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演出,一座城的记忆与阵痛。
2015年8月25日晚,罗山脚下灯火璀璨。1600个座位挤满了期待的目光,青岛、烟台的68家旅行社老总和30多家媒体记者和无数游客共同见证了一场属于招远的“黄金奇迹”——我国首部以黄金题材为主的大型实景演出《金山佛谕》在轰鸣的掌声中揭幕。
那是招远旅游的高光时刻。
“亚洲第一金山”为幕,百名演员以天地为台,用声光电撕裂夜空,讲述着栓柱与杏花的生死之恋,也讲述着招远人与黄金千年交织的命运。人们说:“招远终于有了值得熬夜的风景。”
谁曾想,9年后,同样的场地只剩一片废墟和风声呜咽。
01 曾经辉煌:一座山的剧场,一座城的骄傲
《金山佛谕》不仅是演出,更是招远从“金矿”到“金文旅”的一次跃迁。
它由国内实景演出开创者梅帅元操刀,以黄金文化为魂,以罗山自然景观为形,将招远的历史、传说、山水与人文熔铸成90分钟的视听盛宴。那一刻,仿佛整座山都在发光。
演出带动了旅游产业链的延伸,酒店满了、餐馆火了、出租车忙了……缺少夜生活的招远,突然有了留住游客的底气。
02 从停演到流拍:一场疫情,一次猝不及防的告别
2019年10月12日,《金山佛谕》演完了最后一场。谁也没想到,那竟是终幕。
疫情之后,演出再未重启。2022年,昌林山水公司破产资产开始拍卖——从土地、房产到演出著作权,一次次流拍,一次次降价。土地房产从4583万降到1642万,无人问津;
最令人唏嘘的是那50%的著作权份额:起拍价172万元,历经10次降价、574次出价,最终在2025年2月以2930元成交。
一场曾投资数亿、轰动一时的“黄金盛宴”,最终以不到一台手机的价格黯然离场。
03 如今的罗山剧场:野草疯长,座椅生锈
我们再次走进罗山剧场——
舞台上的金属架早已锈迹斑斑,观众席积满灰尘,监控探头孤独地对着空荡的场地……只有山风依旧呼啸,仿佛还在等待一场不会再现的演出。
视频拍摄:遐迩航拍
04 招远人的追问:我们失去了什么?
《金山佛谕》的失败,不仅是企业的破产,更是一段文化记忆的中断。
它曾是我们向外界讲述招远故事的方式,是黄金文化与山水旅游融合的典范。而今,它成了文旅项目风险的一面镜子——即便内容惊艳,也抵不住运营、资金与时代的洪流。
05 尾声:废墟之上,能否再生?
文化项目的生命,从来不止于首演的辉煌。
《金山佛谕》的落幕,应当成为招远文旅产业的深刻一课:如何让“金字招牌”不止于金矿,而真正变成可持续的“文化黄金”?
下一个文旅项目或许该明白:
山水是舞台,文化是剧本,而可持续的运营——才是让演出永不落幕的真正黄金。
也许某一天,这片废墟会以另一种形式重生。
但无论如何,那段属于招远的“佛谕之夜”,终将留在一代人的记忆里。
你是否曾看过《金山佛谕》?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记忆与照片→
生活在招远,关注我们就够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