地虚位以待,就等搞出大动静!
浦口校区新定位:化生医药的 “超级阵地”
浦口校区其实不是新校区,之前一直给南大独立学院金陵学院使用,规划总面积 2800 亩,其中教学用地就占 1000 亩(具体面积以校方最终公布为准)。2023 年金陵学院停办后,校区腾空,如何规划成了南大发展的 “关键棋”。
8 月 26 日,南大与江北新区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给浦口校区(江北校区)定了调:打造化生医药学科群主阵地,新建多个学院、搭建高层次科研平台,同时开展本科和研究生培养。不止于此,双方还要共建南大国家大学科技园江北新园区和卓越工程师学院江北基地,深化与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合作,推动 “南大系” 企业集群发展。南京市委常委陆卫东更是明确表示,要 “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 把校区打造成国家级新区新校区和人才高地。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为啥双方都这么重视?因为江北新区本身就是 “潜力股”—— 在石化、钢铁传统产业基础上,生命健康产业已聚集超 1300 家企业,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还入选了国家级创新型产业集群,生物医药谷竞争力全国第 8。同时,新区还提前布局了基因与细胞治疗、类脑智能等未来产业,对高层次人才、科研平台的需求极其迫切。南大的学科优势撞上新区的产业需求,简直是 “强强联合”!
工医短板双补,南大要摘 “守门员” 标签?
作为顶尖文理名校,“缺医少工” 一直是南大的 “痛点”,尤其在高考招生中,新工科、新医科的缺失让不少考生犹豫。但现在,南大的补短板行动已经见效:
新工科方面,苏州校区已搭建起 20 多个学院和研究院,涵盖智能科学、集成电路等核心领域,全国重点实验室也已入驻,框架基本成型。只要师资配齐、运营成熟,新工科实力必然大幅跃升。
新医科方面,南大走了条 “巧路”。自建医学院难在缺直属三甲医院,而南大转而发力医工理交叉研究—— 它本身在生物、化学领域是 “顶流”,临床医学 ESI 进入千分之一,还拥有医药生物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遗传工程小鼠资源库等顶级平台,刚好契合新医科 “交叉融合” 的趋势,避开了传统医学发展的瓶颈。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从苏州校区补工科,到浦口校区强医科,南大的 “奋进行动” 目标很明确:建设 “第一个南大”。作为国家重点支持的名校,它的底蕴和资源摆在那里,只要补齐短板,“没落贵族”“华五守门员” 的标签迟早会被撕掉。
你觉得南大这次能成功逆袭吗?家里有考生会考虑报考南大的新工科、新医科专业吗?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