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命运无常,这句话在潘素的身上,真是体现得淋漓尽致。她原本是名门后代,却遭逢变故,生母去世,继母不仁,惨遭逼迫沦为歌女。后来又嫁给了民国四大公子之一,成为我国赫赫有名的大画家。
![]()
那么她的一生,究竟有多么跌宕起伏呢?别急,咱们从头说起。
![]()
1915年,苏州望族潘家,迎来了一个女娃娃,家里给她取名叫做“白琴”。
潘家可不是普通的望族,祖上出过状元潘世恩,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在苏州,可是响当当的大家族。虽说,传到潘白琴的父亲潘智合这辈已经败落了不少,但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家里的架子还在。
潘智合是个典型的纨绔子弟,整天就知道喝酒玩乐,把祖上留下的家业败得差不多了。好在潘白琴的母亲沈桂香是个知书达理的大家闺秀,知道女孩子家得有真本事才能立足,从女儿7岁开始,就请了老师教她女红、弹琴、作诗、画画。
小潘白琴聪明得很,老师教的东西一点就透。才10岁,琵琶和古琴就弹得有模有样,画也画得像模像样,老师们都说这孩子是块好料子。那段日子,虽然父亲不靠谱,但有母亲疼着,潘白琴的日子过得还算安稳。
![]()
可好日子没过多久,13岁那年,母亲沈桂香突然得了重病,没几个月就撒手人寰了。这对潘白琴来说,天一下子就塌了。
更让她没想到的是,父亲潘智合没过多久就续弦娶了王氏。这王氏可不是善茬,打心眼儿里看不上潘白琴,总觉得她是个累赘。
在王氏的撺掇下,潘智合对女儿越来越冷淡。没过多久,王氏竟然偷偷把潘白琴卖到了上海的青楼,让她去当歌女卖唱。13岁的小姑娘,刚没了母亲,又被亲人推进火坑,心里的苦可想而知。
![]()
刚到青楼那会儿,潘白琴整天以泪洗面,可她知道哭也没用。既然学过琵琶,那就靠这手艺活下去。凭着小时候打下的功底,再加上肯下功夫练,没几个月,她的琵琶就在上海滩闯出了名气,人称“潘妃”,天香阁里天天有人等着听她弹琴。
来听琴的人里三教九流都有,有个叫孙履安的富家公子听了她的演奏,觉得惊为天人,回去就跟好朋友张伯驹念叨。
![]()
这张伯驹可不是一般人,出身名门,是出了名的“民国四大公子”之一,不光懂字画,还会唱京剧,是个实打实的才子。
张伯驹听了孙履安的描述,特意跑到天香阁去听潘白琴弹琴。一见到这个在风尘中却带着一身清气的姑娘,张伯驹就动了心。他跟别的客人不一样,不打歪主意,就跟潘白琴聊诗词字画,聊得投缘了,两人就渐渐成了知己。
潘白琴觉得张伯驹是个值得托付的人,心里也慢慢有了他。可就在张伯驹准备给她赎身的时候,麻烦来了:军阀臧卓看上了潘白琴的美貌,硬生生把她骗到“一品香”酒店软禁了起来。
臧卓那家伙没安好心,想占潘白琴的便宜。潘白琴宁死不从,以死相逼才保住了清白。臧卓恼羞成怒,派了士兵24小时看守,不让她跟任何人见面。那段日子,潘白琴天天提心吊胆,晚上睡觉都不敢脱衣服,就盼着张伯驹能来救她。
张伯驹这边急得团团转,四处想办法,最后通过青帮的关系买通了看守,在一个黑夜里把潘白琴救了出来。两人不敢耽搁,连夜坐火车逃到了苏州躲了起来。
1935年,37岁的张伯驹在苏州娶了20岁的潘白琴。婚礼虽然简单,但潘白琴心里却从此踏实了下来。张伯驹带着她去拜访印光法师皈依佛门,法师给他们取了法号,潘白琴从此改名叫潘素。
![]()
嫁给张伯驹后,潘素才算真正过上了安稳日子。她从小就喜欢画画,张伯驹知道后,立马想办法请名师教她。先是让她拜朱德箐学花卉,后来又请了陶心如、祁景西这些老画家指点。
潘素本身就有天赋,再加上肯努力,进步特别快。张伯驹为了让她能更好地学画,不惜变卖家产,买了好多唐宋时期的名人字画让她临摹。有了这么好的条件,潘素的画技越来越高。
![]()
1939年,24岁的潘素临摹古画《雪山图》一举成名,在北平天津一带成了有名的画家。她不光画画得好,还跟张伯驹一起为抗日做贡献。两人多次给政府捐款,手里还藏着不少日本人惦记的国宝。
![]()
1941年,张伯驹在上海被汪伪特务绑架,绑匪要巨额赎金。潘素急得不行,四处奔走,最后凑了40根金条才把张伯驹赎了回来。
那时候,为了保护家里的国宝不被抢走,潘素把字画都缝在被褥和棉衣里,带着它们从北京转移到西安,一路上担惊受怕,却总算把国宝保住了。
新中国成立后,张伯驹按照新婚姻法和其他妻妾离了婚,跟潘素过起了安稳日子。1951年,为了支持抗美援朝,张伯驹在天津义演京剧,挣的钱全捐了出去。潘素也不落后,跟何香凝一起画了几十幅山水画义卖,给前线筹款。
毛主席和周总理都很欣赏这对艺术家夫妇,多次接见他们。潘素还四次专门画画给毛主席庆生,毛主席每次收到都很高兴,还让秘书回赠礼物,有书法作品,还有火腿、糕点这些特供品。
1955 年,潘素画的《漓江春晴》参加全国美术作品展,周总理看了之后称赞说“此画颇有新气象”。后来周总理出国访问,还特意把她的画当国礼送给外国领导人。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美国老布什总统这些外国政要都收到过潘素的画。
![]()
1956年,潘素和张伯驹做了个重要决定,把他们收藏了30年的珍品,像陆机的《平复帖》、展子虔的《游春图》这些国宝,全都无偿捐给了国家。现在这些画都是故宫博物院的镇馆之宝。
1982年,张伯驹去世了。潘素遵照他的遗愿,把剩下的收藏也都捐给了国家。她自己则继续画画,直到1992年在北京去世,享年77岁。
![]()
如今回头再看,潘素的一生真是不容易,大起大落,但她始终都没有放弃。更让人敬佩的是,她不仅自己活的精彩,还和丈夫一起守护了国家的文化遗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