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3年,谭继洵出生在湖南浏阳一个普通家庭,通过科举一步步爬上来。咸丰九年他中进士,从户部广西司主事干起,在户部混了十七年,管过八旗现审处和坐粮厅这些实务。
光绪三年他升到甘肃巩秦阶道,后来当甘肃按察使和布政使,光绪十五年调任湖北巡抚,兼署湖广总督。他这人办事稳当,注重地方教育和农业,修水利、推农桑,朝廷对他评价还行。但他骨子里保守,信奉传统儒家那套,强调守旧,不爱折腾新花样。
1865年,谭嗣同生于北京,受母亲影响学儒家经典,但后来接触西学和今文经学,对科举制度看不上眼。1895年中日甲午战败,马关条约签了,他回湖南跟欧阳中鹄、唐才常办算学社,在南台书院教史学和舆地,开湖南维新风气。
1896年他进京结识梁启超、翁同龢,父亲给他捐了个江苏候补知府,他去江宁干活。同年他闭门写《仁学》,批君主专制。1898年创南学会、事务学堂、武备学堂,出《湘报》,推变法,是激进派骨干。四月徐致靖荐他入京,四品卿衔军机章京,跟杨锐、林旭、刘光第管新政。
父子俩关系说不上融洽。谭继洵保守,谭嗣同激进,两人政见对立。谭嗣同毁掉跟父亲的书信,就是怕连累他爸。他们观念差距大,谭继洵不认同儿子搞变法,觉得那是乱来。
1898年9月,慈禧联手荣禄发动政变,软禁光绪帝,下令抓维新派。谭嗣同没跑,留在北京等死。9月24日上谕抓杨锐、林旭、谭嗣同、刘光第等人。9月25日谭嗣同被捕,关刑部狱。狱里刘光第安慰大家,说按祖制得走流程,外面大员能捞人。
但慈禧不走程序,直接下令杀。9月28日中午,六君子押赴菜市口砍头。谭嗣同第五个上,高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刘光第最后一个,问监斩官祖制何在、国体何在。
整个事儿从政变到杀头,就一周时间,逮捕到处决才三天。这时间太紧了,谭继洵在武汉,消息靠电报或快马传,得几天工夫。他就算想救,也来不及。
张之洞听说杨锐被抓,9月25日电北京湖北臬台瞿廷韶,求王文韶、裕禄帮忙,但慈禧动作快,张之洞都懵了,没救成。刘坤一的门生林旭也没人捞。谭继洵影响力比张之洞小,左宗棠早死了,谭钟麟跟慈禧关系一般,他哪有门路上达天庭?
慈禧为什么这么急?因为六君子背景复杂,杨锐是张之洞学生,林旭刘坤一亲戚,刘光第搭张之洞线,谭嗣同军机章京位子重。拖久了,可能被捞走。慈禧恨透了他们,尤其谭嗣同想找袁世凯围园杀她,虽然袁出卖了,但慈禧用钝刀砍头,就显出狠劲。
谭继洵知道这火坑,跳进去全家完蛋。清朝株连严重,他救儿子等于自寻死路,得为全家老小考虑。历史上谭继洵被革职,1901年死,郁郁而终,写诗说“九洲传闻尽责备,千秋表白未知时”,可见他后悔但无力。
谭继洵不救,也因为他懂儿子心意。谭嗣同想用血换改革,谭继洵虽不赞同,但知道儿子铁心。他救了,可能毁儿子“死得其所”的名声。历史上谭继洵回浏阳后,管束在家,1901年死。李闰守寡,1925年卒,办中国女学会推女权。谭嗣同无子,兄弟姐妹散居。
历史书上,谭继洵被评保守,但也实干。湖北任上,他兴学堂,修水利,不是尸位素餐。但变法关头,他没站队改革,错失机会。谭嗣同《仁学》批专制,影响大,后人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