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佛山金佛寺住持德勇法师碑记
渝南金佛,群峰叠翠,古刹藏幽。民国之季,有江津德勇法师者,承太虚大师之命,继海林法师之后驻锡金佛寺,弘法安民,其功可纪,今勒石以志。
法师籍隶江津,二十八岁(约1938年)负笈汉藏教理院,为普通科第三届学子。在校三载,笃学精进,虽未及1942年夏季毕业,已蒙万州弥陀禅院延请,可见其学力早为时贤所重。1944年春,受太虚大师指派,接任金佛山金佛寺住持,成为汉藏教理院派往此地的最后一任高僧,驻锡凡数年,或迄解放之初。
法师住持期间,承前启后,振扬宗风。据地方文史载,其在任时,金佛、凤凰两寺声名远播,香火鼎盛,江津、巴县、綦江、涪陵诸县善男信女,不远千里而来,朝山礼佛者络绎不绝,山道为之喧腾。虽具体弘法事迹未详,然“香火旺盛”四字,足证其德望所归,能合众心,使乱世中的金佛山道场,成为一方安定心灵的净土。
彼时国难未已,金佛山作为后方垦殖区,法师亦循太虚大师“人生佛教”之旨,融佛法于世事。或助刘雨若兄弟安置难民,或协药材种植以济时艰,虽史料未详述,然观其住持期间道场兴盛之况,必是以慈悲之心联结僧俗,以实干之力护持众生,方得如此气象。
解放后,闻法师移居德龙一带,其后行迹遂湮,史料无载。然其在金佛山数年之功,已融入山川法脉。昔时善男信女朝山之足音,犹似回响于古刹钟声之中。
夫高僧行迹,或显或隐,然其弘法利生之心,恒与名山同在。德勇法师以江津之子,承汉藏教理院之学,驻锡金佛,兴寺安众,其绩虽简,其德可风。今追述其事,勒石于寺,愿后来者知此段因缘,感法师之愿力,继往开来,护持法门。
是为记。
扫描关注华岩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