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32家未盈利公司的中报全部披露完毕,4家公司扣非前后的归母净利润均实现盈利,今年或许有望满足摘“U”条件。
来源:摄图网
4家公司中报扭亏为盈,今年有望摘“U”?
允许未盈利公司上市是科创板的一大特色,相关企业上市后仍未盈利的,在股票简称后添加“U”作为特殊标识。对于在《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5号——科创成长层》发布前已上市且尚未首次实现盈利的公司,其摘“U”条件仍为上市后首次实现盈利,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的孰低值为准。
目前,32家存量未盈利公司的中报已经全部披露完毕。其中,4家公司扣非前后的归母净利润均实现盈利,营收大幅增长是业绩“爆表”的重要原因。
今年上半年,百济神州-U(688235.SH)实现营业收入175.18亿元、同比增长46%,实现归母净利润4.5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2.61亿元,而上年同期分别为-28.77亿元、-31.25亿元。
根据我们前期发表的《四年“烧掉”超470亿元研发费,百济神州首见盈利》,公司本期营业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是自研产品百悦泽®(泽布替尼胶囊)和安进授权产品以及百泽安®(替雷利珠单抗注射液)的销售增长。而归母净利润实现盈利,主要系产品收入大幅增长和费用管理推动了经营效率的提升。
今年上半年,寒武纪-U(688256.SH)实现营业收入28.81亿元、同比增长4348%,实现归母净利润10.38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9.13亿元,而上年同期分别为-5.30亿元、-6.09亿元。
我们在《“寒王”取代“贵王”登顶A股,闪闪亮的中报藏着哪些潜力?》一文中提到,公司凭借人工智能芯片产品的核心优势,持续深化与大模型、互联网等前沿领域头部企业的技术合作,营业收入实现显著增长。
奥比中光-UW(688322.SH)上半年营业收入为4.35亿元,同比增长104%,归母净利润为0.6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为0.3亿元,上年同期分别为-0.53亿元、-0.81亿元。
奥比中光主营3D视觉感知产品。半年报显示,随着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快速发展,公司多年来在各类创新下游应用领域的培育和布局初见成效,成功迎来“经营拐点”。目前公司产品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生物识别(如线下刷脸支付、“碰一下”支付)、AIoT(如机器人、三维扫描)、工业三维测量等。
奥比中光和蚂蚁集团深度绑定,蚂蚁集团旗下的上海云鑫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为公司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约9.18%。今年上半年,公司向蚂蚁集团销售商品1.31亿元。
中巨芯-U(688549.SH)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67亿元,同比增长20%,实现归母净利润0.08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0.01亿元,第二季度实现环比扭亏。
中巨芯产品主要包括电子湿化学品、电子特种气体和前驱体材料等半导体材料,主要应用于集成电路和显示面板制造领域。今年上半年,电子湿化学品板块、电子特种气体及前驱体板块系列产品销量分别同比增长39.69%和12.45%。
值得注意的是,中巨芯2024年上半年的归母净利润为0.23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为0.12亿元,但全年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0.1亿元。
此外,精进电动-UW(688280.SH)今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成功扭亏,实现盈利0.36亿元,但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0.69亿元。本期非经常性损益主要是政府补助0.97亿元。
54家未盈利企业上市,22家已摘“U”
统计数据显示,未盈利企业登陆科创板后获得较好发展。
2019年6月科创板开板以来,有54家未盈利企业成功登陆科创板。按照申万一级行业分类,54家公司来自7个行业。其中医药生物行业有21家,主要来自化学制药子行业;电子行业有19家,主要来自半导体产业链。
这54家企业在2024年共实现营业收入1744.79亿元,26家企业收入突破10亿元。
其中,中芯国际(688981.SH)营业收入高达577.96亿元,百济神州收入272.14亿元,九号公司-WD(689009.SH)收入141.96亿元。芯联集成-U(688469.SH)、信科移动-U(688387.SH)、百利天恒(688506.SH)的营收规模都在50亿元以上。
累计有22家企业上市后实现盈利,成功摘掉“未盈利”帽子。从2024年归母净利润情况来看,百利天恒、中芯国际全年盈利都在37亿元左右,艾力斯(688578.SH)盈利14.3亿元,九号公司盈利10.84亿元,拓荆科技(688072.SH)盈利6.88亿元。
研发方面,有10家公司去年研发投入超过10亿元,其中百济神州达141.4亿元,中芯国际达54.47亿元。按照研发投入和当期营业收入计算,12家公司的研发投入占比超过100%,另有11家超过50%。
行情方面,超过七成未盈利企业目前股价较上市之初有所提升。按9月2日收盘价计算,寒武纪上市至今股价上涨约22倍,百利天恒股价上涨超过13倍,仕佳光子(688313.SH)、拓荆科技、沪硅产业(688126.SH)、艾力斯股价上涨超过4倍,还有13家公司股价至少翻倍。
科创板设置成长层,调出条件更严格
2025年6月,证监会主席吴清在陆家嘴论坛上宣布,将充分发挥科创板示范效应,加力推出进一步深化改革的“1+6”政策措施。“1”即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并且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7月13日,《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5号——科创成长层》正式发布。
科创成长层重点服务技术有较大突破、商业前景广阔、持续研发投入大,但目前仍处于未盈利阶段的科技型企业。从纳入条件看,上市时未盈利的科创板公司,自上市之日起纳入科创成长层;存量32家未盈利企业自指引发布实施之日起进入科创成长层。
从调出条件看,科创成长层将实施“新老划断”。存量企业调出条件保持不变,同时提高增量公司调出条件。增量公司调出条件为符合科创板第一套上市标准,即“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且累计净利润不低于5000万元”“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且营业收入不低于1亿元”两个条件之一。
科创成长层公司未按规定披露年度报告,或者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或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的,上交所不对其层次进行调整。在科创成长层公司层次调整后,因会计差错更正等原因导致公司不符合“科创成长层指引”相关规定的,上交所将其调回科创成长层。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