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桥古法造纸,来自贵州省丹寨县南皋乡石桥村,当地匠人以构树皮为原料,历经剥皮、蒸煮、舂捣、抄纸、晾晒等多道工序,最终制成石桥古纸。石桥古纸质地坚韧、纹理自然,不仅是书写的佳品,更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记忆,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凌云街道社区学校古法造纸课程作品
2016年,徐汇区凌云街道社区学校将这一珍贵的非遗技艺从贵州引入日常教学中,让更多的社区居民了解到这项千里之外的非遗技艺。今天,我们就带大家走进社区学校,看一看老师是如何把一堆树皮变成一张张纸。
凌云社区学校古法造纸体验基地
走进凌云社区学校,我们就能看到古法造纸体验基地,这里完整还原了传统造纸流程,从纸浆的制作到抄纸、晒纸,居民都可以体验。
抄纸
据社区学校老师介绍,造纸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抄纸,有几个要领须记牢:第一,纸浆要搅拌均匀;第二,抄纸框要斜着浸入水中,再慢慢提起;第三,纸浆薄厚要控制好,确保均匀。
凌云街道社区学校的古法造纸课程自开发以来,受到了社区居民的欢迎,大家跟着老师学习挑选原料、调配纸浆、抄纸。
古纸手工灯笼
石桥古法造纸做出来的纸结实耐用,最重要的是用于墨画时“吸墨而不泄墨”,且存放时间久了也不易变色。针对这一特性,社区学校开发了古纸手工灯笼制作课程,用石桥古纸制作的灯笼透出自然的纹理,成为独一无二的文创产品,让这项传承千年的技艺焕发出新的生机。
老手艺不光是技术,更藏着一种生活的乐趣。如果你也想制作一张属于自己的纸,可以关注“侬好凌云”微信公众号,了解体验课安排。
记者:刘倩朋、武坤辉、施悦炜、姚昕毅(实习)
制图:张伊婷
编辑:宁平英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