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暑运期间,全国交通运输行业迎来强劲复苏。交通运输部对外披露,暑运期间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达119亿人次,日均1.92亿人次,同比增长4.3%。其中公路自驾出行占比73%,达87亿人次;铁路和民航作为中长途出行的重要支撑,分别完成9.43亿人次和1.47亿人次的旅客运输任务,客货运量均创历史同期新高。
国铁集团运输部负责人介绍称,7月1日至8月31日,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9.43亿人次,同比增长4.7%;国家铁路货物发送量达7.02亿吨,同比增长4.8%。为应对旺盛需求,铁路部门实行暑期专项运行图,日均安排开行旅客列车11330列,同比增长8%,并依托12306大数据精准调配运力。针对学生群体,累计发售学生票1988万张;同时扩大高铁宠物托运、"轻装行"等便民服务试点范围,全国31个铁路枢纽实现与地铁免安检换乘。
公开数据显示,旅游出行成为铁路运输的重要增长点,全国累计开行亲子游、银发专列等特色旅游列车579列,同比增长31%。跨境出行同样活跃,广深港高铁发送跨境旅客616万人次,中老铁路发送3.5万人次,全国铁路外籍旅客发送量达348.4万人次,同比增长23.9%。
民航局数据显示,暑运期间全国民航累计运输旅客1.47亿人次,日均237万人次,同比增长3.6%;保障航班119.9万班,日均1.93万班,同比增长3.6%。航班正常率提升至84%,同比提高6.7个百分点;客座率达84.8%,同比增加2.2个百分点。其中,国际航线恢复态势明显,各大航司纷纷加密国际航线网络:南航新开广州至名古屋、深圳至大阪等航线,加密曼谷、吉隆坡等东南亚航点;国航新增北京至符拉迪沃斯托克、开罗等航线;东航在上海至东京、大阪等航线增加每日2班往返,其欧洲、东南亚航线规模已超2019年同期。区域机场表现突出,上海机场集团数据显示,浦东、虹桥两大机场保障航班14.7万架次,旅客2417.7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5%和7%。
尽管运输量创新高,但民航业面临客运量显著提升与单位收益承压并存、成本控制压力增大的结构性挑战,航班管家数据显示,境内航司承运的国内经济舱平均票价同比有所下滑,这与行业持续增加运力投放、提升服务供给密切相关。铁路则通过客货统筹、快慢结合的运输模式,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平衡。
编辑/孟令津、徐楠
(综合自交通运输部、国铁集团运输部、民航局、航班管家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