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在我朋友圈不算什么”。
说出这句话的人,是祥祺集团的缔造者陈红天。
陈红天曾依托祥祺集团,以约355亿元资产位列内地富豪榜第13位,是当时中国最具实力的地产大亨之一。
然而如今,这位曾经风光无限的人物,却连自己名下的豪宅都无法保住。
在高位购入资产价格暴跌超过六成,损失高达13亿港元之后,今年8月19日,陈红天位于山顶的豪宅以7.9亿港元成交。
随着房地产行业发生重大转折,陈红天也难逃出售房产偿还债务的命运,令人感慨万千。
从教师“逆袭”为地产巨擘
1959年,陈红天出生于广东佛山。年轻时期,他先后从事过务农、体校教练、职校教师等多个职业。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港澳地区的流行文化逐渐影响内地。
身为教师的陈红天敏锐察觉到,服装行业蕴藏着巨大商机,心中开始萌生投身服装产业的念头。
于是,他不顾家人劝阻,果断辞去稳定的工作,带着满腔热情前往深圳。
初到深圳时,他缺乏资源,从最基础的裁缝做起,一针一线地积累经验,也逐步掌握了服装市场的运作规律。
随着对行业的深入了解,他的视野也逐渐拓宽。1990年,他决定通过投资移民的方式前往香港。
抵达香港后,陈红天迅速展开新的事业布局,先后创办了祥祺投资(香港)有限公司和祥祺实业(深圳)有限公司。
起初,公司主要专注于服装产业。凭借优质的产品和精准的市场策略,公司很快在业内站稳脚跟。
但陈红天并未止步于此。
他注意到,当时深圳的房地产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蕴含巨大潜力。于是他果断转型,将业务重心逐步转移至深圳房地产市场。
进入房地产行业后,他依旧展现出出色的判断力,成功开发了祺祥花园、侨洲小区等多个优质项目。
随着企业规模的持续扩张,单一公司架构已无法支撑发展需求,2003年,陈红天正式成立祥祺集团。
2015年至2017年,是陈红天旗下资产快速扩张的关键阶段。
他将投资重心聚焦于物业领域,特别是香港和英国的优质地产。短短几年内,他在两地的物业投资总额接近百亿港元。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2016年的一笔交易——他以21亿港元的价格购入了香港山顶歌赋山道15号豪宅。
这笔交易不仅刷新了当时香港豪宅成交价的纪录,更打破了亚洲豪宅交易的历史纪录,一时之间成为业内热议话题。
凭借在房地产与投资领域的卓越表现,陈红天逐步成长为业内知名的地产投资大亨,其话语权与影响力不断提升。
此后,他开始着力打造自己的高端商业圈层,2012年,他牵头创立了“同心俱乐部”。
该俱乐部自成立以来便定位高端,吸引了腾讯创始人马化腾、顺丰创始人王卫等53位深圳重量级企业家加入。
巅峰时期,成员企业总资产合计超过4万亿元。
如此庞大的资源背景,成为陈红天在业内说话办事的重要支撑。要理解这一点,只需回顾当年发生的事件便可知晓。
公开叫板“王石离开”
2015年,中国资本市场发生了一起震动全网的“宝万之争”。
彼时,宝能集团的姚振华凭借保险资金不断增持万科股份,试图掌握万科控股权。
而万科时任董事长王石坚决反对,公开表示不欢迎宝能系入主,并认为姚振华的资本操作方式与万科发展理念不符。
当双方陷入僵局、网络争论愈演愈烈之际,陈红天公开表态,明确支持姚振华。
同时,他在文中直言,王石作为万科管理层应主动辞职,为新的资本力量腾出空间。
更令人震惊的是,他在文中直接喊出“让王石离开”。
这番言论瞬间引爆全网争议。
有人认为他敢于表达真实想法,敢于挑战传统管理层,也有人批评他言辞激烈,不应干预企业内部事务。
而这起事件尚未平息,到了2022年,在大湾区青年盛典这一公开场合,陈红天又因一番高调言论再次引发热议。
当时,活动现场聚集了众多青年创业者和行业人士,他在分享对商界人物的看法时,突然提到李嘉诚及其旗下的长和系,并直言:
“李嘉诚及长和系目前市值不到2000亿,根本不值得一提”。
要知道,李嘉诚长期被视为香港商界的“常青树”,而长和集团更是横跨多个领域的商业巨头。
陈红天此番毫不掩饰的评价,彻底打破了人们对传统商界领袖的固有印象。
他这种张扬不羁、直率敢言的形象迅速在网络传播开来,不仅引发网友热烈讨论,也让不少业内人士对其直言不讳的性格印象深刻。
不过,没过多久,狂傲的陈红天便遭遇了始料未及的“现实打击”。
遭遇“现实打击”
2018年之后,国内房地产市场迎来明显下行周期,房价上涨趋缓,购房观望情绪加剧,不少房企面临销售难题。
而陈红天此前在香港的布局,也开始出现危机:他早前在香港进行物业收购时,大量采用高杠杆操作,即通过借款进行投资。
如今市场走弱,不仅手中物业价值缩水,此前借入的资金还需偿还本息,资金压力骤然上升。
一边是资产持续贬值,另一边是现金流日益紧张,难以覆盖债务。
陈红天及其祥祺集团就这样陷入了流动性危机与资产缩水的双重困境。
为了缓解资金压力,陈红天不得不开始出售手中的优质资产。
其中备受关注的“傲璇”豪宅,因其无力偿还贷款,最终被银行接管,随后以仅4.2亿港元的价格出售。
要知道,当初购置这套豪宅时,投入的资金远高于这个价格,如今低价抛售,亏损程度可想而知。
即便如此,资金压力仍未完全缓解。
到了2025年7月,陈红天再度出售一套位于嘉富丽苑的房产,最终以6455万港元成交。
据统计,截至目前,陈红天已出售的房产累计亏损达13亿港元。
从曾经高调评论商界领袖、坐拥千亿资产,到如今靠低价抛售豪宅偿还债务,这般落差实在令人感慨。
其实,陷入困境的不止他一人,恒大许家印也靠打折出售豪宅缓解债务压力,但相较之下,陈红天在逆境中显得更为果断,拿得起也放得下,多了几分“硬汉”气质。
至于他未来能否走出低谷,迎来新的转机,还需我们持续关注。
信息来源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41578236321268673&wfr=spider&for=pc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