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传世至今,已有数千年,在此期间,产生诸多的高手和佳作,不少耀眼金星,没入历史长河,当前籍籍无名,甚至遭到后世轻视、低估,例如明代有位被严重低估“书法神童”——莫是龙,即是经典案例。
了解此人之前,我们先懂何为“书法佳品”?大部分学者觉得,只要笔法精妙,意态自然,融合个人情感,就算是“好书法”,实际上,书法属于文艺,不仅仅是艺术,亦是中华独有的传统文化。
优秀的书法创作者,既要笔法精悍,其理论见识、文学修养也需达标,就像古代的诗人,李白、杜甫、贺知章等,哪怕没有专业书家的训练,其字依旧气韵生动,超凡脱俗,排在书坛的尖端行列。
莫是龙也是如此,出身仕宦之家,父亲莫如忠的学问渊博,擅写书法,为当时著名的藏书家,受其熏陶,莫是龙自小学书,熟读典籍,天资极其卓越,7岁作诗,10岁精通各种书体。
14岁才名远播,而补郡诸生,当时人称“神童”,皇甫汸、王世贞赞不绝口,就连大名鼎鼎的董其昌,也跟随其父学习书法,2人共同开始,莫是龙的水平远远超过他,而且董其昌还称赞父子2人“明之羲献”
当今很多专家,也赞同这一说法,认为他是“王献之再世”,恰好莫是龙的最佳书体,确为草书,又深谙古法,练字刻苦,自述“平日摹习之功,不以寒暑少辍。每得清宴,便置古帖墨迹披玩游神,心手渐熟,姿态横生”。
曾写书论,说道“师匠不古,终乏梯航”,由此可见,他完全担得起此名,譬如欣赏《草书尺牍》,此乃罕见真迹,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共计近200字。
体势宽阔,笔画舒展,时而出新飞白,墨色干涸,韵味古朴而有豪逸之气,字字矫健恣肆、酣畅纵逸,排布也错落起伏,极具空灵、虚和之气,意韵出尘。
这幅《草书尺牍》字体完整,笔画清楚、细腻,把古人笔法真实还原,可时常临摹,学习正确“草法”,控笔平稳自如,既有刚健筋骨,也不乏灵活动感,养成正确审美,让自我草书,不再是“鬼画符”。
而今,我们对莫是龙《草书尺牍》,进行1:1超高清复刻,采用博物馆级别,12色微喷复刻工艺,与原作毫无二致,此品是手工经折装,装裱精细,便于翻折、临摹和查找。
全卷加入现代字注释,帮助初学者识读,此帖极为高清,市面罕见,独此一家,比普通印刷品更加还原、细腻,所有字体的细节处理,全都一览无余,见此品如见原作,若您喜欢可以点击下方商品链接一观。
作品为我店独家版权,侵权抄袭者必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