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房地产行业的黄金年代,有一位行事低调却手握巨额资产的女性,她被称作“隐形地产女首富”—— 巅峰时期手握超 11 万亩地皮储备,即便在 2012 年与丈夫离婚时,也爽快拿出 200 亿港元分手费,却丝毫未动摇其掌舵企业的根基。
她,就是龙湖集团的缔造者吴亚军。
1964 年,吴亚军出生在重庆合川县一个普通家庭,父亲在供销社工作,母亲是裁缝。尽管家境平凡,她却自小养成爱读书的习惯,尤其痴迷文学写作,文科成绩在学校始终名列前茅。1980 年高考时,这个擅长文科的姑娘却做出意外选择 —— 报考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工程专业,一头扎进理工科领域。毕业后,她被分配到重庆前卫仪表厂当技术工人,凭借扎实的专业能力,很快被调至厂里电大担任兼职教师。
1986 年,仪表厂计划引进国外技术,吴亚军主动请缨,穿着自己缝制的旗袍承担翻译与接待工作。正是这次经历,让她在与德国企业的谈判中崭露头角,也让她看到了体制外的更多可能。1988 年,市场经济浪潮席卷而来,吴亚军辞去稳定的工厂工作,凭借出色的文笔加入《中国市容报》,成为一名记者。这份由建设部城建司和重庆市建委共同主办的报纸,成了她接触房地产行业的窗口 —— 频繁采访政商界人士的过程中,她不仅积累了人脉,更摸清了房地产行业的运作逻辑。
1992 年,吴亚军与蔡奎结婚。蔡奎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通讯专业,曾在成都飞机制造公司、重庆机场建设公司任工程师,婚后投身商海,先在深圳倒卖电脑赚得第一桶金,回重庆后又涉足电脑与建材生意。受丈夫影响,吴亚军也萌生了创业想法。
1993 年,她依托报社资源成立重庆佳辰经济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做贸易与出版业务;随后又注册重庆亚泰工贸发展公司,股东包括她、丈夫、母亲及中国市容报社,四方各占 25% 股份。那两年,她成了 “空中飞人”,平均每年单程乘机超 200 次,跑饭局、拓业务,凭借报社积累的人脉,把建材生意做得风生水起,真正赚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之后,她与丈夫向亚泰工贸注资 750 万成为大股东,几年内又收购了报社持有的全部股份,彻底掌握了公司主导权。
1995 年,一次偶然机会让吴亚军拿到重庆 “小康住宅示范工程” 的开发权,这个始终关注房地产的女人,决心正式转型地产开发。她找到隶属建设部和国家科委的中建科产业有限公司,合资成立重庆中建科置业有限公司(后更名为重庆龙湖地产发展有限公司),夫妇二人占股 45%。
彼时,她曾在深圳拜访万科董事长王石,直言 “五年内超过万科”,让见惯行业新人的王石都倍感意外 —— 谁也没想到,这个初涉地产的后辈,后来真的带领企业站上了行业前列。
1997 年,龙湖首个项目 “龙湖南苑” 开盘,过硬的品质让购房者深夜排队抢购,项目不仅热销,还拿下重庆市 “十佳住宅小区” 第一名,为龙湖打响了口碑。
1999 年,大股东中建科决定退出,以每股 1 元的价格转让 11.25% 股份给吴亚军夫妇,让他们持股超 50% 成为控股股东。此后几年,中建科陆续转让剩余股份,到 2003 年 10 月,吴亚军通过股权梳理,正式成为名副其实的 “龙湖掌舵者”,彻底掌控了这家自己一手推动成长的房企。
掌权后的吴亚军,带着龙湖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1999 年启动的 “龙湖西苑” 项目,她在重庆楼市里第一次用了板式围合、样板景观的设计,项目一推出,市民就通宵排队等拿号,龙湖也因此攒下了充足的资金;2003 年,她打造了龙湖第一个商业项目重庆北城天街,成功踏入商业地产领域;2004 年又和香港置地集团各出一半钱成立合资公司,投 40 亿元开发大竹林地块,借着合作学来了国际房企的先进经验。
2005 年,龙湖走出重庆,在成都推出 “晶蓝半岛” 项目,营收达 10 亿元,吴亚军也因此被称为 “西南之王”。此后几年,龙湖势头突飞猛进、如日中天,逐步进军北京、深圳等核心城市,成长为全国性房企,地皮储备规模突破 11 万亩,吴亚军的个人身价也水涨船高,很长一段时间里高达 1100 亿。
不过,这位手握巨额资产的女首富,却始终保持着低调务实的风格。《经济观察报》曾评价她:“不喜欢说有多少地,有多少关系,只喜欢说今年干什么,明年又干什么,讲自己怎么做产品。每个细节都很详细。”
这也体现在她应对行业波动的决策中。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来袭,房地产行业遭受重创,龙湖却逆势增长 —— 重庆市场份额从 6% 提升至 9%,销售收入增长 16%。这背后,是吴亚军超前的风险管理意识:危机来临前,她早已优化公司财务结构,降低负债,为企业筑起 “安全垫”。
2009 年 11 月 19 日,龙湖地产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开盘价 7.20 港元 / 股,收盘价 8.01 港元 / 股。按当日股价计算,45 岁的吴亚军与蔡奎持有 39 亿股股票,身价近 312 亿港元(约 274 亿元人民币),吴亚军正式成为中国女首富。上市后,她还拿出 2.35% 的限制性股权,奖励给 550 名有贡献的员工,尽显对团队的重视。
事业如日中天时,吴亚军的婚姻却走到尽头。2012 年 11 月,她与蔡奎宣布离婚,为避免影响公司稳定,两人早已达成协议:蔡奎分得超 200 亿港元资产及 30.2% 的龙湖股份,且股份暂时由吴亚军代为管理。
这场 “天价离婚” 没有引发企业动荡,反而让外界看到她处理复杂问题的冷静与果断。事实上,早在 2011 年,她就已辞任龙湖 CEO,由执行董事邵明晓接任,自己仅保留董事长职位,彻底将家族成员排除在管理层之外,“去家族化” 进程再进一步。
在企业管理中,吴亚军的风格始终低调务实。她的办公室只有十几平方米,没有私人秘书,重要讲话稿都亲自撰写;她要求员工直呼其名,与高管、一线销售都以 “兄弟” 相称;2014 年龙湖企业文化中明确规定,禁止下级给上级提包、开车门、扶电梯、送礼,从细节上杜绝 “大公司病”。但她也清醒地强调:“反对把公司变成家,家不论是非,企业却要讲标准、追卓越。”
对人才培养,吴亚军更是不遗余力。创业初期就邀请国内一流培训公司为员工授课,自己也常亲自上台讲课。龙湖新一代掌舵人陈序平,正是她一手培养的 “仕官生”(龙湖校园招聘核心项目)。2019 年,她带队访问美的后,更加坚定了 “交给职业经理人” 的想法 —— 她始终认为,企业要长远发展,不能依赖家族传承,而要靠专业团队。
2022 年 10 月,吴亚军因年龄与身体原因,辞任龙湖集团执行董事、董事会主席,由陈序平接任。截至当时,她家族控制的美贤国际仍持有龙湖约 43.35% 股份,是第一大股东,但她选择彻底退居幕后。因为她想要的从来不是自己掌控企业,而是让龙湖能成为长久发展的百年企业。
从重庆合川的普通姑娘,到手里握着 11 万亩地的 “地产女首富”,吴亚军在男人占多数的房地产行业里,凭着眼光准、做事果断、经营稳,稳稳站住了脚。现在虽然退到了幕后,但她留下的 “不搞家族管理” 的思路,还有重视人才培养的传统,还在影响着龙湖,这也成了她在行业里最特别的印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