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
短短两字,写尽许昕的憋屈!
一边是35岁坚守赛场的半退役老将,一边是18岁初出茅庐的新生代。
本是新老传承的好戏,却因他的“较真”变了味。
赛场上模仿对手发球被判罚,赛后的种种采访中更是透着不服。
结果他和上海队全被骂输不起,爆冷输球不到24小时,令人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可事实真的如此吗?
此刻,樊振东当初那句关于赛场场外的话,含金量还在上升。
24小时“消失术”
8月31日的乒超联赛,上海地产集团3-2险胜先锋乒羽陈静俱乐部,可这场胜利跟许昕没多大关系。
因为他在跟18岁的费浚航交手时,在原本领先的情况下连丢4球,直接输掉了比赛。
甚至赛后在社交媒体上发了“回家”俩字后,当天就现身乌鲁木齐机场回上海了。
可是要知道,比赛还没结束呢!
不过许昕的团队解释说“上海队已锁定晋级名额,所以许昕缺席后续比赛”。
但是对于这种说法,网友并不买账,
作为队伍主心骨的老将,锁定名额就可以撂挑子了吗?
明明去年3月他在国青女队集训时,还跟教练说“优秀运动员要意识超前”。
现在遇到点挫折就当“逃兵”,这前后反差也太大了吧!
想当年许昕也是拿过世界杯冠军的人,跟马龙、张继科并称 “三驾马车”,现在倒好。
被刚出道的小将按在地上摩擦,输了球连面对的勇气都没有,这哪还有奥运冠军的样子?
看看他今年的状态,WTT澳门赛输给法尔克,乒超又输给小将,每次输球不是怪裁判就是怪场地。
这次许昕也是多次质疑对方发球违规,但都被裁判忽略。
难道裁判会判错吗?这分明是许昕技术不到家而找借口。
但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事实上,在整个比赛中,许昕早就发现费浚航发球有问题,好几回冲裁判摆手示意对方违规。
而此时,许昕还处于领先呢,所以根本不存在因为落后而故意搞事情。
可许昕的多次示意,裁判都没理会,连个解释都没给。
而更戏剧的就来了,许昕估计也是气不过,就在一个回球时故意模仿了,费浚航那套发球动作。
没想到这回裁判不装聋作哑了,立马判他犯规,这套双标的做法一下就把许昕情绪搞崩了,这才输了球。
而像在赛场上的不公平行为,可不止裁判的双标,樊振东还遇到过更恶心的事。
樊振东的“哑巴亏”
虽说樊振东没遇到过像许昕那样的当场判罚争议,但在2024年釜山世乒赛上,新华社记者写的一件事特别耐人寻味。
当时他跟法国选手勒布伦比赛,裁判把一个擦边球判给了他,可樊振东立马摆手,说这分该对手得,最后还丢了那局。
你说这对比多明显?别人遇到点判罚问题就闹脾气,他倒好,主动把到嘴的分推出去。
可就算这么懂规矩的小胖,照样被规则坑!
你敢信吗?世界排名第一的樊振东,居然被国际乒联平白无故扣了1400分!
这事就发生在2022年8月,当时不少人还以为他退赛太多被处罚,结果没过多久澎湃新闻就曝出真相。
国际乒联自己承认,对排名处罚规则理解错了,把少数球员的积分给误扣了!
你说这可笑不可笑?樊振东当时可是稳居世界第一啊,你扣分扣得小胖排名都要掉了你还没发现不对劲?
更气人的是国际乒联的态度,就发了个声明说“恢复积分”,连句正经道歉都没有。
这可都是小胖一场一场拼下来的积分,结果官方一句话就给扣了,这跟裁判在赛场上乱判有啥区别?
只不过这个“裁判”藏在规则后面,更让人没法说理,只能吃哑巴亏!
而这还不是最离谱的,2024年12月的时候更离谱的事来了!
WTT突然在小胖退赛后说:“退赛要罚款”,还说这是“沿用四年的旧规”。
可樊振东直接在社交媒体上打脸:“从没被告知过退赛要罚款”。
你说这不是欺负人吗?四年的规矩,顶尖选手居然不知道。
非要等人家退赛了才跳出来说要罚款,这跟赛场上裁判突然改判有啥区别?
这不明摆着没赚到樊振东粉丝的钱,那就得从樊振东身上赚回来嘛。
现在想想,樊振东遇到的这些“不公平”,比赛场上的误判更让人无奈。
毕竟赛场上的判罚还能争一争,可这些背后的不公,选手根本没处说理。
说到底,像樊振东、许昕遇到的这些事,根本不是“运气差”,而是职业体育里规则不透明的锅。
而且,除了赛场上的这些门道,樊振东也提到过赛场之外的“纷扰”。
最近几年,体坛“饭圈”文化越来越重,尤其是乒乓球赛场。
原本的竞技体育,现在却成了追星的场地,粉丝的喜爱当然是运动员的荣幸。
但是过分的关注,也会造成运动员的压力。
比赛的压力已经很大,输一个球运动员背后可能都要无数个日夜的复盘,所以此时外界的声音致关重要。
大家如果安安静静的陪着他们训练倒没什么,就怕那些一天球拍都没摸过,但就是“懂”的装货。
比如这回许昕的事,明明是规则的问题,怎么就成了许昕的错了?
许昕作为一员老将,接下来的比赛说难听点是打一场少一场。
为什么球迷不能和运动员体体面面的好聚好散,非要搞这种莫须有的网暴。
如果球迷们不能理智的对待比赛和运动员,那你不也就成为了赛场上不透明的弯弯绕绕吗?
如果你真的热爱体育,就请还给运动员们一个安静的赛场吧。
结语
许昕的愤怒和樊振东的隐忍,其实不过是同一个问题的两面。
一个在赛场上跟裁判争对错,结果被贴上“挑战权威”的标签,输了球还得灰溜溜回家。
一个在规则漏洞里找公道,主动让分维护体育精神却照样被积分误扣、罚款威胁。
所以,看吧,他们怎么做都不对。
可是错的真的是他们吗?错的应该是职业体育规则的乱象。
而且就算哪天规则真的做到了“对谁都一样”,你也还是能从运动员身上挑出错。
所以,我们广大的没有为中国的体育事业做出过贡献的看客们,闭起嘴巴吧。
别真等到体育规则面前“人人平等”时才发现,你才是最难调整的那一关。
信息来源:
免责声明:本文发布的图片、文字等素材来源于网络,我们尊重所有原创作者的权益,如有侵权、信息有误或其他异议,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即修改或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