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下的中国,一股新风潮正在悄然兴起。
越来越多年轻人,不是把钱花在买房、买车、买奢侈品上,而是选择把十几万交给一个禅修班。
三天两夜、五天七夜,甚至一年期课程,动辄几千到数十万,却场场爆满。
一边是加班到深夜、被KPI追着跑的打工人,另一边却是花大价钱去山里静坐的佛系青年。
这到底是新一代的“智商税”,还是现代焦虑下的精神刚需?
01
打开社交平台搜索“禅修”,映入眼帘的是一张张远离喧嚣的照片:有人身穿布衣静坐在青石地上,有人拍下自己在寺庙庭院抄经的手稿,还有人写下“这是我这一年的最好投资”。
从朋友圈到小红书,这类内容的热度直线上升。
但别被“佛系”二字骗了,这可不是免费的清心寡欲。
现实是这些课程的价格常常高得离谱。
周末体验班,动辄三五千;长期系统班,年费轻轻松松突破十万;如果加上旅修路线、精品住宿,甚至能拉到二十万。
根据行业调研,禅修相关市场在2019年规模约500亿元,到2024年已增至近900亿元,五年间翻了近一倍。
其中,19—30岁的年轻群体占比接近一半,换句话说,消费主力军不再是传统印象里的“大妈、大叔”,而是职场白领、创业者,甚至是还没毕业的大学生。
这背后,折射出一个刺眼的现实:禅修班已经成了年轻人眼中的“新奢侈品”。
对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来说,花十几万买一段“精神出逃”。
02
为什么年轻人会把高价学费交给禅修班?
答案只有一个字:累。
1. 职场压力:加班与内耗成为常态
一份2025年的职场调研数据显示,近四成职场人几乎每天都要加班;超过六成的人承认因为加班和高压出现焦虑、烦躁、内耗,甚至饮食和睡眠全面失调。
对于在大城市拼命的人来说,“钱没攒下多少,身体和心态却快垮了”成为一种集体共鸣。
2. 精神空缺:缺乏出口的都市病
心理咨询?太理性、太贵,而且很多人羞于开口。
娱乐消费?只能带来短暂的多巴胺,却无法真正缓解长期的疲惫。
禅修恰好卡住了这个缺口,在山水寺庙间,年轻人得到一种情绪出口。
在现代都市节奏下,很多人渴望短暂地逃离。禅修班的三天两夜,就是一张逃离门票。有人戏称:“在办公室叫休假,请假条上写的是旅游,实际上是去静坐打坐。”
那一刻,他们既不属于公司,也不属于家庭,终于只属于自己。
可以说,禅修班既是心理避风港,也是年轻人对抗内耗的一次自救。
03
很多人好奇:禅修班凭什么收十几万?不就是打坐、抄经吗?
但真去过的人会发现,它卖的根本不是课程,而是一整套氛围。
最直接的就是环境。
寺庙钟声、青山流水、三餐清淡、早睡早起,这些组合在一起,能让人瞬间跳出城市的喧嚣。对习惯了地铁、工位、外卖的年轻人来说,这种安静就是稀缺资源。
有人调侃:“哪怕啥都不学,光是换个地方静几天,就值了。”
再就是人。
禅修班表面上是修行,其实更像一个新社交圈。来的人大多有点经济基础、价值观差不多,坐在一起打坐,反而更容易建立信任。慢慢地,大家成了朋友,甚至成了合作伙伴。
很多人说,禅修同学圈的价值,丝毫不比一个MBA差。
最后是身份。
禅修班很会包装,把“专注、极简、顿悟”这些概念翻译成现代人听得懂的职场心法。
参加过的人,也顺便给自己贴上了一个新标签:不再是焦头烂额的加班狗,而是懂得生活、会投资自己的“新中产”。
04
热度高了,问题也随之而来。禅修班在年轻人中越来越火,但它背后暗藏的风险与争议同样不少。
首先是商业化的味道越来越重。
原本大家以为禅修就是静心打坐,可真正走进一些课程后,却发现处处是消费陷阱:推销香串、兜售法事,甚至有人打着“开悟”的名义收费。
这样的操作,让不少人质疑,这和传统的修行早已南辕北辙,更像是披着文化外衣的生意买卖。
其次是政策的收紧。
2024年,中国佛教协会就出台了《汉传佛教活动场所禅修活动管理办法》,明确要求寺庙不能和企业合作搞商业化禅修,更不能在互联网上大规模招生。
换句话说,行业以前“半公开、半灰色”的运作模式,正被逐步收紧,未来的合规门槛只会更高。
最后是舆论上的分裂。
有人觉得这是彻头彻尾的智商税,“坐几天就花十几万,凭什么?”;也有人觉得这钱花得值,“买的不是课程,是心安。”这种对立,恰好揭示了禅修班最微妙的定位:它既像是一种疗愈方式,又绕不开商业运作的逻辑。
疗愈和生意之间的界限,模糊得让人说不清。
年费十几万的禅修班火爆,表面看是年轻人花冤枉钱,实则折射出现代社会的深层困境。
他们不是不理性,而是找不到更合适的方式来安放焦虑。
禅修热潮,是疗愈经济的一部分,也是传统文化复兴的一种侧影。
它让年轻人在钢筋水泥间找到了一丝喘息,也让东方智慧有了新的消费场景。
真正值得反思的,不是年轻人到底交了多少学费,而是我们能否建立更健康、更普惠、更可持续的精神支持体系,让每个人都能在生活里找到安宁,而不是只能在高价禅修班里买平静。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