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退休养老,为什么会出现农民拿一两百、体制内却拿一两万的现象?今年有不少城市退休金统一上调,但城乡居民的养老金只增加了区区几十块钱。
什么是城乡居民?直白地说,就是农民。
在涨养老金这件事上,我觉得大部分人都没有弄明白核心矛盾点到底是什么,其实就两个:一是公平,二是可持续性。
所谓公平,就是我们必须正视农民的历史贡献与回报严重不对等的事实。那为什么会出现农民拿一两百,而体制内拿一两万的现象呢?
这是养老金一直以来最大的争议,也是双轨制的历史遗留问题。虽然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和企业退休职工名义上已经并轨,但事实上,前者的养老金要远高于后者。如果再加上城乡居民,那就是一道待遇的鸿沟。而养老金等比例上涨只会拉大差距,不见得你多交就能多得。有的人儿孙能拿着养老金啃老,有些老人却只能靠药续命,这本来就不是一个正常社会该出现的现象。
那我们不禁要问:是农民做出的历史贡献不够吗?显然不是。我们所有人都必须承认一个事实:农民是中国工业现代化过程中付出最多的群体,没有之一。
1949年建国时,百废待兴。如何在严峻的国际形势和国库空虚的双重压力下完成工业化初始资本积累?唯一的选择只有农业和农民。国家通过一系列的制度设计和安排,核心机制就是我们熟悉的“剪刀差”——通过长期的统购统销,以国家规定的低价收走农民手中的农产品,同时提高工业品对农民的销售价格,比如初期的化肥、农药,后期的拖拉机等。
通过“剪刀差”,农民手中的财富被转移到工业部门,而农民往往只剩下仅够糊口的口粮。直白地说,就是通过这种不等价交换,把农民的财富转变为国家工业化的原始资本积累,这才奠定了我国工业现代化的基础。不客气地说,没有农民长达几十年的付出,就不会有中国的现代化工业。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不为多数人所知的情况:即便在改革开放以后,农民除了上交皇粮国税,还有沉重的“三提五统”。2000年初,有不少社会学家针对当时的基层乱象做过令人敬佩的田野调查,最有名的一篇现在已经读不到了,如今还挂在湖北省政府网站上的有一篇《三乱是个无底洞》。
“三提”指的是:公积金、公益金、管理费;“五统”指的是:教育费、优抚费、交通费、民兵训练费、计划生育费;“三乱”就是各种名目的乱摊派、乱收费。很多地方基层就是靠着农业税、靠“三提五统”来维持日常开支,支撑当地的工业建设。
2000年,湖北省监利县棋盘乡党委书记李昌平上书总理,直言“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当时农民的税费有多沉重呢?税费负担已经占到了农民收入的20%到30%,农民不堪重负,生活窘迫。直到2006年全面取消农业税,农民才有史以来第一次不用上交皇粮国税,但这才过去了多少年?
而另一方面,中国快速城镇化过程中的农民工,说他们是城市繁荣的基石,一点也不过分。但他们却难以在城市安家,子女也没办法享受到城市的优质教育和医养资源。农村贡献了土地,但绝大多数农民没有平等分享到土地增值带来的收益。
农民付出如此之多,就连“上车”的资格都被严重限制。即便子女有幸“上车”,却需要交钱去雇佣车上那些养尊处优的人,而这些钱分到自己父母手中的只有一两百。
更深层次来看,城乡居民依靠子女养老,加重的是寒门子弟的负担。希望国家在有能力进行财富再分配、构建社会保障体系、推动共同富裕的时候,农民不应该是被保障水平最低、最脆弱、被遗忘在边缘的群体。改革红利应该共享,消除贫富差距完全可以从养老金改革开始。
这既是对农民长达几十年付出的反哺,也是减轻寒门子弟的负担,更是对中国这个最大群体消费力的释放,也符合扩大内需的基本国策。这应该成为我们对改革的共识。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