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联邦上诉法院以7比4裁定,多数以紧急权力征收的关税超越总统权限,执行无效。
这一下,特朗普深陷危局,政令被压下、财政隐现裂缝,他连发数十条社交媒体推文,怒火几乎点燃,称这是“彻底的灾难”。
其实特朗普在1月上任后,用了1977年通过的《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直接签署命令,对好多国家加征关税。这法律本来是冷战时为了应付紧急情况搞出来的,能让总统快速冻结资产或者限制金融交易。
奥巴马和拜登以前也用过这权力,但主要是制裁一些国家或者组织,没人像特朗普这样大规模收关税。
这部法律的初衷,根本就不是用来搞全球贸易战的, 可到了特朗普这里,他用这部法律来对全世界普遍加征关税,这种操作,无异于拿着反恐条例去收全国的交通罚单,完全是性质上的错位。
法院的裁决逻辑其实简单得吓人,几乎就是常识:征税的权力,自美国建国二百多年来,都牢牢攥在国会手里。这是宪法赋予的专属权力,总统不能随随便便找个“国家紧急状态”的借口就伸手去拿。
法院这次,不过是把这条早已存在的红线,用判决的形式重新描了一遍,并且描得又粗又黑。
这已经是下级法院,也就是美国国际贸易法院在5月份做出类似判决后,上诉法院的再次确认。这意味着,司法系统正在形成一个坚固的共识,封死了总统“借紧急状态扩权”的这条小路。
特朗普当然不服,他高调宣布要上诉到最高法院。但这并非是他胸有成竹,因为他将要面对的,是最高法院愈发看重的“主要问题原则”——简单说,就是像征税这种动摇国本的重大问题,行政部门别想着自己拿主意。
更何况,11名法官,7名由民主党总统任命,4名来自共和党总统。最终7:4的投票结果,精准地与党派背景吻合。这让整场法律交锋,不可避免地蒙上了一层“政治绞杀”的阴影。法律的归法律,政治的归政治,但在今天的美国,这两者的界限早已模糊不清。
如果说法律层面的崩溃是动摇了根基,那财政上的窟窿,则是最直接、最痛的现实打击。这些年,通过加征关税收上来的钱,早就不再是锦上添花的额外收入了,它已经被深深地整合进了联邦预算,成了填补财政赤字的一块关键“补丁”。
可以说,美国财政对这笔关税收入,已经产生了药物依赖。数据显示,光是今年2月到7月这短短几个月,关税总收入就高达1070亿美元。而其中,超过61%的部分,也就是针对加拿大、墨西哥、欧盟和日本等国征收的关税,恰恰是这次被判非法的重灾区。
这意味着“药”被强制停了。而停药的后果,是剧烈的戒断反应。首当其冲的,就是天量的退税黑洞。据估算,政府可能需要退还高达3900亿到4000亿美元的关税。
邦债务总额已经突破37.2万亿美元,是GDP的135%。在5.25%到5.5%的高利率环境下,政府每个月光是偿还债务利息,成本就超过900亿美元。现在,不仅少了一大笔稳定收入,还要凭空吐出一笔巨款,这无异于雪上加霜。
特朗普在推文中咆哮,说这会导致“财政崩溃和政府停摆”,这番话虽然充满了情绪,但从财政角度看,并非完全是危言耸听。
裁决一出,关税相关板块的股价应声大跌,市场恐慌情绪迅速蔓延。那些原本依赖关税保护的制造业企业,瞬间感到了寒意,部分企业已经暂停了扩产计划。
更要命的是,许多企业已经摩拳擦掌,准备排队起诉政府,要求返还过去几年缴纳的关税。这让人想起2019年那次类似的裁定,当时就引发了数百起退税诉讼案。这笔钱,曾经是特朗普政府引以为傲的政绩,现在,却一夜之间变成了可能压垮财政的巨大债务。
最直接的打脸来自盟友日本。就在裁决公布后不久,日本首席贸易谈判代表以一个轻描淡写的“技术分歧”为由,取消了原定的赴美行程。而这次行程的背后,是一份价值5500亿美元的对美投资协议,双方原本计划要敲定最终细节。
日本官方虽然话说得委婉,但潜台词谁都听得懂:在你美国的政策合法性都成问题的时候,我们怎么敢把这么大一笔钱投进来?这已经不是讨价还价了,这是直接掀了桌子。
对盟友的失信,仅仅是开始。新兴市场的反应则更为迅速和果决。印度立刻宣布与巴西签署了一份价值10亿美元的农产品协议,摆明了就是要寻找替代方案,减少对美国市场的依赖。
而巴西总统卢拉的表态则更加强硬,他公开谴责美国的单边主义,并宣布启动“经济对等法案”,准备随时对美国进行反制。这些国家看得很清楚,当你的大棒被证明是“非法”的时候,就是它们挣脱束缚、建立新秩序的最好时机。
就连一直处于观望状态的欧盟,也释放出了明确信号,表示如果美国的政策持续不稳,他们可能会重启之前被搁置的报复性关税。一场由美国单方面挑起的贸易争端,正在演变成全球范围内“去美国化”的贸易新浪潮。
白宫显然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他们正在手忙脚乱地寻找替代方案,比如转向《1974年贸易法》的第301条,或是《1962年贸易扩展法》的第232条,试图找到新的法律依据。但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已经无法挽回尽失的国际信誉。
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发怒,是他个人政治危机的一次集中宣泄,但掀开这层情绪化的外衣,我们看到的是美国制度在平衡行政权力、财政需求与国际规则时,出现的深刻裂痕。
他试图将一场制度性的失败,转化为一场针对“左派法官”和“外国干预势力”的个人斗争,并以此来动员他的选民。
国会山也没闲着。共和党议员们正忙着推动所谓的“紧急关税修正案”,试图通过立法来追认总统的行为,给这把“非法”的锤子补上一张“合法”的证书。而民主党人则坚决反对,他们认为这会彻底破坏三权分立的宪政结构。
关税问题,已经从一个经济政策,演变成了两党对于国家权力结构、对于美国到底该由谁说了算的根本性争夺。公众舆论的变化也印证了这一点,关税政策的支持率从最初的61%一路下滑到了48%。
风暴的中心,早已不再是特朗普的怒火。真正的问题是:在一个法治国家,贸易政策的边界到底在哪里?在一个信任崩塌的世界,美国又该如何重建其领导地位?
这些问题的答案,远比任何一条愤怒的推文,更关乎这个国家的未来。依靠非法工具维系的霸权,终究只是一座沙滩上的城堡,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尊重制度边界,或许才是唯一的出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