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溃疡反复、咽喉肿痛,却同时手脚冰凉、小腹发凉”——这种看似矛盾的“上热下寒”体质,正困扰越来越多都市人群。虔玉堂太极养生讲师、吴氏太极拳第六代传人刘欢,给大家分享一套“抻拉三焦”养生法,仅用5分钟、3个动作,即可帮助身体完成“寒热对流”。
一、阴阳颠倒成“上热下寒”主因
刘欢介绍,健康状态应“头凉脚暖”,而“上热下寒”患者因中焦(脾胃)气机闭塞,心火无法下移、肾水不能上济,形成“阳在上、阴在下”的阴阳分离格局,表现为反复上火与深层寒凉并存。
二、打开中路,让水火既济
“只要把中焦的‘堵塞点’打开,人体自有的寒热调节机制就会启动,就像推开窗户实现空气对流。”刘欢提出的解决方案,聚焦于“抻拉膈肌—脾胃韧带—三焦通道”,通过机械牵拉激活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交替,从而恢复脾胃升降、促进心肾相交。
1. 双手托天理三焦——扩大胸腹腔负压,胃内压下降,胃排空速度提升
2. 调理脾胃须单举——膈肌上下振幅增加,腹直肌温度升高
3. 五劳七伤往后瞧——带脉区域血流灌注量增加,手足表面温度上升
该套动作以“牵张—反射—蠕动”链为原理,既有传统导引术的理论根基,也能用现代生物力学指标验证,适合大众日常保健,但建议饭后30–60分钟或晨起空腹练习,以微微出汗为度。
三、功法练习注意事项
1. 顺序:托天理三焦→单举→往后瞧,完整一遍约5分钟。
2. 频次:每日1–2次,连续4周后可评估体质改善。
3. 禁忌:急性椎动脉供血不足、严重腹腔术后未愈者暂缓;练习中若出现头晕、刺痛应立即停止。
虔玉堂太极讲师刘欢提醒,长期缺乏运动不仅导致气机不畅,还会因骨髓血供减少促使红骨髓向黄骨髓转化,骨脆风险随之上升。坚持“抻拉+负重”复合训练,可在疏通三焦的同时维持骨量,兼顾“筋柔骨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