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作者∥旺德小店
人这一辈子,总有一天要面对一个人的时光。身边的伴儿走了,孩子各自飞了,家里冷冷清清,只剩下一间房子和一颗孤单的心。
这样的情景,谁都躲不过。于是,最近这些年,“搭伙过日子”渐渐成了一种新常态。
什么叫搭伙?说白了,就是两个同样独居的老人凑在一起,不办手续,不扯证,饭桌上多了一双碗筷,生活里多了点热闹。
老头出钱,老太太出力,有的分工,有的完全搭帮。墙上没有红本本,心里却有本账:谁也不欠谁,合得来就在一起,合不来拍拍屁股各回各家,泾渭分明。
很多人觉得搭伙好像少了仪式感,但其实这背后的无奈,何尝不是许多老年人的共识。
试问谁不向往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可光阴无情,人生海海,年过半百后,能有个人端茶递水,说说话、散散步,已是不易。
市井中,这样的故事不胜枚举。随处可见老太太和老头结伴遛弯,一副“有事搭子”的模样。
饭熟了多盛一碗,药吃错了有人提醒,生病了也能有人扶一把。比起一个人守着冷板凳,伙伴的温度,是人心最温暖的慰藉。
但,搭伙不等于夫妻,这是铁打的事实。古语云:“床头打架床尾和”,真正的夫妻,风雨同舟、荣辱与共。
可搭伙只是相互扶持的合作关系,没有法律保障,也少了那份责任与担当。说是就近取暖,不如说是彼此搭把手、解点愁。
也不是每一对搭伙的老人都是甜甜蜜蜜。身边就有个邻居老刘,上个月腿脚不利索了,搭伙的王阿姨找了个理由,各回各家。原因很简单,没那个义务伺候你,搭伙就是搭伙,谁也别奢望天长地久。
其实,搭伙之所以火起来,更多是怕孤独。“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谁年轻时候不是风华正茂,有情有义?岁到暮年,命运兜兜转转,最后还是渴望一句知冷知暖。搭伙解决了眼前的寂静,却难填内心的空洞。
有人担心街坊议论,也有人嫌搭伙像过家家。可现实是,到了暮年,面子抵不过日子的寒冷,孤独有时是人世间最大的难题。
你说,搭伙到底是权宜之计还是另一个开始?每个人心里都有不同答案。
有人说得很洒脱: “人生若只如初见”,跟谁搭伙其实都一样,过得舒服就继续,不舒服大可离开。
搭伙最大的好处,大概就是自由吧。不受约束,不用勉强,不必负责,没人要求陪你到最后。可是这样一份关系,也注定只适合现在,难以指望彼此未来的风雨同行。
大道至简,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明白:搭伙有利有弊,说白了,就是给自己找个伴。不领证没有名分,但日子总算不再那么干巴。
从另一个角度,也算一种晚年的智慧——既想有人作伴,又想留足余地。
有人说,这是时代的进步,也有人觉得这是孤独的折中。其实没有绝对正确的答案。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谁不希望晚年依旧有温暖、有牵挂?搭伙也好,独居也罢,每个人应尊重自己的内心。
走到生命这一步,你会选择搭伙,还是宁可独自安稳?或者你怎么看待晚年这份特殊的“搭子情感”?或许,这种选择值得我们每一个人,静下心来,好好想一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