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幸感染了流感病毒,咽痛、高热、肌肉酸痛等症状会令人备受煎熬。徐汇区凌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全科副主任医师姜玉雯表示,中医将流感归为“时行感冒”,不同于西医的病毒分型,中医强调“辨证施治”,为方便患者选择合适的中成药,根据症状特点将流感分为以下三类证型:
01
风热证
以发热、咽痛、眼鼻口腔灼热感为主,可伴有恶寒,如合并痰黄、流浊涕、苔黄便干则更为确切。
推荐药物:
连花清瘟胶囊:含金银花、连翘、板蓝根等13味药材,适用于咽痛咳嗽、轻度恶寒或风寒化热、肌肉酸痛、舌红苔黄或黄腻、小便黄等风热毒夹湿症状。
疏风解毒胶囊:含虎杖、败酱草、马鞭草等特色药材,能快速缓解咽痛发热症状。类似的药物还有银翘片、黄连上清片等。
02
风寒证
以怕冷怕风、肢体酸痛为主,可伴有轻微发热,舌苔薄白。多出现在寒冷季节或体质虚寒者。
推荐药物:
正柴胡颗粒:由柴胡、陈皮、防风、甘草、赤芍和生姜组成,为明代医家张景岳所创,适用于外感风寒初起鼻塞、咽痒咳嗽或伴有头两侧太阳穴(少阳经)疼痛的轻型感冒。
川芎茶调颗粒:出自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内有川芎、荆芥、薄荷、羌活、白芷、细辛、防风等,可用于外感风邪引起的感冒,症见恶寒发热、鼻塞和头痛。
类似药物还有荆防颗粒、风寒感冒颗粒、九味羌活丸等。
当风寒和风热两者皆有,也可选择一些表里双解的药物,如防风通圣颗粒、芎菊上清片等。不过这些药物往往含有滑石、大黄、芒硝等性寒滑利药物,如已存在腹泻的患者要慎用。
03
湿阻证
身体酸沉乏力、胃脘胀满、不思饮食或有腹泻;舌苔白腻或微黄腻。在南方潮湿地区较为多见。
推荐药物:
藿香正气系列:包括水、口服液、胶囊和滴丸,尤其对伴有恶心呕吐、腹泻的胃肠型流感效果显著。注意:该药含有乙醇成分,服药期间应避免驾驶及服用头孢类药物。
医生为患者把脉诊断病情
用药原则与注意事项:
辨证为先:症状不同,用药不同。如高热咽痛选风热药,恶寒无汗选风寒药。
异病同治:无论流感类型(甲流、乙流等),只要症状反映的内在发病机理相同,都可以用相同处方治疗,所谓“异病同治”。
预防建议:体弱易感人群可以用玉屏风颗粒提升卫气作为日常预防。
医生提醒,中成药治疗流感需“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家庭可备1~2种对症药物,切忌盲目使用。若出现持续高热、呼吸困难等重症表现时,务必及时就医。科学辨证、合理用药,方能发挥传统医学的独特优势,为健康保驾护航。
记者:吴会雄
编辑:宁平英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