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3
星期六
钟书阁
望海楼与近代天津
曾国藩的困境与清廷的条约外交
望海楼,这座天津的重要地标,位于天津市河北区狮子林大街西端北侧,以其旧址望海楼而得名,旧称圣母得胜堂,建于1859年,是天主教传入天津后建造的第一座教堂。
1870年,它首次被烧毁,民间称之为“火烧望海楼”,史称“天津教案”。
天津教案让曾国藩被迫站上近代中国最艰险的外交舞台。他一方面要安抚激愤的民情,另一方面又要面对列强的施压,更承受来自朝廷与舆论的指责与质疑。“内疚神明,外惭清议”,正是他身处三重困境的真实写照,也揭示了清廷在条约外交中的被动与无奈。
与此同时,天津因一次次条约谈判与外交摩擦,逐渐踏入半殖民地化之路。
9 月 13 日(周六)15:00—17:00,我们携手钟书阁书店(天津店)邀请鞠海老师和贾启博老师聊聊望海楼与近代天津,从建筑、人物与城市三重视角切入,不仅重温曾国藩的抉择与挣扎,也透视近代中国历史的裂变与天津的命运。
望海楼与近代天津
曾国藩的困境与清廷的条约外交
嘉 宾
鞠海
贾启博
时 间
2025 年 9 月13日(周六)
15:00-17:00
地 点
天津市河北区民族路39号
钟书阁天津店(意式风情区内)
三楼论坛区
主办方
后浪出版、钟书阁
报名
嘉宾介绍
鞠海
厦门大学中国史硕士
新锐历史作家
青年历史学者
贾启博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硕士
后浪图书编辑
相关图书
夹缝中的总督
曾国藩的五次生死局
作者:鞠海
出品方:后浪·汗青堂
出版年:2024.10
本书展现了曾国藩最后二十年的夹缝人生和晚清大变局的转折关头。短短二十年里,曾国藩由丁忧侍郎先后擢升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大学士。与此殊荣相伴的却是常人难以背负的如山压力和难以承受的生死煎熬。这期间,曾国藩主动或被动与死亡擦肩的瞬间不下五次,看似权力极大的督帅却不得不挣扎 在各方势力的夹缝中,一次次啃下一个又一个硬骨头。
到底是什么一再将他逼入生死绝境,又是什么让他死而不亡?这正是本书要回答的问题。诚如作者所说,“这既是个人境遇所逼,也是时代潮流所迫”。担任总督之前,曾国藩率孤军迎敌,受到君王中枢的猜忌,常陷战阵之危的困局。担任两江总督后,不仅要想御敌之策,更要协调各战区的关系,处理复杂的人事纠葛和权力纠缠,常因心绪焦虑而陷入迷茫绝望的困局中。而当上直隶总督后,他又面临处理中外事务的难题,处在“外惭清议,内疚神明”的夹缝中。每次生死局都牵扯着时局中的各种势力,也都煎熬着曾国藩的肉体和精神。
作者紧扣曾国藩的五大生死局,以其奏疏、日记、家书、书信及亲朋僚友的记载为核心资料,探究其人生各阶段所陷生死局的时代背景、自身处境和心理状态,揭示一位晚清督帅如何处理自身与时代、家事与国事、欲望与权力的复杂关系。
虽然本书考察曾国藩应对不同生死局的不同做法和心态,但无论时局如何变化,他还是曾国藩,他内心的某种坚守从未改变。因此,本书所要探讨的不仅是时代和他的“变”,更是他在大变局里的“不变”。也许,内心的坚守才是曾国藩精神力量的真正所在,也是我们重新审视曾国藩精神遗产的意义所在。
望海楼与近代天津
曾国藩的困境与清廷的条约外交
时间
9 月 13 日(周六)15:00 - 17:00
地点
天津市河北区民族路39号
钟书阁天津店(意式风情区内)
三楼论坛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