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数据局公布第二批行业高质量数据集建设先行先试项目名单,位于成都东部新区的民航二所申报的民航航班运行服务高质量数据集成功入选,成为全国民航领域首个国家级试点项目。
民航航班运行服务高质量数据集是什么?“简单来说,它就像是给整个中国民航系统安装了一个‘智能大脑’。”民航二所电子公司技术副总监张静雨介绍,就像手机里的导航App整合全国实时路况、停车场空位、交通事故点信息一样,为用户提供路径决策支持,民航二所数据服务项目把原本分散在全国机场、航空公司的航班运行信息流打通,形成一个统一、准确、高效的“数据大脑”。
张静雨解释道,长期以来,我国民航因多主体(机场、航司等)业务高度关联但运行相对独立,面临着数据与业务协同的严峻挑战,导致航班调度效率低、旅客靠桥率低、旅客满意度不高等问题。比如,部分旅客可能遇到过航班延误,但由于信息未能及时互通,机场大屏仍显示“准点”的情况。
而民航二所构建的民航航班运行服务高质量数据集,搭建了能够覆盖国内333家单位的高质量航空数据网络。其中,在数据质量方面构建起了行业首个具有业务态势感知和推理能力的领域知识图谱,补齐“数据业务化”鸿沟,实现基于业务知识和业务态势的智能化数据治理,数据平均有效率从71.97%提升至99.14%。
通过这套数据管理体系,该系统能够整合全国航班、机场及航空公司的实时运行数据,有效打破以往各部门间的“数据壁垒”,确保所有单位均可基于同一套精准、实时的数据进行决策。张静雨举了一个例子,当系统监测到某航班发生延误时,会自动关联到可能受到影响的机场用户,并触发告警信息,使机场能够提前做好资源配置和保障安排的动态调整,做好航班和旅客保障服务工作。
当前,民航航班运行服务高质量数据集已完成全国多家机场的试点,试点效果已经显现。在广州白云、成都双流、西安咸阳等试点机场,航班平均放行正常率提升2%,靠桥率(不用乘坐摆渡车直接登机)提升3%,旅客的乘机体验得到改善。此外,成都天府国际机场也已完成数据引接,计划于今年年底上线该数据集。
未来,民航二所构建的民航航班运行服务高质量数据集,将全面支持国内66家航空公司、261家运输机场和26家机场集团数据需求,每日提供超1.7万架次航班运行数据,覆盖99.9%以上国内航班。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杨帆 图片 成都东部新区
编辑: 段琪琳 责编: 高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