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网上读到《天涯闻谈》评论员文章《位卑不敢忘忧国——一位钦州老人的平陆运河梦》(广西钦州市天涯文化研究会【天涯闻谈】总519期),写的是88岁的吴龙章老先生坚持多年,矢志不渝,主要从社会科学研究的角度,力主开发平陆运河的事迹。眼睛一亮,精神为之一振。平陆运河作为继京杭大运河之后一项伟大运河工程开启施工,是在新时代党和政府决策、人民群众拥护、专家学者科研的结果。从科学决策来看,作出开掘平陆运河的决定,既有自然科学的关键作用,也有社会科学的重要因素。在平陆运河工程顺利开工并高歌猛进的时刻,我们不能忘记为运河建设进行科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的专家学者。吴龙章就是一位孜孜不倦研究运河,较早主要从社会科学理论上提出并论证开发平陆运河的当地学者。
吴龙章,1936年1月生,壮族,广西钦州市钦北区大寺镇宿和村委会那角村人。1965年毕业于中南民族大学中文系,中共钦州市委党校副教授、原副校长,文化学者、写作理论家、作家、诗人,钦州市首届优秀文学家。退休以后,继续发光发热,热心于老年教育,被聘为钦州市老年大学客座教授。
作为土生土长的学人,吴龙章从青少年时就认知,钦州港是北部湾的重要良港,祖国的海上南大门,广西得天独厚的出海口。历史上钦州港曾引起有识之士的瞩目。明代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于明崇祯丁丑年(1637年)8月14日从贵县乘舟入横州境,经乌蛮滩、麻埠、谢村、清江、白沙堡。15日抵横城,并游宝华山寿佛寺。16日从宝华下山抵州门,由上渡渡江入舟。17日,舟经陈步江。18日过飞龙堡、东陇堡。19日过火烟驿入永淳县界,历十二矶、绿村、三洲头、高村等地方而达永淳的南门河面。20日到鹿颈堡。徐霞客六天时间考察,对沿途所见作了详细记载记,发现在横州从南江抵陈步江,“钦州盐俱从此出”。
1990年吴龙章在《桂海论丛》第2期发表《试论孙中山开发钦州湾的构想》,尤其熟悉有志于“振兴中华”的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的一段论述:“改良钦州以为海港,须先整治龙门江,以得一深水道直达钦州城。其河口当浚深之,且范之以堤,令此港得一良好通路。此港已选定为通过湘、桂入粤之株钦铁路之终点。虽其腹地较之福州为大,而吾尚置之次位者,以其所管地区,同时又为广州世界港、南宁内河港所管,所以一切国内贸易及间接输出入贸易皆将为他二港所占,惟有直接贸易始利用钦州耳。”孙中山提出开挖一“深水道”到钦州港的设想,“钦州位于东京湾之顶,中国海岸之最南端。此城在广州即南方大港之西四百英里。凡在钦州以西之地,将择此港以出于海,则比经广州可减四百英里。通常皆知海运比之铁路运价廉二十倍,然则节省四百英里者,在四川、贵州、云南及广西之一部言之,其经济上受益为不小矣。虽其北亦有南宁以为内河商埠,比之钦州更近腹地,然不能有海港之用。所以直接输出入贸易,仍以钦州为最省俭之积载地也。”孙中山最早提出了开发钦州港的设想。
精通钦州地区历史的吴龙章了解到,徐霞客很早就看到了“邕钦盐道”的作用。由于十万大山的阻隔,缺少一条直接沟通钦州与南宁的河流,盐道运输靠人挑肩扛,沿海与腹地交通困难重重,钦州港的作用难以发挥。修建南宁横州平塘江口经钦州灵山陆屋钦江进入北部湾的“平陆运河”,以发展航运为主,兼顾供水、灌溉、防洪、改善水生态环境等。在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吴龙章进一步认识到,平陆运河是西部陆海新通道骨干工程和完善广西水网建设的重点工程,对打通广西开放发展“任督二脉”,更好服务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和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具有重大战略意义。该运河连通西江航运干线与北部湾国际枢纽海港,以最短距离打通西江干流入海通道,通过左江、右江、黔江、红水河、柳江、都柳江等多条支流连通贵州、云南,实现西南地区内河航道与海洋运输直接贯通。运河建成后,两岸及相关地域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根本上缓解西江下游通航压力,并通过铁水联运,减轻长江通航压力,远期与正在研究论证的湘桂运河衔接,将纵向贯通长江、珠江及北部湾,更好服务西南、中南地区向南入海直达东盟。
吴龙章认为,平陆运河是我国自京杭大运河后一千多年来的第一条运河。它政治意义很大、经济价值极高,而且开挖路线不长,投入成本相对并不太大。平陆运河全长约140公里,其中分水岭越岭段开挖约6.5公里,其余利用现有河道建设。建成平陆运河,打通家乡北南出海口,是当地人千百年的梦想,也是本土学者吴龙章多年的梦想。可是由于种种原因,建设平陆运河在理论上缺乏深刻系统的论证,在实践上虽多年努力但工程未能开工。具有家国情怀和理想信念的共产党员吴龙章,凭着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以及对广西加快开放发展的担当,决心筚路蓝缕,运用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结合的原理,从学术上系统地论证开发平陆运河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能性。在繁忙的教学和管理工作之余,挤出时间,聚精会神地投入对平陆运河的研究。他寻找文献,搜集资料,田野调查,实地访问,向专业人士和干部群众求教,与理论工作者交流,精心构思,熬夜笔耕,早在近20年前,就写出了学术论文《整治和延长西江航道与珠三角经济发展的思考》。经过字斟句酌,反复修改,这篇6800字的论文,在《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3期发表。
吴龙章论文的主题是,延伸中国南方最大的河流珠江的主干流西江,“开挖平陆运河,使西江的航运网络延伸到北部湾”,“不仅使西江上游的浔江、郁江及支流桂江(漓江)、柳江和上游的左江、右江出海便捷,而且更加密切我国西南地区乃至华中地区各省市与东南亚各国的经济联系”。
论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走出整治延长西江航道的认识误区”,误区之一是随着陆地交通运输的鼎盛,“江河运输显得不那么重要了”,误区之二是“担心开发湘桂运河会给西江带来水灾”。第二部分“西江航道的整治与延伸”,一是治理河床,二是延长航道,双管齐下,相得益彰。第三部分“延长西江航道的必要与可能”,指出“开发建设平陆运河、湘桂运河和乐里运河,延长西江的航运线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阐述四点理由。第四部分“整治延长西江航道的作用和意义”,认为建设平陆运河等工程,“整治和延长西江航道,使珠江这条黄金水道,沟通华南、西南和华中地区,并与海运衔接,通往世界各国,这对岭南地区经济的发展,北部湾诸港口腹地的扩大,泛珠三角经济圈的形成和经济的发展,以及巩固国防等都是大有裨益的”。
此文的特点,一是鲜明的时代性,面向中国—东盟扩大开放、自贸区建设,推动泛珠经济圈、北部湾经济区向海经济加快发展;二是准确的针对性,针对广西地理文化的缺憾和河流出海的障碍 ,旗帜鲜明地提出“整治和延长西江航道”“开发建设平陆运河”,打通广西南宁—钦州出海口;三是逻辑的辩证性,全面分析开发平陆运河的历史与现实、需要与可能、优势与问题的辩证关系,从宏观与微观上进行了有理有据的论证;四是表达的实在性,数字实例真实可靠,说理有板有眼,语言通俗易懂;五是跨学科综合性,广泛运用地理学、历史学、人类学、管理学、政策学、河流学、海洋学等学科和水利、工程、城乡等方面的知识进行解说明证。论文的写作,受到徐霞客游记和孙中山建国方略的启发,参考了叶裕惠等著的《绿色珠江建设方略》、钦州日报上刊登的新华社消息《温家宝对交通运输的7点要求》等文献资料。《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一副主编兼责任编辑卢明德先生慧眼识珠,发现并编发了吴龙章的这篇论文,值得称道。
笔者依据掌握的线索和网上查询,了解到此文之前尚未有一篇理论文章专题阐述平陆运河,而此文是第一篇全面系统论述开挖平陆运河的学术论文,吴龙章先生是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论证平陆运河的第一人。吴龙章这篇论文2005年9月在大专院校学报公开发表,直到7年后才陆陆续续看到论述平陆运河的几篇论文。摘录如下:广西平陆运河通航资源开发与利用,廖可阳,2012年首届“苏浙闽粤桂沪”航海学会学术研讨会 ;平陆运河河海联运运营模式,马博东、朝晖,《水运管理》2013年第1期;平陆运河一场沉睡已久的江海狂欢之梦,朱千华,《红豆》2017年第2期;一河贯通 八桂向海——略谈平陆运河在广西发展向海经济中的意义,雷达,《当代广西》2019年第6期;平陆运河工程开挖弃渣利用及处理方案分析,2021年12月24 日,唐羽玲,《西部交通科技》2021年10期;论平陆运河的开挖必促进北部湾港市值的猛增:论点——平陆运河的建设与北部湾港的发展,小子溜达 ,东方财富市场网2022年8月16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背景下广西平陆运河流域产业发展路径分析. 唐华臣、刘立清、陈仲凯,《区域金融研究》2022年第5期。这些文章有宣传和实用价值,但理论性不强,大都谈不上是学术论文。无疑,吴龙章关于平陆运河的论文真知灼见,捷足先登,发表最早,学术性较强,具有理论性、实践性、创新性和系统性价值。
吴龙章为平陆运河的开发作出突出的理论贡献,决不是偶然的。他是一个有抱负有追求爱祖国爱家乡具有家国情怀的学者,一个心中有民、心中有党的正直的共产党员。长期以来,他在做好党校教学与管理工作的同时,挤出时间,深入调查,刻苦钻研中华传统文化和钦州地区地理历史文化,跨学科研究,成果斐然。他笔耕不辍,著作甚丰,出版各类作品14部,在报刊发表政治、经济、文学、历史等领域的学术论文90多篇,合计310多万字。在理论研究方面著作有《艺林撷英》《杏坛咀华》《絳帐含珠》《翰林摭萃》等,文学创作书籍有《钦州湾山水情》《钦州人物春秋》《风景这边独好》《数行雁影缀春华》《奇山秀水》等。此外,与人合作整理、校点《冯敏昌集》等古籍4部,约200万字。还先后主编过广东《阳江教育》、广西《北部湾论坛》、《冯敏昌诗词抉微》、中师函授课本《文章选读》和《现代汉语知识》以及《吴氏胜隆公支系族谱》等书刊和教材。以及参加编写大专教材《干部写作教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程》及有关教学参考资料集共6部。他常常冥思苦想,怎样才能为钦州的经济文化发展、为钦州人民群众的福祉多说点话、写点文、做点事。开通陆海相连的平陆运河,一直是他梦魂牵绕挥之不去的心事。
2022年8月28日平陆运河建设动员大会结束后,平陆运河建设正式进入开工模式。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关键枢纽工程、“一带一路”建设的一个节点、广西陆海丝路重要门户的通道,意义非凡的平陆运河列入国家战略重点工程,项目估算总投资727.3亿元,预计建设工期54个月,到2027年完成。
《天涯闻谈》评论员兴奋地写道:“勿以言轻而不愿呐喊,勿以位卑而不敢忧国。吴龙章老先生当年忧国忧民的情怀值得我们敬重、效仿。如今,平陆运河终于隆重开工建设,老教授的梦想终于实现了。这不但是吴老先生一人的梦想,也是几百万钦州人的梦想。让钦州插上梦想的翅膀,尽情地在祖国的南疆北部湾的上空翱翔吧!”
吴龙章,这位壮族耄耋老人,亲眼看到几个月来平陆运河工程在钦州大地上热火朝天地展开。
(中共广西区委党校二级教授、广西颍川文化研究会特约研究员)
作者简介:
陈学璞,中共广西区委党校二级教授,中国写作学会名誉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全国优秀社会科学普及专家,广西壮族自治区优秀专家,广西首届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家。出版著作20部,发表文稿500余篇,共500多万字。主持和策划并完成国家级、省部级、地厅级课题12个,论著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7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