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连接京津冀与东北的交通纽带,河北与辽宁两省近年来高速公路建设成果丰硕。2024 年,河北省完成交通投资1100亿元,建成292公里高速公路,京蔚高速等关键线路的贯通进一步强化了环京交通网络。辽宁省则同步推进9条高速公路建设,总里程达1045公里,京哈高速改扩建工程的完成使原有六车道升级为十车道,显著提升了东北入关主通道的通行能力。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秦皇岛至沈阳高速公路(G0122)的建设已经成为两省乃至东北地区的焦点。
秦皇岛至沈阳高速公路简称秦沈高速,定位为京哈高速的并行线,是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线路起于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新区,接秦滨高速,向北经昌黎、卢龙、青龙进入辽宁,途经葫芦岛建昌、朝阳柳城开发区、锦州义县、北镇、黑山及沈阳新民,终于沈阳绕城高速,全长约403公里,其中辽宁段长约 403.083 公里。项目采用双向四车道标准建设,设计时速120公里,全线设15处互通式立交、2座隧道和82座大中桥梁,投资概算达 282.2 亿元。
根据资料显示,早在今年3月,在辽宁省春季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上,秦皇岛至沈阳高速公路一期便宣布全线动工,计划2028年12月建成通车。消息一出,沿线的昌黎果农、朝阳菜商、沈阳物流人都在算一笔相似的账:若设计时速120公里真正落地,从渤海湾到沈阳的行车时间将由现在的4小时压缩到2.5小时以内,东北入关的“第二通道”就此成型。
进入8月,秦皇岛至沈阳高速公路“二期”紧接着传来新进展。根据辽宁省交通运输厅发布招标公告可知,建昌至松岭门段80公里启动特许经营招标,意味着秦沈高速河北与辽宁两段将在松岭门互通完成精准“握手”。而在河北境内,全长60.6公里的北戴河新区至京秦高速段已于今年4月启动施工监理招标,预计年内全面开工。至此,秦皇岛至沈阳高速公路已呈“三段并进”之势,一条跨越两省、辐射八市的高速走廊雏形毕现。
如果把时间轴再拉长,会发现秦沈高速的意义不仅是“多一条路”。现有京哈高速日均车流已突破7万辆,节假日拥堵延绵数十公里,改扩建再快也赶不上车流增速。秦沈高速作为京哈高速的并行线,却并非简单的复制:它从北戴河新区起,向北经昌黎、青龙,穿松岭门,掠过锦州黑山粮仓,再一路奔向沈阳永安新城,沿线布局10个互通、5个服务区,直接把东北粮、华北菜、渤海海鲜装进同一条冷链,为“环渤海—东北”农产品大流通打开一条2小时经济走廊。
对于辽宁而言,这条通道更像一条“振兴走廊”。238公里的一期工程,在朝阳、锦州、沈阳之间拉出一张产业带:朝阳的杂粮、锦州的石化、沈阳的高端装备,将第一次被一条全程120公里时速的直线串珠成链。据悉辽宁省交通运输厅测算,项目建成后,仅物流成本每年就能为沿线企业节省超过5亿元,相当于“把沈阳港搬到秦皇岛门口”。
而对河北来说,北戴河—昌黎—青龙一线长期受困于“最后一公里”。昌黎的玫瑰香葡萄、青龙的板栗,往往因为运输时间过长而错过最佳上市期;如今,高速入口距果园不足15公里,冷链车可在两小时内直达沈阳浑南集散中心,再转乘中欧班列,48小时就能摆上莫斯科超市货架。一条公路,让关内关外不再分彼此,也把“山海通道”写进了东北全面振兴的新注脚。正如开工仪式上辽宁省相关官员所说,“早一天通车,就早一天把战略通道变成发展通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