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随着南方电网广西钦州供电局下辖县级供电企业——钦州灵山供电局与广西园丰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联建协议的成功签订,标志着钦州供电局以“1+3+N”机制一体化推进与非公有制企业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共促高质量发展的工作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8月份以来,钦州供电局已牵头推动完成了钦州供电局与广西自贸区宏坤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钦州浦北供电局与广西富产新材料科技集团、钦州新区供电局与钦州九联食品有限公司产业工人队伍建设联建协议的签订工作。
今年以来,钦州供电局积极构建“国企带非公”产业工人队伍建设“1+3+N”机制。该机制是钦州供电局党委充分发挥国有企业示范带头作用的创新实践,其内涵清晰、定位明确,“1”是指钦州供电局,作为体系核心主体,通过发挥国企资源、技术、管理优势,负责统筹推进整体工作;“3”是指钦州供电局下辖的钦州灵山供电局、钦州浦北供电局、钦州新区供电局等3家县级供电企业,作为区域执行主体,负责具体对接属地各家非公有制企业的需求,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带动“N”家非公有制企业,通过联建合作实现企业同频共振,共赢发展。该机制从框架搭建到具体实践,逐步覆盖了石化新材料、食品加工、畜牧养殖等多个与向海经济关联领域企业的合作网络。
在具体实践中,钦州供电局及3家县级供电企业积极围绕非公有制企业实际需求,聚焦政治思想引领、员工队伍素质提升、助力社会经济发展等三项重点任务,带动非公有制企业筑牢思想政治建设根基、完善素质提升体系、拓展企业发展空间。钦州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对钦州供电局创建的这一联建机制给予高度肯定,认为此举既为钦州向海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力,也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搭建了跨企业协作平台,值得推广借鉴。
下一步,钦州供电局将继续优化“国企带非公”“1+3+N”机制,一方面持续拓展“N”行业覆盖范围,重点对接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钦州港片区、中马钦州产业园区、钦州石化产业园区等向海经济核心产业、企业,加大双方合作力度,推动企业互惠共赢、共同发展;另一方面丰富双方合作内容,探索“技能比武+技术创新+岗位建功”新模式,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从“基础赋能”向“创新提效”升级,为钦州加快建成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高品质生活的滨海运河城市贡献电网力量,赋能广西向海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罗淇元、翟晋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